简体 |繁体 | English  
国际新闻 中国新闻 大地栏目组 亚太经济 廉政反腐 体育 书画家 军事 教育 公告
要闻
第七届全国道德模范部分候选人事迹
  发布时间:2019/6/26   来源:人民网   记者:佚名

  341 高青旺 

  高红

  高青旺,男,汉族,1951年10月生,安徽省滁州市皇甫山林场退休职工;高红,女,汉族,1977年12月生,安徽省滁州市皇甫山林场护林员。二人系父女。

  “皇甫山和林场养育了我们,要懂得感恩……再难也要把所有山头种满绿树。”高青旺、高红一家四代传承坚守山区,接力祖辈承诺播绿护林,让6万亩荒山变林海、绿水青山变金山银山,谱写了江淮分水岭上的“塞罕坝精神”。

  1957年,高青旺的爷爷举家从肥东县迁到滁州市皇甫山,加入植树造林大军。小时候,高青旺就常听爷爷讲起这段艰辛故事,“要把所有山头种满绿树”的诺言也深深扎根心底。就这样,他追随爷爷、父亲,成为一名造林工人。每天天不亮,他肩挑背扛树苗上山,至少栽种600棵。寒来暑往,育苗、看护、刨坑、栽树……许多人嫌太苦太累离开了,但他扎根深山,风雨无悔。1985年,为救两名伐树工友,他被大树砸中,因公致二等甲级残疾。可他不居功、不放弃,转岗干起了瞭望员。他18年植树造林,亲手种下超过35万棵树木;23年瞭望护林,6万亩森林未发生一起火灾。

  1998年,在父亲动员下,年轻的高红接力祖辈承诺,放弃进城生活机会,成为林场的正式职工、唯一的女护林员。她刨坑栽树、巡山护林,样样不输男子汉。怀着热爱和对诺言的坚守,她在护林员岗位上一干就是20多年。她和林场职工结婚、生子,扎根在了皇甫山。她在所看护的4000亩林区来回巡查,排除着有损林场的“失火”“偷树”等隐患。如今,她的儿子马永就读于滁州旅游商贸学校,以后的路,高红也有打算,“我想让他毕业后也回到林场来。”

  正是以高家四代人为代表的林场人60多年的坚守与奉献,让曾经贫瘠的皇甫山荡起万顷林涛,森林覆盖率达96.1%,涵育着1000多种动植物,保存着江淮地区最完整、面积最大的原始次生森林景观带。

  高青旺荣登“中国好人榜”,荣获安徽省道德模范等称号;高红荣获安徽省道德模范称号。

  342 高淑贞

  高淑贞,女,汉族,1965年2月生,中共党员,山东省济南市章丘区双山街道三涧溪村党总支书记。

  20多年来,高淑贞坚守“让乡亲们过上好日子”的承诺,带领2个“贫困村”“问题村”,走出一条“抓党建带全局、抓班子带队伍、抓民生奔小康”的乡村振兴之路,被誉为“新时代乡村振兴的领路人”。

  1995年底,正在中学任教的高淑贞,经镇党委任命,担任东太平村的党支部书记。经过五年艰苦奋斗,她带领村民干纺织、建烧窑、抓养殖,修通柏油路、用上自来水、架起新电网,日子一天比一天红火,改变了村里的落后面貌。高淑贞也成为远近闻名的“女能人”。

  2004年,高淑贞担任三涧溪村党总支书记。上任以后,她郑重作出承诺:“绝不辜负党组织的信任和重托,一定要让乡亲们过上好日子!”为了这句承诺,高淑贞一干就是15年。她带领村两委成员从落实“三会一课”抓起,开展“党旗飘飘映四邻,四邻联动党放心”和“亮党员身份,接受群众监督”等主题活动。开通村干部24小时值班热线电话,成立120多人的党员为民服务队,村干部当起服务村民的代办员。逐步规范起村两委班子管理,用真情服务赢得村民认可。高淑贞常说:“咱这个班子要想让老百姓信咱,跟咱干,就得把承诺的事情一件一件办好。”为给村里修路,她个人向亲戚朋友借款,又用自己的房子办抵押贷款。她天天在工地上,连续几个月没睡过一个囫囵觉,没吃过一顿安生饭。为带领村民致富增收,高淑贞带领大家招商引资、腾笼换业,盘活10家企业,引进70家企业,建起农业生态示范园、采摘观光园和生态养殖示范区等,村集体由负债60万元到收入260余万元,村民人均年收入超过2.6万元。

  经过高淑贞和大家的努力付出,“问题村”变成“全国民主法治示范村”“全国平安家庭创建先进示范单位”“省级文明村”。如今的她,依然在岗位上扎实工作、服务群众,坚守着“让乡亲们过上好日子”的承诺。

  高淑贞荣获全国三八红旗手标兵、全国优秀党务工作者、全国基层理论宣讲先进个人、山东省“担当作为好书记”、山东省优秀共产党员等称号。

  343 郭建华

  郭建华,女,汉族,1953年7月生,中共党员,河南省开封市祥符区电影公司党支部书记、经理。

  郭建华43年初心不改,矢志不渝地坚守一个信念“为农民放电影”,把为群众放一部好电影、让群众看一场好电影,作为自己人生奋斗的目标。

  从上世纪70年代当上农村放映员至今,郭建华已从业43年。她从拉板车、抬机器、走村串乡做起,与乡亲们结下不解之缘。她说:“只要乡亲们喜欢看,俺情愿当一辈子乡村放映员!”在当一线放映员的19年里,她为农民放电影1.3万多场。在当站长和公司负责人的24年里,她带领工作人员放映14万多场。

  郭建华将服务领域扩展至脱贫攻坚。她带领放映人员深入71个建档立卡贫困村和29个贫困户较多的非贫困村,三年建立100个农村扶贫电影放映点,放映电影近万场。她创新性推出的“菜单式”放映模式被中央文化体制改革领导小组作为优秀案例向全国推广。

  郭建华放映过无数影片,让她刻骨铭心的还是《焦裕禄》。她说自己坚持为群众放电影的原因,源于电影《焦裕禄》里“焦书记拉着板车在风雪中给老百姓送救命粮”的镜头,正是焦裕禄精神激励着她一直坚守。她说:“今后我要组织放映更多更好的优秀电影,为群众送去更丰富的精神食粮,让焦裕禄精神发扬光大、代代传颂。”

  郭建华荣获全国文化系统先进工作者、河南省优秀共产党员等称号,荣登“中国好人榜”。

  344 席世明

  席世明,男,汉族,1975年11月生,中共党员,生前系新疆维吾尔自治区和田地区于田县招商局副局长,天津市静海区工业和信息化局技术管理科科长。

  “和维吾尔族老乡一起打赢脱贫攻坚战”是他的援疆承诺。两年来他踏遍于田县所有村庄,奔波在脱贫攻坚一线,通过招商引资,极大改善了数万贫困群众的生产生活条件,用热血和生命践行了援疆人的诺言。

  牢记“不辱使命、不负重托”的进疆誓言,他义无反顾奔赴援疆第一线。席世明的母亲年逾八旬、儿子还在上小学,他是家中的顶梁柱。2017年2月,席世明克服家庭困难,成为天津市第九批援疆干部,担任于田县招商局副局长。从渤海之滨到昆仑山下,跨越万里,只为履行一份庄严的使命。他心系群众、苦干实干,结合于田脱贫实际和发展需求,完善招商引资政策、优化投资环境和提高配套服务水平,多次赴内地开展招商、推介活动,大力开展招商引资工作。

  践行“和维吾尔族老乡一起打赢脱贫攻坚战”的援疆承诺,他奋战在脱贫攻坚第一线。席世明陪同150多名客商走遍当地所有村庄,从项目选址到落地,他亲力亲为、负责到底。天津农产品企业在于田各乡建的合作社,距他住地近的15公里,远的40公里。每次运货,他都会赶到现场,和工人们一起把几十吨的货物装上车。苦心人天不负,2017年以来,于田县实施招商引资项目137个,到位资金21.59亿元,新增就业人数15394人,改善了当地群众“无地可种、无业可就、无工可打、无以脱贫”的现状。在他一次次风雨兼程、不遗余力的奔波中,群众看到了一名援疆人践行诺言的坚定信念。

  2019年1月6日,席世明在帮助企业装运了30多吨农产品后,突发脑溢血,经抢救无效,8天后去世。从患病到去世期间,自发到医院探望或以各种形式转达慰问心意的维吾尔族老乡多达千人。在他们心中,席世明不仅是带领大家脱贫致富的好干部,更是用生命践行援疆承诺的亲兄弟。

  席世明被追授为天津市优秀共产党员、天津市模范公务员。

  345 黄凌燕

  黄凌燕,女,黎族,1983年4月生,海南滴滴沃家生态农业科技发展有限公司董事长。

  黄凌燕恪守诚信为本、操守为重,以诚待人、以信取人,履约践诺、言行一致,致力于发展农村电商,销售海南原生态、无公害的本土特色农产品,不仅让好产品有了好销路,还帮助不少农民脱贫致富。

  海南很多农户以种果蔬为生,但苦于市场销路不畅,收入一直较低。为了帮助乡亲们实现脱贫致富,2014年,黄凌燕返乡创业致力于土特产品的销售。

  2017年9月,黄凌燕得知亚欠村种植在山坡上的香粉蕉由于风吹日晒,蕉皮有黑斑,外表不美观,导致销售困难。为了打开销路,黄凌燕决定依托“互联网+农业平台”,通过免费品尝等方式进行推广。另外,她还抓住了香粉蕉不打农药、天然种植、口感好、甜度高的优势,以“原生态农产品”扩大了销售,使香粉蕉的收购价由原来的每斤0.8元提升到2.5元,当年就带领亚欠村49户贫困户成功脱贫。

  2019年初,受市场等多方面因素影响,陵水当季的辣椒价格低迷。黄凌燕接到求助电话后,从开始帮助个人销售辣椒,到最后遍布本号镇、提蒙乡等乡镇的几十户都成为黄凌燕的收购对象。经过近3个月的集中收购,黄凌燕解决了贫困户的辣椒销售困难,却为此亏损了20多万元。她说:“因为当初答应了,那就一定要做到!”

  为了提升“消费扶贫”品牌影响力及扩大销售渠道,2018年10月,黄凌燕在政府扶持下,通过贷款在陵水高铁站广场开设了陵水特色产品体验店暨消费扶贫体验店,建立“候鸟”微信群,积极出谋划策帮助贫困户拓宽销售渠道。开店仅半年,体验店已累计销售贫困户种植的地瓜约11万斤、香粉蕉约5万斤、芒果约4万斤。

  346 康全鑫

  康全鑫,男,汉族,1963年8月生,中共党员,陕西省延安市吴起县全鑫超市有限责任公司总经理。

  康全鑫从事日用百货零售行业30余年,秉持“以诚取信,以信取胜”理念,从未卖过假货、次货、过期货,从未发生过一起质量投诉,以保质保量、价格公道、童叟无欺,树立起良好的信誉和口碑,用诚信为事业点亮明灯。

  1993年初,康全鑫到石家庄进货,由于资金不足,他给批发商写下1300元的欠条,并约定还款时间。还款期临近,生意又亏损,他为按时还债,毅然卖掉了一家六口正居住的三孔石窑洞和家里唯一值钱的黑白电视机。当赶到石家庄还款时却赶上市场搬迁,找不到那位批发商了。此后8年,他每年都专程去几次石家庄,找遍所有的批发市场,终于在2001年找到那位批发商,还清了欠款。2008年,为保证合作建设的办公楼如期建成,他人生中第二次为履约卖掉房子和车子,一家人住进职工宿舍,最终保证工程顺利进行,以行动践行承诺。

  2012年10月的一天,康全鑫在超市巡查时发现顾客落下的一个钱包,里面装有2000元现金以及工资卡、银行卡等证件。他赶紧组织员工多方寻找失主,最终将钱包物归原主。大家都说:“在全鑫超市买东西,不用担心质量,丢了东西能找到,让人放心。”公司的一名采购员私自借了20多家客户共计18万余元后不辞而别,康全鑫得知此事后,主动用自己的钱还清所有客户的欠款。这些客户感慨地说:“康全鑫有担当,这样的合作伙伴值得永远珍惜!”

  近几年,零售行业受网购冲击,很多同行裁员、减薪压缩成本。但康全鑫却承诺:不裁员、不减薪,哪怕少挣钱、不挣钱,也要保障大家的生活。从最初的地摊小哥、小商店老板,发展到拥有5家连锁超市、1个配送中心、经营面积7800余平方米、职工280余人、总资产达3000余万元的民营企业家。康全鑫说,企业发展的秘诀就是四个字——诚实守信。

  康全鑫荣获中国诚信企业家、陕西省优秀共产党员、陕西省道德模范等称号,其家庭被评为全国模范职工之家,荣登“中国好人榜”。

  347 梁菲

  梁菲,女,瑶族,1984年8月生,中共党员,湖南省长沙市雨花区枫树山小学教师。

  梁菲坚持一声承诺,一生践行:一句“我来当您孙女”,为孤寡老人养老送终;一句“我陪你长大”,陪伴孤儿成长成才;一句“我帮你撑起这个家”,减轻困难家庭经济压力。作为一名思政课老师,她用自己的言行践行着思政课堂上的道德宣言。

  梁菲关注孤寡老人,践行着要为她养老送终的诺言。2012年3月2日,梁菲认识了独居20年,身患心脏病、糖尿病等多种疾病的钟婆婆。梁菲下决心要照顾这位老人,对她说:“您就把我当作您孙女,我一定为您养老送终。”她为老人购置手机,便于随时联系。老人80岁生日那天,梁菲亲手制作了生日蛋糕。钟婆婆突发心脏病住院期间,梁菲端屎倒尿,忙前忙后。老人病故,梁菲和家人为她操办葬礼,让她体面地离开这个世界。

  梁菲关心孤儿成长,信守要陪她长大的诺言。2012年4月,梁菲在新闻报道中得知女孩欣欣的遭遇:母亲离家出走,父亲遭遇车祸身亡,暴雨冲垮了她和祖父母住的房子。梁菲主动找到她,说:“你放心,姐姐一定养你长大。”每到周末,梁菲就把她接到家中,为她辅导功课,教她自立自强。在梁菲的精心照顾下,欣欣考上了师范大学,毕业后也成为了一名思政课老师。

  梁菲关爱困难家庭,兑现帮她们撑起家庭的诺言。2014年12月,梁菲认识了潘家姐妹一家。潘家有五口人,父亲半身不遂、患有肾衰竭,母亲患有心脏病等多种疾病,哥哥脑瘫,仅靠低保维持生活。梁菲对她们姐妹俩说:“别怕,我帮你们撑起这个家。”她四处奔走,为她们俩申请贫困生资助,为潘家父母申请减免医疗费用,并负责照顾潘家孩子。她为潘家种植的果蔬和养殖的家禽找到“固定买家”,让他们家有了稳定收入。现在梁菲仍然帮扶着8个“弟弟妹妹”。

  梁菲荣获全国向上向善好青年、湖南省教育系统优秀共产党员等称号。

  348 葛向栋

  葛向栋,男,汉族,1967年10月生,山西省大同市新荣区破鲁乡八墩村村民。

  葛向栋为了完成父亲“捐资助学、爱乡兴教”的遗愿,甘受清贫,承诺10年内出资20万元资助贫困学子,每年拿出2万元主动送到学校,以“凡人善举”鼓舞了莘莘学子,在当地谱写了一段诚实守信的佳话。

  葛向栋的父亲葛义生前是一位热爱教育事业的优秀乡村教师,2011年,父亲病危期间,拉着儿子葛向栋的手说:“我教了一辈子书,深知农村孩子们求学的艰难,上学是他们唯一的出路,不管你们有多难,都要帮助那些有困难的孩子们完成学业。”老人家临终的一句话,成了葛向栋心头的一件大事。2013年,在葛向栋的努力下,父亲任教的青泽学校成立了“葛老师奖学金”,葛向栋向全校师生庄重承诺,在10年内出资20万元,资助该校家庭贫困但成绩优秀的学子,帮他们圆“求学梦”。

  葛向栋生活并不富裕,他自己是个收入不高的临时工,妻子没有固定工作。为每年准时将2万元捐款送到孩子们手中,他经常利用休息日去洗车场打工。7年间,葛向栋的助学资金从未短缺,目前共出资14万元,先后资助218名学生,其中有的学生已经上了大学。

  葛向栋从小受父亲言传身教,良好的家风成就了他孝字当头、诚实守信、乐善好施的优秀品德。他也经常教育这些学生,做人要讲诚信、重孝道,现在好好学习,将来报效祖国。

  葛向栋荣登“中国好人榜”。

  349 程绍光

  程祖全

  程绍光,汉族,1923年10月生;程祖全,汉族,1969年1月生,均为重庆市黔江区城东街道下坝社区居民。二人系父子。 为践行“守好烈士陵园”的庄严承诺,程绍光、程祖全父子两代人接续70年,以爱党爱国的一腔赤诚之心,义务看管烈士墓,打扫清洁、安全巡逻、义务修缮、精心守护,书写了初心不改、一生无悔的诚信篇章。

  1949年11月,黔江县(现重庆市黔江区)解放后,县政府把在全县牺牲的22位烈士陆续迁到三元宫集中安葬,安排26岁的程绍光义务看管。1951年,程绍光参加志愿军赴朝作战,妻子罗素香带着两个孩子接过了守墓的担子。1956年,程绍光带着军功章从部队回到黔江,谢绝了分配的工作,执意回到老家耕田种地,继续守墓。程绍光内心执著而坚定:“没有烈士们的牺牲,就没有我们今天的幸福生活,我为他们守墓天经地义。”1982年,黔江革命烈士陵园在原址建成。为更好地看护陵园,程绍光干脆搬到陵园生活。每年春节、清明节和建军节,程绍光要至少提前半月为迎接市民参观做好各种准备。程绍光还先后走访了烈士们牺牲的地方,拜访了那些经历过战斗的军人和群众,将收集到的英雄事迹整理成册,为前来祭奠的群众宣讲。

  2007年,程绍光在弥留之际,嘱托儿子程祖全:“我走后,守墓的任务就交给你,我们守护和传承的是爱国精神。”他还说,要保护好陵园的物品,革命文物都是无价之宝,不能遗失;要保护好陵园的一草一木,不能让人破坏,不能打扰烈士长眠,玷污庄严之地;除了日常看管,还要向群众讲述先烈故事,传扬革命精神;要将他安放在烈士墓对面,去世后还要守护烈士陵园。

  程绍光去世后,程祖全与妻子像父亲那样,共同守护着陵园,细心呵护着一草一木。为了践行当初的诺言,父子两辈人将70年的人生奉献给了这件平凡而又伟大的事业。感恩英雄、守护英雄、学习英雄已然成为他们程家的家风,践信守诺的崇高精神也将代代传承。

  程绍光、程祖全荣登“中国好人榜”,当选“感动重庆”2018年度人物。

  350 程樟柱

  程樟柱,男,汉族,1942年11月生,江西省德兴市龙头山革命烈士纪念馆义务讲解员。

  作为一名义务讲解员,程樟柱51年如一日坚守“一辈子讲述烈士精神”的承诺,以实际行动传承和弘扬方志敏等烈士的高尚情操和革命气节,成为当之无愧的“红色精神”传承人。

  1968年,眼睛高度伤残的程樟柱婉拒了部队提供的疗养待遇,选择退伍到龙头山革命烈士纪念馆当管理员和义务讲解员。从小就敬仰方志敏的他,从那时起开始宣讲方志敏及北上抗日先遣队的革命事迹。“出了房间门,下两级台阶,前行20步左拐走35步,再上四级台阶,就到了纪念馆大门。”这段被数字化的水泥路,双目失明的程樟柱每天要走上几遍,这一走就是51年,从一个英姿飒爽的青年变成白发苍苍的老人。建馆之初,纪念馆只有一座破败的房子和8张照片,程樟柱以馆为家,走村串户收集与方志敏等革命烈士有关的资料和遗物,自己掏钱整修馆舍、清理庭院。

  程樟柱的视力从初来纪念馆时的0.04,到如今完全失明,与外界沟通的主要方式便是收音机。为让自己的讲解有吸引力,程樟柱听广播“充电”的习惯一直延续至今,用坏的收音机就有十多台。在他的解说中,紧跟当下时事、国家改革、国际局势,还有很多新词,把老故事讲出新意义,具有感染力,很受参观者欢迎。51年来,程樟柱共为来纪念馆参观的海内外各类群体义务讲解服务达20多万人次。

  程樟柱将全部身心扑在纪念馆上,对家里照顾不上。开始还常回家看看,后来两只眼睛完全失明,他索性整年留在纪念馆。程樟柱说,方志敏值得他守护一辈子,要让一代一代的青年人永远记住,今天的美好生活都是先烈们抛头颅洒热血换来的。虽然现在纪念馆有了新的讲解员,但程樟柱依然坚持留在馆里——“我死的那天,便是我义务讲解员身份的结束之日。”

  程樟柱荣登“中国好人榜”。

  351 谢海琴

  谢海琴,女,汉族,1970年12月生,陕西省榆林市谢老大制衣有限公司总经理。

  谢海琴坚持“诚实做人,诚信做事”的人生信条,依靠诚信致富后创立制衣公司,从“裁缝”到“总经理”,走出一条诚信赢得发展的人生道路。

  1991年12月,刚从服装培训学校毕业的谢海琴,在方塌镇办起了自己的“小草时装店”。那时候给顾客裁个裤边1元钱,换个拉链1元钱,但她从来没有马虎过。因为谢海琴手艺好、人实在、守信用,在当地小有名气,慕名而来做衣服的人络绎不绝。

  2005年,谢海琴来到榆林,开了一家服装店。2012年,公司扩建厂房耗费大笔资金,尽管工人们要求把工资先欠着,将有限的资金投入到扩大生产上,但谢海琴坚持用贷款结清所有员工的工资。她说:“职工是公司的中流砥柱,挣的是血汗钱,是养家糊口的钱,再缺钱也不能拖欠职工工资。”正是这种信念,使得职工相信公司,更相信谢海琴。

  2008年底,谢海琴和一家酒店签订了一批服装加工合同,没成想原材料价格大幅度上涨,若按合同履行,她不但挣不到钱,反而会亏损2万多元。对方了解后,主动提出适当提高交易价格。可她拒绝了,她说:“钱赔了还可以挣,如果信用没了,用再多的钱也买不回来。”

  谢海琴还热心公益事业。近年来,她慰问空巢老人、困难群众400余名,关爱残疾人360余名,资助贫困学生3230余名,累计向社会慈善捐款、公益资助、帮扶弱势群体达240多万元。生意越做越好,谢海琴越来越忙,还办起培训班,帮助家乡的女孩子学习一技之长,拓宽就业门路,走上脱贫致富的道路。

  谢海琴荣获全国三八红旗手、陕西省道德模范等称号,荣登“中国好人榜”。

  352 窦兰英

  窦兰英,女,汉族,1949年5月生,甘肃省张掖市肃南裕固族自治县红湾寺镇隆畅社区居民。

  大女儿患病离世,留下12万元看病欠款,窦兰英年过花甲,6年间辛勤劳作,替女还债。老人视诚信如生命,被街坊四邻亲切地称作“信义奶奶”。

  1985年2月,窦兰英丈夫因肝癌去世,36岁的她以一己之力承担起抚养两个女儿和照顾婆婆的重担。2006年,窦兰英的大女儿结婚了,但孩子出生28天后女婿就离家出走,从此杳无音信。2013年,患直肠癌的大女儿不幸去世,留下年幼的外孙女和12万元看病欠款。许多人看着年迈的老人拉扯幼小的外孙女生活不易,想着不再提债务的事了,窦兰英却做出了决定:替女还债!她用田字格本做了个小账本,把看病所欠的12万元账目全都罗列出来,甚至女儿生前所欠一些小商铺数额不大的柴米油盐钱也都被列了进去,记在本上、装在心里。

  为信守替女还债的承诺,60多岁的老人当起保姆、干起钟点工,捡废品卖破烂,省吃俭用把每一分钱都攒下来。每还完一笔,窦兰英就在债主名字旁边打个小勾,每打下一个勾,心里也就轻了一分。6年时间里,在老人的努力和社会各界帮助下,12万元债务已还得只剩下1万多元了。

  在她的影响下,外孙女无论家务还是学习,样样拿手,多次获得“三好学生”等奖项。外孙女常说:“姥姥不仅抚养我长大,更教会了我做人,真想快快长大挣钱,让姥姥享福。”

  窦兰英荣登“中国好人榜”,荣获甘肃省道德模范称号。

  353 蔺发儒

  蔺发儒,男,汉族,1955年3月生,中共党员,内蒙古自治区阿拉善盟额济纳旗农丰农业生产资料有限责任公司经理。

  经商20多年来,蔺发儒始终秉承“办事重在实,说话重在信,做人重在诚”的理念,宁肯自己受损失,也要以农户的利益为先,履行着与农户一起富裕的约定,把企业做成当地响当当的金招牌。

  蔺发儒办企业讲诚信,始终把成本低、质量好的农资产品提供给农户。1999年,额济纳旗出现农资供需矛盾,质量差、价格高的产品让农户有苦难言。蔺发儒同情农民兄弟,拿出所有积蓄,多方筹资,成立农丰农业生产资料有限责任公司。为防止出现伪劣农资产品,蔺发儒去新疆、赴甘肃、跑山东,走遍西北、华东大部分销售农资产品的厂家考察质量。20多年来,他从没有卖过一袋假种子、一袋假化肥,从不缺斤短两。

  蔺发儒在经营企业时,以诚待人,宁愿让自己受到损失,也要维护农户的切身利益。2010年,他从新疆引进一批棉花高产新品种,相比旧品种,每亩地平均可增产50%。不幸的是,那年因遇上了多年未见的晚霜冻,种子出苗率特别低。面对农户质疑,蔺发儒二话不说,先把30吨价值26万元的种子补发到农户家抓紧补种,虽然个人受了损失,但没有耽误春耕,挽回了农户的损失。

  蔺发儒始终履行着与农户一起富裕的约定。他自己出资邀请土壤、肥料专家及相关作物技术人员到田间地头实地指导,举办各类培训班10多次,培训人数达1000余人次。为了把农户的风险降到最低,他掏钱租地300余亩,办起了试种试验示范基地,为农户们提供低成本、高质量、多品种的农资产品。许多经济困难的家庭经过多年的辛勤种植,如今也买了房和汽车,钱包也鼓起来了。

  蔺发儒荣获全国“十大诚信之星”、内蒙古自治区诚实守信道德模范等称号。

  354 廖良开

  廖良开,男,汉族,1974年9月生,中共党员,重庆市开州区赵家街道和平村村民。

  19岁的战友为抢救落水群众英勇牺牲后,面对痛失儿子的战友父母,廖良开认下两位老人为“爹妈”,为战友尽孝22年。他以实际行动,践行“战友为人民牺牲,我来替他尽孝”的庄严承诺。

  1997年初,来自四川开县(现重庆市开州区)的廖良开和来自吉林桦甸的刘继强一起被分配到了葫芦岛海军某部。两人因兴趣相投,成为知心朋友,并相约共同努力报考军校。就在两人憧憬着美好未来时,意外发生了,1997年9月28日下午,刘继强在抢救落水群众时英勇牺牲。在战友父母来到部队见了儿子最后一面后,廖良开脑海中不断浮现二老憔悴的面孔。他对两位老人说:“我们是人民子弟兵,他跳下十几米高的防波堤救人,凭的就是为人民服务的信念。他走了,他的父母就是我的父母,我就是二老的儿子。”

  认下“爹妈”后,廖良开就开始履行儿子的义务。一有空,他就打电话与“爹妈”谈心;每个月都寄一封信问候“爹妈”,与“爹妈”分享自己的一件件喜事。在北京工作期间资助贫困大学生,退伍后在成都安家立业,他总是第一时间向“爹妈”报告。孝敬父母的钱物、探亲的假期,他总是一分为二,兼顾两边爸妈。在交通不发达的年代,廖良开到吉林探亲,往返一次3000公里,要坐两天多的火车。即便如此,他每年至少都要跑一趟,后来成了家,就是夫妻同行,再后来有了儿子,探亲路上变成了一家三口。廖良开还曾多次将吉林的“爹妈”接到重庆老家,让两边父母亲人团聚。20多年间,两个家庭在不断交往中感情日渐深厚。

  一声父母千钧重,说好一辈子,就是一辈子。2017年,廖良开喊了整整20年的吉林妈妈走了,他心急火燎赶去吉林,在母亲灵前,为老人敬上了最后一个军礼。吉林的母亲虽已去世,但父亲健在。廖良开坚定而真诚地表示,他会将这份承诺和孝道延续下去。

  廖良开荣获全国“十大诚信之星”,当选“感动重庆”2017年度人物,荣登“中国好人榜”。

  355 廖聪济

  廖聪济,男,汉族,1970年8月生,广东省乐昌市梅花镇红七军革命烈士纪念园管理员。

  为了红军的一个嘱托,因为祖父的一句承诺,廖聪济一家三代人接力守护烈士忠骨。直到2009年全国第三次文物普查中,廖家三代人孤守红军墓数十载的故事才进入公众视野,“青山埋忠烈,廖家守诺言”的感人故事成为当地佳话。

  1931年2月2日,红七军进入梅花墟(现广东省乐昌市梅花镇)后,遭到国民党军的包围,双方展开激烈战斗,史称“血战梅花”。第二天,廖家突然来了3名年轻的红军,其中一人身受重伤。祖父廖文成在当时的严峻形势下,不顾自身安危,迅速将这3名红军在自己家里安顿下来。大山里缺医少药,受重伤的军官不到半个月便牺牲了,另外2名红军战士在出发寻找部队前告诉廖文成,牺牲的军官真名叫李谦,年仅22岁,是红七军在梅花一战中牺牲的最高级将领,并写下一张字条,恳请廖文成帮忙看护好李谦的遗骨,待到革命胜利后再来找他。

  受红军托付,廖文成将李谦的遗体掩埋在自家屋旁。由于怕暴露,不敢刻碑文,对外则称是自家的祖坟,他每年怀着敬意为李谦烈士扫墓。从童年开始,父亲廖更新就带着廖聪济和家人祭拜李谦烈士,并经常跟他讲述当年祖父廖文成为李谦烈士疗伤的经过。

  2005年,廖聪济毅然放弃在外打工的机会,回到深山照顾年迈父母,同时也接过照看李谦烈士墓的重任。2009年,文物部门在普查中确证了李谦烈士墓的所在地,红七军20师师长李谦带军“血战梅花”的历史被颂扬开来,廖家三代人孤守红军墓数十载的故事也才被人熟知。

  2010年12月,李谦烈士的遗骸被迁葬入乐昌市梅花镇新建的红七军革命烈士纪念园。廖聪济一家被安排迁出深山,廖聪济成为了纪念园的管理员,继续守护着烈士墓。他还当起义务“红色讲解员”,向前来祭奠烈士和参观纪念园的各界人士讲解叙述烈士英勇战斗的故事。

  廖聪济说,“我们廖家三代为红军李谦烈士守墓,我觉得是一种义务和责任,红军那时候这么艰难都过来了,我更要传承红军精神,不畏艰难,继续守护。如果我儿子将来愿意,我希望他能接我的班,把这个岗继续站下去。”

  廖聪济入选“广东好人”。

  356 熊子勋

  熊子勋,男,汉族,1927年6月生,中共党员,湖北省襄阳市谷城县政协文史委员会原副主任。

  凭着一诺千金的执著信念,他用60多年时间寻遍每一座山头,查清58名牺牲战友的下落。两度患癌、一眼失明,仍然坚守承诺、不言放弃,每找到一人,便为他们造坟竖碑。熊子勋用毕生践行诺言,被誉为“信义战友”。

  1949年3月,谷城县独立营第三连奉命剿匪,不料在茶园沟遭伏,58名解放军战士下落不明。谷城县特派作战经验丰富的熊子勋为区长再次进山剿匪。9个月后,成功解放谷城西南山区。当熊子勋带人进入茶园沟时,顿时惊呆了:草丛中到处散落着解放军战士的烂衣服、烂鞋子、破袜子,尸骨却不见下落。熊子勋含泪将战友们的遗物就地埋葬,并在心中立下重誓:“哪怕用尽一生时间,我也要找到58名战友!”

  有一次,熊子勋听说沈阳一名教导员那里有战友名单,立即赶到沈阳。教导员说名单在文书那里,熊子勋又辗转来到文书的老家湖南。一路追寻,辗转千里,最后在四川找到这份珍贵的名单。正是根据熊子勋找到的这份名单,牺牲的战友被一一追认为烈士。

  1982年,熊子勋被诊断出罹患胃癌。家人和领导怕他出意外,阻止他进山。他却悄悄留下遗嘱,独自进山。1988年6月,熊子勋在茶园沟一户姓焦的农户家里访谈时得知,半山腰上有两名解放军的坟,他决定到上面看看。快爬到半山腰时,大雨倾泻而下,一股泥石流把他冲下山去。翻滚中,他被两棵树挡住身体捡回一条性命,右眼却被严重刺伤,最终失明。1989年,熊子勋又罹患肝癌。他再次给老伴写下遗嘱:“只要有一口气在,我就要完成我对死去战友的承诺!”就这样,经过60多年艰辛寻找,58位战友的牺牲经过、掩埋地点被他全部查清。每找到一人,他便会给烈士造坟祭奠。

  1979年以来,他着手为牺牲战友写书立传,在患白内障视力急剧下降的情况下,24年间数易其稿,完成50多万字的手稿《磨盘山平暴记》。2008年7月,该书以《黎明的钟声》为名正式出版。那天,熊子勋来到谷城县紫金镇烈士墓前,将新书摆在烈士坟前告慰英灵:“书写出来了,人们会记住你们的!”

  熊子勋荣获湖北省道德模范、湖北省优秀共产党员、湖北省离退休干部先进个人等称号。

  全国敬业奉献模范候选人

  (按姓氏笔画为序)

  401 丁华

  丁华,男,汉族,1964年2月生,中共党员,吉林省四平市公安局铁东区分局治安大队民警。

  丁华部队转业后成为当地一名排爆警察,凭着自己过硬的专业技能成功处置各种挑战,历经数次生死考验,先后排爆400余次,处置炸弹、手雷上万枚,被誉为“排爆英雄”“拆弹专家”。

  2017年5月8日,铁东区某采石场进行了30年来一次最大量爆破作业。丁华赶赴现场,制定了周密的爆破作业流程和应急方案,在爆破作业过程中采取不间断现场监督的方式,现场执勤监管工作有序进行,未发生任何事故。

  2017年6月14日,四平某小区施工现场挖出一枚炸弹,因锈蚀与空气接触燃烧,产生大量烟雾,状态极不稳定,严重威胁现场施工人员和周边居民的生命财产安全。丁华接到处置指令后迅速赶到,不顾个人安危,深入现场对炸弹实施降温处理。在指挥部做出搬运引爆决定后,丁华请缨:“让我一个人去,一旦出现意外,别造成更大的牺牲。”在他捧起炸弹时,冷却的炸弹突然蹿出1米多高的火焰,他的手瞬间被灼伤。他忍着剧痛将炸弹放到安全位置。在进行二次灭火冷却后,又独自驾车把炸弹运往安全地带进行销毁。

  2018年4月24日清晨,丁华接到处置某小区工地发现炸弹的指令,他独自一人冒死对炸弹进行现场勘查。在初步处置后,一场历时9天的艰难排爆行动开启。这次排爆遇到很大困难,一方面炸弹位于繁华地段,周边均是高层居民楼,最近处仅30米;另一方面炸弹体量约为50公斤,爆炸后果不堪设想。爆破公司的人一致认为应当就地销毁,但如果这样,爆炸引发的冲击波势必造成楼体松动,预测损失将以亿计;如果转移销毁,一旦发生爆炸,势必造成人员伤亡。关键时刻,丁华又一次挺身而出,他进入现场,先是对弹坑注水以隔绝空气,之后将炸弹抬出放入事先摆好用于转移的特制水槽内。驾车最终将炸弹拉到郊区成功销毁。

  丁华荣获全国公安系统二级英雄模范、全国岗位学雷锋标兵、吉林省道德模范等称号,荣立个人一等功1次。

  402 马祎

  马祎,男,回族,1954年1月生,中共党员,甘肃省临夏回族自治州临夏县掌子沟乡达沙村党支部书记。

  马祎担任达沙村党支部书记27年来,带领全村群众艰苦拼搏、奋发不息,换穷业、改穷貌,把达沙村建设成为多民族聚集的团结和谐幸福村,实现了脱贫致富奔小康的华丽嬗变,被群众称为小康路上的“领头人”。

  作为村级组织的“领头雁”,马祎首先从提升党支部的凝聚力向心力战斗力入手。他坚持从优秀青年和致富能人中培养发展党员,探索村民参与管理村级事务的新途径,每月召开一次“知情大会”,为全村群众搭建“谈话说事”的平台,村上的事情让老百姓说了算,对年老体弱、行动不便群众的困难诉求实行村社干部上门服务代办,在与群众贴心交心的过程中赢得了认可支持。

  马祎对村上脱贫攻坚有想法、有办法。他认为全村有四种人:勤劳致富“走的人”、想脱贫缺钱缺技术“站的人”、徘徊观望“坐的人”、等靠要“躺的人”。他通过政策宣传、真心帮扶和精准施策,让“走的人”跑起来、“站的人”走起来,“坐的人”“躺的人”站起来,极大提振了全体村民感恩奋进、自力更生、战胜贫困、共同致富的信心和决心。他因户因人制定实施脱贫发展计划,动员群众组建成立种养殖合作社,发展当归种植、蜜蜂、獭兔、牛羊养殖,引导群众外出经营牛肉拉面等特色餐饮业,帮助600多人劳务输转就业,帮助105户群众改造危房、30户群众搬出了“穷窝”。短短几年时间,全村危旧房改造覆盖率、自来水入户率、水泥路通户率、电网覆盖率、宽带网络入户率、适龄儿童入学率均达到100%,2015年实现了整村脱贫。

  达沙村多民族杂居、各类矛盾纠纷多发、环境卫生难管理,马祎坚持当好小村庄里的“大当家”、小社会里的“大法官”,日复一日、年复一年地奔走在村社巷道、田间地头,教育引导大家讲文明、树新风,比致富、比和谐、比卫生,如今的达沙村宗教和睦和顺、社会和谐稳定、人人思上思进、庄风民风淳朴。

  马祎荣获甘肃省“陇原先锋岗”、改革开放40周年感动甘肃人物“陇人骄子”等称号。

  403 王书茂

  王书茂,男,汉族,1956年12月生,中共党员,海南省琼海市潭门镇潭门村党支部委员,潭门海上民兵连副连长。

  多年来,王书茂积极参与南海岛礁建设,培养南海维权民间力量并充分发挥其积极作用,投身维护南海领土主权和海洋权益,先后参加多项国家重大涉海工作。他还带领群众造大船、闯远海致富,成为潭门镇带头致富、带领群众致富的“双带”典型。

  王书茂热爱岛礁建设事业。在东门礁施工中,他和60多岁的父亲及18岁的儿子一同加入施工队伍,三代同堂建南沙的事迹一时传为佳话。南沙华阳礁建设中,他不辞劳苦,全心付出,顶着高温,往返于潭门和南沙之间,运送建筑材料、给养物品,在暴晒下,依然坚持运送完最后一批。

  王书茂把南海当成“祖宗海”,热血守护。在2012年4月黄岩岛事件期间,王书茂和他的船队在黄岩岛附近作业时,遭遇外国渔民船只侵扰。面对佩带武器、无理挑衅的外方渔民,王书茂先向他们进行口头警告,在对方不听劝阻,变本加厉地要冲入我国领海时,王书茂毅然下令船队挡在外方渔船前进的方向上,阻拦他们非法越过我国领海线。经过多天的周旋与对峙,外方船只最终撤离。

  2014年5月,外方出动大批船只非法强力干扰中方“981”钻井平台作业。王书茂带领海上民兵连10艘渔船共200多名民兵骨干,日夜兼程赶往西沙中建岛南部。对于那些不听劝告妄想非法靠近“981”钻井平台的外方船只,他亲自带领船队冲向对方,迫使外方非法船只远离作业平台,既保护了“981”钻井平台作业环境,又维护了我国的南海主权不受侵犯。

  王书茂在先富裕起来之后,又把心思放在如何带领群众致富上。他船上原有两名临时雇员,生活十分困难。他了解情况后,便主动向他们传授捕鱼的技术,并在生活中给予他们帮助。在王书茂的帮扶下,两人都购买了渔船,日子越过越红火。

  随着南海渔业资源的减少和国家对海洋生态保护的重视,部分渔民面临着转产转业的选择。2017年11月,海南首个休闲渔业试点项目落地潭门。为响应号召,王书茂鼓励潭门渔民以渔船入股方式加入公司参与休闲渔业发展;支持发展特色渔家民宿,增加村民收入。

  王书茂荣获“改革先锋”等称号,荣立三等功1次。

  404 王春生

  王春生,男,汉族,1964年3月生,九三学社社员,自然资源部第二海洋研究所副主任、研究员。

  王春生长期坚守海洋科研工作第一线,参加我国30多个航次调查,8次担任首席科学家,11次搭乘“蛟龙号”载人潜水器探秘海底。他带领团队刻苦钻研,不畏艰辛,屡创佳绩,为维护我国海洋权益和提升我国在国际海底管理局的话语权作出了重大贡献,他是“深海探秘勇士”。

  工作30多年来,王春生平均每年参加一至两次海上科考,每次随船出海,少则一个多月,多则小半年。2005年中国首次大洋环球科考,王春生担任前半程的首席科学家,在船上连续工作152天。由于高强度作业,两台岩芯取样钻机先后出现不同故障,但此时船上携带的备品备件都已用完。王春生立刻组织抢修,把其中一台钻机的逆变器拆下来装到另一台上,以保证科考作业顺利开展。他们克服安装空间狭小、耐压筒沉重的困难,花了几个小时才完成拆装。由于两台钻机设计细节各不相同,重新组装后,控制系统仍无法正常启动。经过三天三夜的远程会商、抢修,终于使钻机恢复了工作。

  2013年以来,王春生担任了“蛟龙号”载人潜水器试验性应用航次4个航段的首席科学家,进行了11次下潜,最大下潜深度达6352米,取得了大量深海生物样品和视频资料,对深海生物多样性及分布特点有了新的认识,进一步提升了我国在国际海底区域相关规定制定上的话语权。

  王春生非常重视科研团队建设,带领团队取得的科研成果有力支撑了我国在国际海底区域的工作。在国际海底管理局第十九届会议审议我国富钴结壳勘探合同申请和第二十届审议中国五矿集团多金属结核保留区勘探合同申请时,王春生负责勘探区环境研究与评价方面的陈述和答辩,为顺利申请到2个矿区的勘探合同发挥了重要作用,并为国际海底管理局“西太平洋海山区环境管理计划”提供了重要科学依据。他先后主持国家和省部级项目20多项;在国际期刊发表论文150余篇,出版专著2本;发现海洋生物3个新属,50多个新种;获“海洋工程科学技术奖”一等奖1项、海洋创新成果奖一等奖和二等奖各1项。

  王春生荣获全国优秀科技工作者、“蛟龙号”载人潜水器试验性应用航次先进个人、十佳浙江省优秀科技工作者等称号。

  405 王辅成

  王辅成,男,汉族,1940年6月生,中共党员,天津师范大学退休干部。

  王辅成退休25年来,始终坚守在宣讲“三观”的讲台上,1500多场义务宣讲,40余万观众思想共鸣,几十万元爱心捐款,他用实际行动践行着一名老教师、老党员的职责和信仰。

  1994年,王辅成面临退休。他想,退休就意味着为党和人民奉献的时间变少了,必须抓紧时间。为了让青年学生树立正确的价值观念,更好立志成才、报效祖国,他决心以开设讲座的形式,把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传递给他们。在他看来,“马克思主义的科学理论,我们不去讲,谁去讲?这是共产党人的使命和天职,不仅要讲,还要大讲、特讲、理直气壮地讲。”

  王辅成的“三观”宣讲有声有色,而且一发不可收拾:从大学讲到中小学,从机关讲到社区,从企业讲到农村,从南国讲到北疆;从“三观”讲到“三严三实”,从“两学一做”讲到“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邀请他宣讲的单位络绎不绝,亲友们考虑到他的身体状况,劝他少讲几场。可他总是有求必应,曾创下一周宣讲6场、一天宣讲3场的纪录。2017年底,王辅成应邀担任天津市和平区“文明先锋”十九大精神宣讲团成员。两年多来,王辅成巡回宣讲50余场,几乎场场爆满,深受听众欢迎。

  宣讲“三观”,王辅成与自己“约法三章”:一是站着讲,以体现对听众的尊重;二是脱稿讲,体现对自己的严要求,给别人讲的,自己先消化吸收;三是不计报酬讲,请他宣讲不要任何报酬,如果非要给,他就把这些钱用于扶危济困、助弱帮残。

  60岁那年,王辅成就立下遗嘱,其间三次修改完善。最后一次修改是在两年前——“活着完献生命,死后全捐遗体,为人民站好最后一班岗”。他觉得,这是一名共产党员应该做的。

  王辅成荣获全国道德模范提名奖、全国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工作先进工作者、全国关心下一代“最美五老”等称号。

  406 王锦萍

  王锦萍,女,汉族,1963年9月生,中共党员,福建省福清市城头镇吉钓村卫生所医生。

  33年来,王锦萍扎根海岛村医岗位,秉持“医者仁心”职业操守,不分昼夜、不计报酬、救死扶伤、医治病痛,成为村民们信任依赖的“海岛120”。

  1986年,王锦萍成为岛上唯一的村医。30多年来,她带着药箱走遍岛上每家每户,每个角落。对村里每个人的身体情况都了然于心。她以医治村民疾患为最大责任,全天24小时候诊,只要有人需要,不分昼夜,不论早晚,随叫随到。王锦萍睡觉都要把手机放在头边,就怕听不到电话声。她说,作为岛上唯一的医护人员,必须有求必应,保证乡亲们需要的时候及时赶到。她和她的药箱成为海岛村民信赖的“120”。

  作为一名医生,王锦萍从未断过诊,哪怕是自己处于伤病中,也要为岛上的乡亲们消除病痛。有一年冬天,她在出诊的路上摔伤了腿。就在她腿伤未痊愈之际,一位70多岁的老人家属深夜敲开卫生所的门。王锦萍二话没说,顶着呼啸的海风,一瘸一拐来到老人家,给老人看病输液。随后连续几天,王锦萍都忍着疼痛坚持到病人家里进行治疗。她用自己的辛劳付出,换来了村民的健康,也赢得大家的尊重和信任。

  遇到危重病人需要出岛就医,王锦萍总要跟随前去,以防路上出现危急情况,她便于及时抢救。王锦萍不仅要给村民们看病抓药,还要负责村里的接生工作,30多年来共接生了200多个新生命。对岛上的孩子来说,王锦萍是他们的健康守护者,从出生的婴幼保健,到成长过程中的医治病痛,都有一份来自这位“医护妈妈”的功劳;而在当地老人们的心里,王锦萍则像孝顺的女儿一样照料着他们,不但为他们看病查体,还照顾他们的生活起居。

  王锦萍觉得最愧对的就是家人。儿子小时候到城关读书,想让王锦萍到城关照顾,她狠狠心,为儿子办了寄宿手续;前几年,儿子和丈夫外出经商,请求王锦萍同去团聚,她还是狠狠心,留在了岛上。因为她想到了岛上卫生所还没有接班人,万一村民有个头疼脑热,没有医生,小病就可能拖成大病。

  王锦萍被授予全国五一劳动奖章、全国最美乡村医生特别关注奖,荣登“中国好人榜”。

  407 王磊

  王磊,男,汉族,1969年4月生,中共党员,生前系中山大学附属第六医院副院长、结直肠外科三区主任。

  王磊医术精湛、医德高尚,从医20多年致力于结直肠癌、放射性肠炎预防与诊治相关研究,原创直肠癌扩大左半切除新术式“天河术式”,是国内结直肠癌预防与诊治技术发展的推动者、创新者。

  20多年从业生涯,王磊诊治的门诊、住院患者,大部分是疑难杂症,每年都超过4000人。他创立国内规模最大的放射性肠炎诊疗中心,很多病人都是慕名而来,在这里重获健康新生。他坚持“医者仁心”,秉持以病患为先的诊疗理念,想办法为病患分忧。他曾经为一位病患准备6套手术方案,成功帮他摆脱长达3年多的病痛折磨。王磊和他的老师等人通过大量研究,从改善患者生活质量角度出发,在结直肠肿瘤治疗领域成功建立一个标准、两项技术和一个方案。

  王磊始终致力于技术创新,原创直肠癌扩大左半切除新术式“天河术式”,有效推动国内结直肠癌预防与诊治技术发展。为有效预防和治疗放射性损伤,王磊和汪建平团队不断探索创新,成功设计一套术前“单纯全量化疗”去放疗的直肠癌治疗新方案,打开直肠癌诊疗新篇章。他积极拓展国际合作,与2名诺贝尔奖获得者开展相关合作,与结直肠外科专业世界领先的克利夫兰医疗中心建立长期战略合作关系。

  王磊参与主持广州市信息惠民国家试点城市示范工程项目投资计划,牵头启动与广东省62家县级医院胃肠诊疗服务的全面帮扶,创建了国家临床药物研究基地。在繁重临床工作之余,他一直坚持讲授外科学、诊断学、分子医学课程,共培养博士生11人、硕士生5人。

  2018年初,王磊被确诊为胰腺癌晚期,术后不到两个月就重新回到工作岗位。一年多时间里,看诊近600名患者,参与上台手术治疗患者近100位,牵头制定发表《中国放射性直肠炎诊治专家共识(2018年)》。他说:我或许无法延长生命的长度,但是我可以主宰生命的厚度。

  王磊荣获全国医药卫生系统先进个人,被授予国家科技进步二等奖。

  408 王曙群

  王曙群,男,汉族,1970年6月生,中共党员,上海航天设备制造总厂有限公司班组长。

  30年来,王曙群甘于寂寞、爱岗奉献,默默坚守在航天装配一线,传承航天精神,脚踏实地开拓创新,攻克多项技术难题,以匠人之心铸航天重器,是新时代产业工人的优秀代表。

  王曙群刻苦钻研,奠定扎实精湛的技术功底。参加工作后,他从事工装模具的装配维修工作,认真踏实完成每件工装产品。1996年,王曙群因在中级工考试获得全厂第二名,被破格批准参与高级工培训班,赶上对接机构产品研制重要时机。1998年,对接机构进入初样产品研制阶段,工作中出现很多问题,王曙群执着坚持,攻克难关,练就了一手“精、新、准、快”技术绝活。王曙群坚持学以致用,勇于探索实践,牵头研发了50多台套专用装备,完成论文15篇,获得5项国家发明专利,成为载人航天工程总装战线上的领军人物。

  王曙群参与国家重大航天工程,圆满完成对接机构调装任务。天宫一号是带着对接机构首次上天的飞行器,在发射前进行热真空试验中,发生了对接机构无法解锁分离问题。王曙群认真分析,逐一排查,锁定问题并迅速排除故障,确保了天宫一号如期发射。2011年,神舟八号和天宫一号载着由王曙群带领的团队亲手装调的对接机构,在太空上演了一场完美的“太空之吻”,使我国成为继俄罗斯之后第二个掌握对接机构装调技术的国家。近年来,从神舟八号至神舟十一号,再到天宫、天舟,王曙群和他的团队总装的对接机构经历了7次飞行试验,圆满完成了13次交会对接任务,受到业界高度评价,赢得崇高荣誉。

  王曙群发挥“传帮带”作用,打造专业素质过硬的优秀团队。他作为班组长,在班组管理中突出“规范化、精细化、人性化”,完善岗位依据目录百余项,重修专项操作规程5篇。在研制“玉兔”月球车工作中,王曙群大胆选用年轻人,给他们压担子。王曙群结合自己的理解,分析讲解产品装配重点难点,在模拟实验中亲身示范,言传身教,帮助年轻组员更快成长。王曙群团队现有成员17人,平均年龄38岁,是一支具有良好业内声誉的优秀团队。2012年,成立国家级王曙群技能大师工作室,为企业培养了17名技师,42名高级工。

  王曙群被授予全国五一劳动奖章、国家科技进步二等奖、中华技能大奖,荣获中国载人航天工程突出贡献者等称号。

  409 切阳什姐

  切阳什姐,女,藏族,1990年11月生,中共党员,青海省体育工作一大队队员。

  切阳什姐以“人生的价值在于奉献”为座右铭,在十几年竞走运动的职业生涯中,她以非凡的意志,顽强的拼搏,巨大的付出,不断创造出优异的成绩。

  切阳什姐从小热爱体育,2008年入选青海省体工一大队竞走队,成为了一名真正的运动员。在训练中,她坚持“流血流汗不流泪、掉皮掉肉不掉队”的作风,充分发扬“特别能吃苦,特别能忍耐,特别能奉献”的高原精神,以提高比赛成绩为核心,以争牌夺冠为目标,努力提高自身的体能素质和技战水平,认真完成每一次的训练和比赛。多次在全国竞走大赛中取得佳绩。2010年,成功入选国家队集训,为她提供了更高的训练平台和更大的施展空间。她把全部的精力都投入到训练中,内在潜力不断展露,技术水平有了质的飞跃。虽然在训练成长的历程中,她经历过来自思想的碰撞、生活的磨炼、运动伤病的折磨,但她没有放弃自己的选择,克服重重困难,凭借过人毅力,创造了骄人战绩。

  2012年伦敦奥运会女子20公里竞走,切阳什姐以1小时25分16秒的成绩获得银牌,创造了新的亚洲纪录并成为我国首位夺得奥运会奖牌的藏族运动员;在2019年国际田联世界竞走挑战赛田径女子20公里竞走世界积分排名第一名,同年她获得国际田联竞走挑战赛冠军并三次蝉联此项比赛桂冠。这位世界顶级的竞走运动员,在赛场征战了11年的藏族女孩,收获了诸多奖牌,为祖国争得了荣誉。

  作为一名青年党员,切阳什姐在促进民族团结、维护社会稳定方面也发挥着先锋模范带头作用。在大是大非的原则问题上,始终旗帜鲜明,立场坚定。在思想政治上,积极参加政治学习,不断充实理论知识,升华思想境界,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在平时的训练、生活中,严于律己、做好表率,成为田径队众人学习的榜样。她从没有因为取得了一些成绩而放松对自己的要求。

  切阳什姐荣获全国三八红旗手、国家体育总局优秀共产党员等称号,被授予全国体育事业突出贡献奖。

  410 叶聪

  叶聪,男,汉族,1979年11月生,中共党员,中国船舶重工集团公司第七〇二研究所副所长。

  叶聪作为“蛟龙号”载人潜水器首席潜航员、“深海勇士号”载人潜水器副总设计师、全海深载人潜水器总设计师,是我国载人深潜领域潜航员专业的开拓者和创始人。以他为代表的深潜团队献身国家深海事业,为锻造大国重器、实现“海洋强国梦”忘我奉献。

  叶聪于2001年7月从哈尔滨工程大学毕业,同年8月到七〇二研究所工作。“十五”期间,叶聪担任863重大专项——7000米载人潜水器项目主任设计师、载人深潜主驾驶员,是国内首位载人深潜主驾驶员。2009年至2012年,“蛟龙号”载人潜水器四度进行海上试验,最大下潜深度达到7062米,作为现场指挥部成员、深潜部门长和潜水器主驾驶员,他亲自参与“蛟龙号”第一次突破1000米、3000米、5000米和7000米深度的驾驶。

  2013年起,叶聪担任“寰岛蛟龙”观光型载人潜水器的总设计师,2014年起担任“深海勇士号”载人潜水器副总设计师、总质量师。他充分发挥先锋模范作用,带领团队不断取得一个个胜利,出色完成了各项工作任务。“寰岛蛟龙”成功应用了“蛟龙号”载人潜水器的创新成果,填补了国内观光潜水器市场的空白。“深海勇士号”进一步提升了中国载人深潜核心技术及关键部件自主创新能力,有力推动深海装备功能化、谱系化建设。叶聪目前担任万米载人潜水器总设计师,在深海技术领域带领团队不断创新,不断创造新的纪录。

  在科研管理工作之余,叶聪肩负好自己的社会责任,在大中小学、图书馆、科技馆等各类场合进行多次海洋科技科普讲座。在他看来,“能够增进社会大众对于海洋科技的了解,在学生、青年中播撒下‘蓝色海洋梦’种子,这也是船舶科技工作者义不容辞的使命!”

  叶聪荣获“改革先锋”“载人深潜英雄”等称号,被授予全国五一劳动奖章、中国青年五四奖章。

  411 曲建武

  曲建武,男,汉族,1957年7月生,中共党员,大连海事大学公共管理与人文艺术学院辅导员。

  37年来,曲建武无论是在高校辅导员岗位,还是担任地方教育行政部门领导职务,始终情系高校思想政治工作,不忘初心、牢记使命,在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方面作出突出业绩。2013年,出于对学生工作的热爱,他主动辞去领导职务,回到高校教书育人第一线,把自己的学识和心血奉献给学生与课堂。

  无论在什么岗位,曲建武始终心系学生。1982年他从辽宁师范大学毕业,如愿以偿留校任辅导员。他投入满腔热情,与学生们同吃同住,倾心交流,受到大家信赖与欢迎。因工作出色,他又先后担任校党委副书记、省委高校工委副书记,后兼任省教育厅副厅长。在此期间,他首创“新老生同寝室”管理办法,得到普遍认可。他经常深入各大学食堂、教室、图书馆、宿舍与学生谈心,为他们解决困难。在他建议和推动下,孤儿大学生学费和住宿费减免政策得以落实。他具体负责辅导员队伍建设工作、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实践考察工作等,工作成效十分显著,影响和带动了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

  出于对学生工作的热爱,2013年,55岁的曲建武重返高校,回到学生身边担任大连海事大学公共管理与人文艺术学院辅导员,并承担本科生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课教学任务。他为刚接手的学生建立电子档案,对每名学生情况都了如指掌。他坚持以思想政治教育为基础,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价值观,更好成长成才。课堂上,他及时评析社会热点,将生活与教材有机结合。课堂外,他通过公众号、博客与学生互动,及时掌握学生思想动态和诉求,解决学生思想困惑。他的课从不点名,却座无虚席。

  37年来,曲建武爱校如家、爱生如子,悉心呵护学生成长。他在全国辅导员中率先开展了家访,家访的足迹遍布大江南北、十几个省份,共家访上百个学生家庭,推动开展了辽宁省“千名辅导员万家行”活动,探索创建了全国辅导员博士培养基地和“八个百”工作模式,使学生教育将理论和实践很好地统一起来。2019年,他捐出全国“教学名师”奖金和书稿费,成立励志基金,帮助贫困大学生、少数民族学生、孤儿大学生以及遇到困难的思政课教师和辅导员。

  曲建武荣获“时代楷模”、全国优秀教师等称号,荣登“中国好人榜”。

  412 朱恒银

  朱恒银,男,汉族,1955年11月生,中共党员,安徽省地质矿产勘查局313地质队教授级高级工程师。

  朱恒银舍“小家”为“大家”,44年扎根地质一线,一年200多天风餐露宿,让探宝“银针”不断前进,将小口径岩心钻探地质找矿深度从1000米以浅推进至3000米以深的国际先进水平,填补7项国内空白,创造新的“中国深度”,在业内被称为“地质神兵”。

  勇于创新,屡破技术瓶颈。1976年,怀揣报国梦的朱恒银,到地质队当了一名钻探工人。当时国内钻探设备落后,一次野外作业钻机故障,让班长重伤致残。这件事让他深受触动,下决心改变这种落后现状。1978年他考入大学,苦学理论知识,毕业后放弃城市工作机会,毅然回到地质队。从“六五”计划开始,他先后参加和主持10余项国家和省部级重点科研项目,取得“多分支受控定向钻探技术”系列成果,攻克陡矿体等无法勘探矿体系列难题,让10万吨储量的滁州琅琊山铜矿惊现于世,矿山开采寿命延长30年,3000名工人保住饭碗。他把定向钻探技术应用于霍邱李楼铁矿、铜陵冬瓜山铜矿、安庆龙门山铜矿等特大型矿区,取得重大的找矿突破。2006年前,受技术所限,我国探矿深度始终在1000米左右徘徊不前,“攻深找盲”,成为新一轮地质找矿的重点。朱恒银带着一股“犟”劲领衔攻关深部钻探项目,无数日夜、无数汗水,终于一举突破探矿瓶颈,将地质钻探深度推进至3000米以深,为我国矿产资源开发作出巨大贡献。

  发挥优势,为社会作贡献。2003年7月,上海地铁四号线突发地面塌陷事故,外滩两座大楼倾斜,黄浦江堤坝和一座大厦面临严重威胁。危急关头,朱恒银率队连续奋战10个昼夜,出色完成抢险任务。他参加完成“上海地面沉降监测原理与施工技术”科研项目,有效控制上海市地面沉降,技术成果广泛应用于浦东国际机场、磁悬浮铁路、东海大桥等国家重点工程。

  传授技艺,带出更多“工匠”。“地质事业需要年轻人接班,工匠精神需要代代传承”。朱恒银在国内率先编写百万字的《深部岩心钻探技术与管理》《深部地质钻探金刚石钻头研究与应用》,为我国钻探行业留下珍贵的技术资料,并精心培养出一大批行业精英。

  朱恒银荣获全国劳动模范、安徽省道德模范等称号,被授予国家科技进步二等奖、安徽省科技进步一等奖,当选“大国工匠”2018年度人物,荣登“中国好人榜”。

  413 刘传健

  刘传健,男,汉族,1972年11月生,中共党员,四川航空集团有限责任公司飞行员、A320机型B类教员。

  刘传健工作27年来,以过硬的飞行技术、严谨的工作作风在平凡的岗位上默默奉献。面对执行航班突发的极端险情,他在座舱瞬间失压、驾驶舱温度达到零下40摄氏度的生死关头,临危不乱,果断应对,带领机组成员正确处置,完成“史诗级”备降,确保了119名旅客和9名机组人员的生命安全,被誉为“英雄机长”。

  2018年5月14日7时08分,刘传健驾驶3U8633航班飞行在9800米的成都上空,驾驶舱右风挡玻璃突然出现裂纹。刘传健发现后立即向地面管制部门发出备降信息,并让副驾驶发出7700遇险信号。此时,玻璃碎裂向外四散,驾驶舱门自动打开,座舱失压,自动驾驶设备故障,飞机剧烈抖动,情况万分危急。刘传健忍受着极端低温、缺氧、强风和巨大噪音的恶劣条件,实施全手动操作飞机。他左手紧握操纵杆,尽力控制飞机状态,右手竭力去拉位于左侧的氧气面罩,飞机迅速左转飞向成都双流机场,并开始紧急下降。由于设备损坏和风噪,他无法得知飞行数据,无法通过耳机与地面建立正常双向联系。刘传健凭借精湛技术和丰富经验,在充分考虑地形和安全高度前提下控制航速和航迹,凭手动和目视,靠毅力掌握方向杆,操控飞机艰难下降。7点46分,刘传健操纵飞机以近乎完美的曲线安全降落成都双流机场。面对34分钟的极限考验,刘传健以无一失误的手动操作,与机组有序配合,无惧生死,力挽狂澜,确保了119名旅客和9名机组人员的生命安全,创造了航空史上的奇迹。

  刘传健热爱飞行事业,多年来苦练过硬技术,坚守严谨作风,以平凡成就非凡。2006年,刘传健从空军退役,成为一名民航飞行员。他以“敬畏生命,敬畏规章,敬畏责任”为内心坚守,工作中努力做到精益求精。他坚持学习和总结,十余年如一日,临睡前翻看学习航空书籍,对历史上发生的特殊飞行事故,他都思考如果是自己该如何处理。每次碰到问题和疑惑,他总是千方百计学懂弄通。每次飞行结束,他都要总结进步和不足。多年来,他飞行川藏线百余次,练就了过硬的飞行技术和严谨的工作作风,积累了高原飞行的宝贵经验。

  刘传健荣获“最美退役军人”、中国民航英雄机长等称号,被授予全国五一劳动奖章,当选“感动中国”2018年度人物。

  414 刘前东

  刘前东,男,汉族,1972年7月生,中共党员,新疆生产建设兵团第三师叶城二牧场三连党支部书记。

  刘前东扎根昆仑山深处,无怨无悔、一心为民,和连队少数民族群众亲如一家,总是用真心、真诚和实际行动解决他们遇到的困难和问题,被称为“昆仑山上的亚克西连长”。

  他是“绝命路”上的穿行者。2013年,刘前东调任到二牧场三连。这里地处偏远,海拔高,气候恶劣,进出全靠一条蜿蜒曲折、崎岖陡峭的山路,一边是乱石嶙峋的绝壁,一边是万丈深渊的悬崖,当地人称为“绝命路”。三连的放牧点分布在大山里,自从担任三连连长以来,他几乎每个星期都要在山路上穿行,看牧民生活、问牧民生计、听牧民建议。母羊接羔、羊群转场、羊痘接种、口蹄疫防治、三联四防工作等,刘前东都必须到第一线去。群众出行不便,他有时会带着任务出山,或是帮学龄儿童办理入学手续,或是帮助生病的老人联系医院,或是给大家购买生活用品。在这条山路上,刘前东遇险30多次,每次都与死神擦肩而过。

  他是脱贫攻坚的带头人。刘前东入户走访中,得知三连部分群众没有草场,年轻牧民积极性不高,整体收入偏低。为帮助大家脱贫致富,刘前东通过重新划分草场、成立养殖合作社、引进牦牛和特色种羊、组织年轻人培训和外出务工等方式,提高大家积极性。在他的努力下,三连牧工群众人均年收入提高了一倍,摘掉了贫困连队的帽子。

  他是边境线上的巡逻员。三连有37公里长的边境线,巡边时只能靠马和毛驴,马驴不好走的地方,就靠人手脚并用一点点爬。每月4次的巡逻,刘前东一次也没有落下。三连的群众全是少数民族,不懂国家通用语言,于是刘前东兼职国家通用语老师,每次上课前,都会在黑板上端端正正地写下“我是兵团人,热爱祖国热爱党”。

  刘前东荣获全国脱贫攻坚奋进奖、新疆生产建设兵团道德模范等称号,被授予全国五一劳动奖章。

  415 刘娟

  刘娟,女,满族,1962年7月生,中共党员,辽宁省鞍山市立山区灵山街道灵西社区党委书记兼居委会主任。

  20多年来,刘娟始终牢记宗旨、扎根一线,爱岗敬业、无私奉献,把居民当亲人,把社区的事当作自家的事,从关心群众生活入手,摸索出一整套基层工作方法,把一个脏乱差的社区建设成为平安、舒适、文明的幸福家园,成为居民眼中的“贴心人、暖心人、引路人”。

  刘娟信念坚定,全心全意为社区居民服务。1998年,她调任鞍山市灵西社区党委书记。当时该社区被称为“鞍山的北大荒”,下岗失业人员多、治安状况差、环境脏乱差,居民普遍有情绪,对社区工作不支持。刘娟及时体察群众需求,用真心和实干赢得群众信任。经过她近4年的积极争取,灵西社区2003年被列入市级200万元小区改造项目,首次大规模投入资金进行改造。她筹集资金16万元,修建1600平方米的健身广场。带领社区党员群众消除几百个卫生死角,排除上千处安全隐患。多次与相关部门沟通,解决困扰社区多年的供暖、燃气入户等老大难问题,大大改善居民生活条件,把昔日的脏乱差社区打造成舒适宜居的百姓好家园。

  刘娟心系社区,为群众解决实际困难。社区有3000多户家庭9000多位居民,谁家的事她都记在心里,帮群众解决大事小情。自己拿出10万元积蓄,建起下岗职工再就业一条街,帮助几百名困难群众实现就业。她还成为社区14个残疾孩子的“妈妈”、60多位空巢老人的“女儿”、几百位困难群众的亲“姐姐”。

  刘娟将群众思想政治工作融入为民服务,把党的声音播撒在群众心里,使社区党组织得到群众的信任和拥护。她打造“微宣讲亭”,积极开展“庭院式”微宣讲,宣讲党的十九大精神近百场。组织老工人老党员组建社区治安联防队,成立“温暖灵西”志愿者义工服务队,引导群众参与社区共建共享。

  她以全区推行社会治理现代化为契机,倡导“自我管理、自我服务、自我发展”理念,建立民生议事工作制度,让居民一起研究讨论有关社区建设、社区事务和社区服务的问题,调动了社区群众参与社区管理的积极性。所在社区先后荣获“全国先进基层党组织”“全国文明和谐社区”“全国平安家庭示范社区”等荣誉称号。

  刘娟荣获全国三八红旗手等称号,荣登“中国好人榜”。

  416 杜富国

  杜富国,男,汉族,1991年11月生,中共党员,南部战区陆军某大队士官。

  他始终把忠诚和信仰刻在心中,以“让我来”的使命担当,不畏艰苦,不惧生死,先后进出雷场1000余次,累计排除爆炸物2400余枚,为掩护战友被待清除的手榴弹炸伤,失去双眼和双手。杜富国用鲜血书写了“四有”新时代革命军人的荣光,被誉为“扫雷英雄”。

  号令当头“让我来”,为人民扫雷障冲锋在前。2015年6月,杜富国得知要组建扫雷大队的消息后,第一时间递交申请,主动请缨,征战雷场。他在申请书中写道:“我思索着怎样的人生才是真正有意义有价值的,衡量的唯一标准是真正为国家做了些什么,为百姓做了些什么……我感到这就是我的使命!”到扫雷大队后,他训练刻苦扎实,熟练掌握10余种地雷的排除方法,临战训练考核课目被评为全优。为训练探雷针手感,杜富国每天坚持练习上万针,是全队公认的“排雷尖兵”。他为群众安全高度负责,在搜排一片不足3平方米的区域时,村民说肯定没雷,他执意不放过,结果搜排出爆炸物10余枚。在他和战友的共同努力下,一个个标有骷髅标志的雷区变成了致富果树林、黄金口岸地、红色旅游带。

  生死关头“让我来”,为战友不惜命血染雷场。杜富国经常第一个进雷场、第一个设置炸药、第一个引爆,成为扫雷队排雷最多的人之一。在马嘿雷场,面对一枚59式反坦克地雷,杜富国抢先上前,成功排除全队首枚反坦克地雷。在天保口岸雷场,发现一枚引信朝下的120火箭全备弹,杜富国让战友撤离,独自排雷。2018年10月的一次排雷作业中,他为掩护战友,被待清除的手榴弹炸伤,失去双眼和双手。

  苦累危难“让我来”,为大爱洒真情无私奉献。在雷场背运炸药,战友扛一箱,他总是争着扛两箱。2018年9月,驻地发生特大泥石流灾害,12名学生被困二楼,杜富国不顾安危,将他们逐个转移到安全地带。到敬老院抢险时,又第一个跳入河中蹚路,与战友组成人墙,将19名老人逐个背回。

  挑战考验“让我来”,为时代立丰碑奔跑追梦。失去双手双眼的杜富国,以坚毅刚强的品格、乐观豁达的心态,树立起新时代革命军人的战斗姿态。一等功授勋仪式上,他在病房用残缺右臂敬礼,展现了一名战士的坚强意志和严明作风。

  杜富国荣立一等功1次,荣获全国自强模范、“时代楷模”、陆军“四有”新时代革命军人标兵等称号,当选“感动中国”2018年度人物。

  417 李东方

  李东方,女,汉族,1956年3月生,东方宝笈文化传播(北京)有限公司总经理兼技术总监。

  李东方扎根戈壁20多年,以珂罗版技术复制国家瑰宝敦煌莫高窟壁画,耗尽青春年华和全部积蓄完成九个洞窟壁画局部复制,为后人留下珍贵文化财富,是戈壁滩上的“国宝造像者”。

  1983年,听说国外有人要复制敦煌壁画后,当时在国家文物局从事珂罗版临制文物工作的李东方热血沸腾:“我们中国人自己可以复制!”1984年7月,20多岁的李东方主动请缨,乘坐三天三夜的火车来到敦煌莫高窟,自此就和这片神秘的戈壁滩结下不解之缘。此后,数十年坚守,直至2008年,李东方完成对敦煌莫高窟九个特别精选洞窟及壁画局部的精心复制。复制的敦煌壁画作为文物资料永久留存,为后人留下珍贵的文化财富。壁画复制难度相当大,李东方说,“每一块版都需要独立修版,版和版叠加时不能有一根头发丝的差错,否则前功尽弃。敦煌壁画穿越历史沧桑,很多锈迹和斑驳也要如实复制下来。”

  20多年的戈壁生活,耗尽李东方的青春年华。她每年花费半年时间坚守在戈壁滩,饮食营养无法保障,最劳累的时候,曾出现短暂失明的症状。余下半年时光,李东方回到北京寻找其他工作,筹措资金开展接下来的复制工作。20多年风雨兼程,往返于敦煌和北京,李东方把芳华全部奉献给敦煌,没有收获爱情,没有养育子女,而是把全部积蓄投身文物临制事业。国家文物局得知此事后,拨款10万元奖励李东方,她又将这笔钱全部投入挑战003窟千手千眼观音图的临制工作。12个月后,这件稀世国宝从墙壁上“移动”下来。1998年,有日本商人出1700万元高价购买李东方复制的5种敦煌壁画,被她断然拒绝:“这些都是国家文物,不是敛财的工具。”

  2015年,李东方以精湛的珂罗版技术,依托海峡两岸故宫博物院馆藏的《三希帖》原件,复制并制作90套《三希帖》展品,合璧出版发行《三希帖》。李东方说,“在自己有生之年,要将这门独有的技艺传承下去!”

  李东方为“时代楷模”北京榜样优秀群体成员,荣登“中国好人榜”。

  418 李廷俊

  李廷俊,男,汉族,1945年1月生,山西省吕梁市中医药研究院名誉院长,山西仁爱医院院长。

  李廷俊从医60多年,从赤脚医生到临床大家,研究和攻克疑难顽症,治愈国内外患者30余万例,以高尚的医德践行医者仁心,以精湛的医术传承中国国粹,大医精诚,在业界赢得良好口碑。

  李廷俊历经曲折,矢志学医治病。他苦读中医典籍,钻研医术精华。15岁便开始熟读经典、行走山村、治病救人,28岁进入公社卫生院,36岁考入原山西医学院深造,其后拜师国医大师路志正,领悟到“湿病学”的独到精髓。

  1994年,李廷俊创办了吕梁地区红十字会疑难病症医院,后更名为吕梁市中医药研究院。办院25年来,李廷俊始终秉承“以德为先、以人为本、以患者为重”的宗旨,一律不收取挂号费、诊疗费和出诊费,严格执行国家药品收费标准,对困难患者不收住院费,特困患者视情况减免药费,个别患者无钱返乡还给予路费。先后为数千例特困患者减免费用,无一例住院病人因没有钱而拒绝治疗,无一例医疗事故和医疗纠纷。

  “遵古不泥古,治病必求于本,辨证与辨病相结合”是李廷俊治疗疾病的基本理念。他刻苦钻研典籍,勇于实践探索,主持研究的中医治疗骨结核、肺结核、截瘫、股骨头坏死、颈椎病等五项科研项目,均为国内领先水平,荣获省部级科技进步奖。他的治疗经验载入《国医年鉴》等多部典籍。治疗肺结核药物获国家发明专利。他参与编写世界非物质文化遗产(中医类丛书)。

  2019年,他将多年积累的200万元捐给山西中医药大学,设立李廷俊仁爱奖学金,用于奖励成绩优异的中医学子,鼓励学生学习中医知识、传承中医文化。

  李廷俊荣获山西省劳动模范等称号。

  419 李进祯

  李进祯,男,回族,1967年7月生,中共党员,生前系宁夏回族自治区吴忠市同心县兴隆乡民生保障服务中心主任。

  李进祯三十年如一日,始终坚守基层一线,战斗在脱贫攻坚最前沿。他恪尽职守,无私奉献,在生命的最后时刻,心里牵挂的是还没核算完的扶贫账目。李进祯在当地群众心中留下长久的怀念。

  多年来,李进祯有个工作习惯,总随身带着一个小本子,上面详细列着每天的工作,干完一项,划掉一项。他的电话就是乡里的“民生热线”,不管所反映事项归不归他负责,他都认真记下来,尽快了解情况后答复。

  李进祯还负责乡财政所工作,每年经手资金逾千万元,但他很“抠”,每分钱都算清楚,准确无误。2013年,县财政局安装了一套财政一体化支付系统,专网费只需1200元,可他一直没拉专线,每次报账都要跑到县上,用财政局电脑系统。他说,钱省下来了,乡里就可以办其他事情。

  李进祯为人清正廉洁,不占群众一分钱便宜。一天晚上,李进祯加完班回家,一名来求他办事的群众进门放下一头小羊羔便匆匆离开。李进祯立即牵起羊羔,追出去还给他,严肃地说:“你要是送礼,你的钱就不能支付。”那位群众连连点头,夸他是好干部。

  2016年年初,李进祯负责新生村5家贫困户。他领到任务的第一天,就走村入户,与他们结成“亲戚”。此后每隔几天,他都要去几户贫困户家一趟,出谋划策发展生产。其中一位姓田的家庭有7口人,3个孙子上学,靠不到一万元的土地流转费和4头牛维持生计。李进祯主动当担保人,帮他家贷款10万元发展养牛业,年底就赚回15万元。如今,田家盖起砖瓦房,养了68头牛,顺利脱贫。

  李进祯有好几次可以调离基层的机会,但他都放弃了。他对妻子说:“比起到上面坐办公室,我更愿意和乡亲们近一点。”

  2017年10月24日晚,李进祯加班到深夜。第二天早上7点钟,他照常来到办公室,刚打开电脑,就觉胸口疼得厉害,突发心梗。工作人员迅速将他送往县医院。在医院,李进祯还一直惦记着工作:“住房补贴的表,还催着要呢……”病情更加严重,他被紧急转往宁夏医科大学总医院,最终还是没能挽救他的生命,去世时年仅52岁。

  李进祯被追授为宁夏回族自治区“脱贫攻坚优秀共产党员”、宁夏回族自治区爱岗敬业道德模范,荣登“中国好人榜”。

  420  李洪占

  李洪占,男,汉族,1933年12月生,中共党员,青海省海东市互助土族自治县蔡家堡乡后湾村原护林员。

  李洪占坚守大山60余年,脚步踏遍家乡的山涧沟洼,用一把锄头、一副肩头、一个甲子的时光种绿了家乡的每一个山头,成了远近闻名的“种树老人”。

  曾经的蔡家堡乡,是个“荒土岭、栽死鸟”的蛮荒之地。为了圆心中建设绿色家园的梦想,李洪占从23岁起,春天种树,夏天修剪,秋天补栽,冬天防火,他用两条“泥腿子”一遍遍丈量着蔡家堡的山野,他的手上布满了老茧、指甲缝里塞满了泥土,双脚皴裂了一次又一次。他的脚步几乎踏遍全乡,乡里有几道山梁,有几条沟壑,甚至在哪里种了哪些树他都非常清楚。60多年来,李洪占义务种树2000多亩8万余株。

  每年一到春天,李洪占每天早上6点起床,拿起树苗、扛起铁锹,带上干粮就出门,直到日落才归。刚开始种树时,浇水是最头疼的问题。要么挖窝存水,用冰草盖好,涵养水源;要么挖水渠,引水至能浇上水的地方;修不成渠的地方,他就用架子车拉、用马驮、用肩挑……该想的办法都想了。种树也是个技术活,经过反复的摸索和实践,李洪占总结出了“马蹄底马耳头”等育苗经验,提高了树的成活率。日复一日,年复一年,在李洪占的精心照料下,绿色渐渐覆盖了荒山坡。

  1980年,李洪占从护林员的岗位上退了下来,但他没有因为不再当护林员而停止种树,反而种起树来更带劲了。他将其戏称为“上班”,这个班一上就是60多年,而且,他从未打算过“退休”。2018年年底,因易地搬迁项目,后湾村搬迁到了条件优越的塘川镇,原本以为李洪占老人可以歇歇了,可没想到他又规划了新的种树路线。

  如今,李洪占家已是四世同堂,儿孙们劝他在家颐养天年,可他却说:“只要我能动一天就种一天的树,直到拿不动铁锨,上不了山了。我还打算让你们接我的班。”现在老人的二儿子和儿媳妇也跟着李洪占种树,延续父亲光荣的种树事业。

  421  杨大林

  杨大林,男,彝族,1978年9月生,中共党员,生前系云南省丽江市宁蒗彝族自治县西川乡沙力村党总支书记。

  杨大林把毕生精力都奉献给贫困落后的高寒山村,为村里修路通电、发展产业、访贫问苦。在连续奋战250天后,因劳累过度,牺牲在脱贫攻坚第一线。

  沙力村地处高寒山区,平均海拔近3000米,是国家级贫困县里最贫困地区之一,16个村民小组中有8个小组还未通电,没有一条像样的硬化道路,就连人畜饮水都难以保证。杨大林从当选村主任第一天起,就不遗余力地解决通路、通电、通水问题。配套资金不足,他想方设法四处筹措,用家人的工资卡抵押贷款10万元,自己赊账租赁修路机械,发动党员群众投工投劳。经过几年努力,终于修通了长达21公里的通组公路。他还自己贷款2万元作为启动资金,解决了3个村民小组用电问题。在杨大林带领下,逐步实现全村各小组通电、通路、通水,村民基本生活有了保障。

  沙力村是全县脱贫攻坚中的“硬骨头”,要帮助村民脱贫致富,产业支撑必不可少。为此,杨大林探索出一条“基层党建+特色产业+农户”的脱贫攻坚新路子。开始老百姓不敢种、不愿养,杨大林就率先垂范。贫困户没钱投入生产,他就送种子、送羊羔、送猪仔,提供养殖技术,帮助农户售卖。为尽快带动村民致富,杨大林注册成立隆欣黑绵羊养殖公司专业合作社。在杨大林推动下,如今沙力村发展起绵羊养殖和烤烟、中药材、花椒种植四大特色产业。很多贫困户参与这些产业而脱贫致富,全村建档立卡贫困户229户934人,已有170户692人成功脱贫。

  为彻底打赢脱贫攻坚战,2017年4月2日起,杨大林一直奋战在全县“找问题、补短板、促攻坚”第一线。不管风吹日晒、刮风下雨,他加班加点走村串户、深入群众。全村636家农户都留下了他忙碌的足迹。经过杨大林和村干部、驻村工作队员深入细致的工作,沙力村特色产业不断发展壮大,农民增收渠道进一步拓宽,脱贫攻坚取得阶段性成效。2017年12月9日,杨大林因在工作岗位上连续奋战250天,劳累过度,不幸去世。

  杨大林荣获云南省道德模范等称号,被追授为云南省优秀共产党员,荣登“中国好人榜”。

  422  杨云

  杨云,男,汉族,1975年5月生,重庆兴达实业(集团)有限公司项目部泥工班组组长。

  杨云坚持“人凡事不凡”理念,15年坚守在泥工岗位上,积极学习知识,革新工艺,对待项目一丝不苟,勇于担当,工作时吃苦耐劳,冲锋在前,是工友眼中的“拼命三郎”。

  2011年,杨云来到重庆兴达公司泥工组上班。他始终坚持劳动争先、业绩争优,奋战在泥工一线,依靠自身努力和敬业精神,逐步成为工程项目带头人。杨云以强烈的担当精神深钻业务、狠抓质量,一丝不苟、精益求精。每次拿到施工图纸,他都仔细研读,精准核对每个符号、每个数据。遇到疑难问题,他坚持学懂弄通,查阅大量资料深钻细研,向技术人员请教、向一线工人问计,制定出切实可行、避免浪费的方案。凭着这种认真细致负责的态度,他所参与负责的环节和项目从未发生任何质量问题及安全事故。

  为更好适应岗位需求,杨云不断学习新技术、改造新工艺,突破技术瓶颈,练就高超技艺,积累丰富的经验。2011年,杨云和工友在清理某工地基槽时,通过参照观察、核对数据,发现道路间距不够,及时上报项目部。经复核,基槽开挖线偏移3.5米。杨云及时发现纠正问题,使公司避免了150多万元的损失。

  杨云干起活来,不顾脏累,从不偷懒取巧。不管公司安排的任务多难多重多紧急,从不说一个“不”字。有一次,为能如期开工,公司要求两天内完成某项目挡土墙施工。当时正值夏季暴雨多发季节,天气闷热难当,工友们都说在现有条件下这是“不可能完成的任务”。杨云给工友们鼓劲:“与其抱怨,不如抓紧时间干活,我们会将‘不可能’变为‘可能’。”说完,他率先跳进满是淤泥还夹杂着腐臭味的基坑,忙活起来。在他的带动下,工友们都全身心扑在工地上,最终按时圆满完成任务。

  多年来,杨云在建筑行业谋求发展的同时,不忘回馈乡梓。他个人出资为村里修路,资助贫困工友30多人,带动2000多名农民工就业。

  杨云被授予全国五一劳动奖章。

  423  杨雪峰

  杨雪峰,男,汉族,1976年6月生,中共党员,生前系重庆市公安局渝北区分局交巡警支队石船公巡大队副大队长。

  杨雪峰从警21年,参与侦破案件300余起、处理交通警情2万多起,创造执法“零投诉”纪录;坚持执法为民,干了很多暖人心、解民忧、护民安的好事实事。他面对突如其来的暴力袭击,为防止伤及无辜群众,挺身而出与歹徒搏斗,不幸英勇牺牲,杨雪峰是用生命守护平安的好民警。

  2018年2月18日,大年初三,杨雪峰在人山人海的春运交通安保一线执勤,突遇歹徒暴力袭击。为防止歹徒伤及无辜群众,杨雪峰在腹部和颈部被连刺数刀、血流如注的情况下,仍然与歹徒英勇搏斗,拼尽最后一丝力气,打掉其手中的凶器,最终因伤势过重,杨雪峰英勇牺牲,年仅41岁。

  多年来,杨雪峰一直奋战在一线,始终无怨无悔。节假日值班、早晚高峰执勤,他总说“让我来”;技能比武、解决疑难杂症,他总说“看我的”;开展专项整治、执行急难险重任务,他总说“跟我上”。交通执勤10年,面对60多摄氏度的地面温度,他像钉子一样钉在岗位上,一身警服湿了又干、干了又湿,一个夏天要被晒脱几层皮。2014年6月的一天,刚处理完交通事故回到办公室,杨雪峰发现一辆出租车浓烟滚滚。他提起灭火器就冲上去,全然不顾被大火烤焦头发、烫起水泡,和赶来的战友们将大火扑灭,群众无一受伤。

  杨雪峰做过许多暖民心、解民忧、护民安的好事实事,是群众心中的“暖警”。发现辖区存在事关1300余名师生安危的交通安全隐患,他现场处置,仅用3天就排除隐患;依法查处严重超员搭载小学生的面包车后,他自掏腰包联系中巴车把学生送走。为确保安全,依法暂扣一位老人驾驶的应强制报废摩托车后,他为这位老人购买车票,并将身上仅有的200多元现金塞到老人手中。杨雪峰也是秉公执法、不徇私情的“铁面包公”。无论是面对“毒驾”人员的恐吓威胁,还是面对金钱、权力、人情的干扰,他都严格执法,维护社会公平正义。

  杨雪峰被追授为“时代楷模”、全国公安系统一级英雄模范个人等称号,被追认为烈士,荣登“中国好人榜”。

  424  余培南

  余培南,男,汉族,1941年5月生,中共党员,广西壮族自治区梧州市中医医院顾问。

  余培南从医50多年,倾心研究毒蛇咬伤的中西医结合治疗方法,研究制定“毒蛇咬伤的鉴别诊断与临床分型、分度、分级标准”,为国内外同行临床治疗用药提供科学依据,被业界誉为“蛇医学术泰斗”。

  1979年,余培南调到梧州市中医医院工作,潜心钻研蛇伤诊疗技术,带领创立医院蛇伤科,主持完成我国第一个城市蛇伤流行病学调查——梧州市蛇伤流行病学调查。他起草制定我国第一个毒蛇咬伤鉴别诊断与临床分型、分度、分级标准,1997年成为国际标准并沿用至今。

  为解决抗蛇毒血清短缺难题,余培南十分重视中草药治疗研究。他曾踏遍深山,拜访民间蛇医。在长期蛇医实践中,他积累了丰富的中草药治疗蛇伤经验,在抗蛇毒血清短缺情况下,应用中医药手段介入临床治疗,获得较好疗效。从医50多年来,余培南运用中西医结合方法治疗毒蛇咬伤患者近万例,治愈率超过99%,危重病人抢救成功率达99%以上。由他带领组建的梧州市中医医院蛇伤科,是目前国内唯一救治了中国常见十大毒蛇咬伤病人的医疗机构。

  余培南长期担任亚洲及我国蛇伤防治专业学会会长职务,组织召开6届国际蛇伤学术会议和10届全国蛇伤学术会议,推动国内国际学术研究。他发表学术论文89篇,主编出版10部与毒蛇咬伤中毒诊疗相关的著作。余培南非常关心培养一批“好苗子”。2011年起,他义务到50多个山区基层医院和乡镇农村传授蛇伤防治技术,培训基层人员6000多人,并与当地建立医疗协作,解决偏远山区农村蛇伤病人早期的应急处置、医疗转送等相关问题;在区内外举办71期蛇伤防治培训班,为国内10多个省份和广西边远少数民族地区培养大批蛇伤防治人才。在余培南的推动下,2019年2月,梧州市中医医院作为梧州蛇伤疗法传承基地,成为第七批自治区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

  余培南荣获广西有突出贡献科技人员、广西先进工作者等称号。

  425  谷山

  谷山,男,汉族,1966年3月生,海南省琼中女足管理中心主任。

  谷山担任琼中女子足球队主教练十余年来,艰苦拼搏、甘于奉献,致力于足球执教事业,铸就了“琼中女足”这支响当当的队伍,用辛劳汗水谱写了一曲敬业赞歌。

  2005年10月,谷山开始担任琼中女子足球队主教练。球队刚组建,条件极其艰苦。面临诸多困难,他从不气馁,带领队员克服困难、顽强拼搏。因为经费少,谷山经常为球队“四处化缘”。与男子足球爱好者组成的球队比赛时,谷山厚着脸皮“开条件”——比赛后给队员们买一双球鞋。为了给队员们改善伙食,增强营养,谷山向组织申请后在学校东南角的一片空地上种起了菜。2006年6月,妻子吴小丽在谷山的劝说下放弃了在海口的工作,来到琼中,担任起了球队“管家”。面对“女孩子踢球能有什么出息”“教练克扣了球队多少训练费”等非议,谷山一度想过放弃,但是看着自己一手带出来的队员,他还是选择留了下来。

  生活上,谷山对队员们的关爱无微不至,训练中则十分严格。每天早晨5点半,天还没有亮,姑娘们就要围着400米的操场跑10圈,然后颠球,熟悉球性,每天练球5个小时。艰苦的训练为琼中女足打下坚实基础,技战水平过硬,作风优良顽强。

  为了让队员们尽快成长,谷山使出了浑身解数,他千方百计创造条件,让队员经风雨见世面,凡是外地比赛邀请他参加的,他都带着队员去;凡是能争取的比赛机会,他都不放过。刚开始,因为找不到女足对手,谷山请来了县里的消防队、海南媒体队等业余球队来陪练。一圈比下来,姑娘们几乎没有输过,这让大家越来越自信。

  谷山带领女足队员的拼搏付出,终于结出硕果。2009年2月,他带领琼中女足参加全国女足冬训的5场热身赛,战绩3胜2平保持不败。这支横空出世的黑马,震动了整个冬训基地。2015年开始,琼中女足连续三年蝉联“哥德杯”世界青少年足球赛冠军。2018年,队员们陆续被选进各大俱乐部以及国家女子足球队。

  谷山荣获全国十大最美乡村教师、海南省道德模范等称号,被授予全国五一劳动奖章。

  426  库尔班·尼亚孜

  库尔班·尼亚孜,男,维吾尔族,1964年5月生,中共党员,新疆维吾尔自治区阿克苏地区乌什县依麻木镇国家通用语言小学校长。

  16年来,库尔班·尼亚孜坚持用国家通用语言办学、用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育人,用教育为孩子们搭建起一座通向现代文明的桥梁。他创办的小学先后有454名学生考入内初班,培养出乌什县第一个清华学子,他被誉为“民族团结进步的践行者”。

  2003年5月,库尔班·尼亚孜利用创业挣来的60万元创办乌什县依麻木镇国家通用语言小学,成为新疆第一所民办的国家通用语言小学。在一个维吾尔族占99.5%的南疆农村,绝大多数成年人都不会说国家通用语言,环境封闭保守,创办国家通用语言学校的困难可想而知,但他的信念坚如磐石。16年来,他聘请汉族老师授课,让师生始终学习生活在一起。开设国学堂,向古圣先贤学习。从小学三年级起,每晚准时收看中央电视台的《新闻联播》节目,学习拉二胡、唱戏曲、扭秧歌等传统文化,组织师生一起过春节吃饺子、过端午节吃粽子、过中秋节吃月饼。要求学生全天候使用国家通用语言,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功夫不负有心人,到2018年,小学共有九届557名学生参加考试,454名学生考取内初班,录取率达到81.5%。2016年第一届毕业生穆萨·图尔贡以701分的高分,成为乌什县第一个清华学子。

  他是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推行者。他坚信:只有文化通,才能思想通;只有思想通,才能语言通;只有语言通,才能感情通;只有感情通,才能心灵通。16年来,他坚持用服饰文化、饮食文化、礼仪文化、节日文化、古典文化、建筑装饰文化进行全方位引领,成立“库尔班中华文化推广中心”。 2018年,从安塞聘请专业老师,利用一个暑假教会680余名孩子学会了打安塞腰鼓,那铿锵有力的阵势,使每一位参观者油然而生中国人的自豪。他还出资聘请安塞教师,培训1000名农民学会集体打安塞腰鼓,将中华文化如同“烙印”一般烙刻在人们心中。

  库尔班·尼亚孜荣获“改革先锋”、全国道德模范提名奖等称号,被授予全国五一劳动奖章。

  427  冷菊贞

  冷菊贞,女,汉族,1973年2月生,中共党员,黑龙江省双鸭山市饶河县西林子乡小南河村第一书记兼驻村扶贫工作队队长。

  驻村近4年来,冷菊贞因地制宜发展乡村经济,使小南河从一个默默无闻的国家级贫困村,成为远近闻名的民俗旅游村,带领村民脱贫致富,过上幸福生活,被乡亲们亲切地称为“大顶子山下的暖菊”。

  2015年12月,冷菊贞请缨走进贫困村小南河村担任驻村书记。为了尽早改变小南河村的贫困面貌,她深挖优势民俗资源,带领党员群众走乡村旅游产业脱贫致富的路子,开发了“端午一日游”“七七乞巧节”“中秋情”等民俗项目,短短几个月时间,就有140多个团、1500多名游客前来参观旅游。

  冷菊贞在打造特色乡村旅游方面善于开拓思路。为把小南河村建成集观光、摄影、农家乐为一体的摄影旅游基地,她一边给村民做思想工作,一边垫付资金购置仿古花布、年画、窗花等装饰品以及近500个红灯笼,装扮民俗老屋,然后把周边的美景、老关东味道的民居拍成照片、制作成视频,发到网上,吸引了许多摄影爱好者前来旅游。他们把照片发到了“朋友圈”,免费广告一宣传,来的游客就更多了。

  冷菊贞深知,小南河村绝不能止步于乡村旅游,要多元发展、多点开花。她倡导成立了小南河农家旅游协会和农业旅游公司,注册了4件37类商标,村里先后恢复了酒坊、油坊、豆腐坊、大棚园区、绿色种养殖及加工等与旅游相关的特色产业,初步形成了集“吃、住、游、娱、购”的一条龙服务链条。小南河村辣椒酱在年货大集上一次销售额达10万余元。

  任期将满之时,冷菊贞作出继续留在这里的决定。她下定决心:“要真正成为一个懂农业、爱农村、爱农民的基层工作者,带领全体村民将小南河的好风景变成大产业。”

  冷菊贞荣获全国三八红旗手、黑龙江省道德模范、黑龙江省百名优秀驻村干部等称号,被授予黑龙江五一劳动奖章。

  428  沧南

  沧南,男,汉族,1925年7月生,中共党员,湘潭大学离休教师。

  90多岁高龄的沧南,扎根伟人故里,投身湘大建设,一生致力于毛泽东思想研究、宣传与实践,生动诠释了对党无限忠诚、对人民无比热爱、对事业无私奉献的共产党员的高尚品格。

  沧南是优秀教师,无怨无悔投身湘大建设。1974年,湘潭大学恢复立校。1977年,沧南响应党中央号召,毅然放弃原来优厚的工作和生活条件来到湘潭,成为湘大复校后的首批教授之一。初创时期的湘大,条件非常艰苦,沧南与大家一起头顶蓝天、脚踩黄土,睡农家、点油灯,一边劳动建校、一边教学科研,一步一个脚印地开始艰苦创校,没有一句怨言。

  沧南是学术标兵,一生致力于毛泽东思想研究。在他的推动下,湘潭大学1981年成立哲学系,2004年成立毛泽东思想研究中心。他主编《毛泽东哲学思想》《现代化视野中的毛泽东思想研究》等多部著作,撰写《实事求是,是一个多侧面的理论体系》等百余篇论文。其中,《毛泽东方法学》一经面世便获得良好的学界反响,被认为是“一个重要的成果”。他悉心培养了一大批优秀人才,其中很多已成为毛泽东思想研究领域的知名专家。

  沧南离休不离岗,退休不褪色,为教育事业奉献了毕生精力。1995年,他离休后又到关工委给学生们上党课,一干就是10多年。并且在公共管理学院2005级公共事业管理班做了两年辅导员工作,和同学们以开座谈会的形式,面对面交流,用自己的亲身经历与同学们摆事实、讲道理,引导青年学生树立正确人生观、价值观、世界观。沧南生活清贫,勤俭节约,却一心回馈社会。他在2015年和2018年共捐资40万元设立“沧南奖学金”,奖励资助那些优秀的寒门学子。

  沧南荣获全国优秀教师、全国教育系统关心下一代工作先进个人等称号,当选“感动湖南”2018年度人物。

  429  张玉滚

  张玉滚,男,汉族,1980年12月生,中共党员,河南省南阳市镇平县高丘镇黑虎庙小学校长。

  张玉滚为了让山里孩子平等享受教育,扎根深山18年,矢志不渝奋斗在乡村教育第一线。他潜心钻研每门课程,苦练教学本领,千方百计上好每一堂课,资助困难学生300多名,用无怨无悔的坚守和付出,照亮山区孩子求学之路。

  他扎根山村无私奉献。黑虎庙小学位于伏牛山深处,辐射的13个自然村零星散布在方圆十几公里的带状山坳里。2001年师范毕业后,受老校长感召,张玉滚放弃去南方工作的计划,来到这里做民办教师,每月30元补助。直到2012年6月才转为正式在编教师。学校原来没有食堂,孩子们从家带米面馒头,自己生火做饭。他劝说妻子来校给学生们做饭。有一天,妻子在为学生轧面条时,右手四个手指不幸被机器轧折,落下残疾。

  张玉滚总是说:“孩子们走出大山的梦想就是我最大的梦想。”为了这份初心,他执着坚守,扎根山区,固守清贫,用无限关爱陪伴孩子们成长。学校师资不足,他把自己打造成“全能型”教师。数学课,他和孩子们一起制作教具。科学课,他带领孩子们去野外考察。缺少体育设施,他就和孩子们玩抵羊斗鸡。为教好孩子们英语,他自己掏钱去镇上参加英语辅导班。一次骑摩托车到镇上学习途中,刹车失灵,他头撞大石,摔晕过去。医院没住几天,他就在妻子搀扶下重回讲台。他的执着坚守,为学生铺就成长成才之路,先后有21名学生考上大学。

  张玉滚爱生如子,为学校建设倾注血汗。全校40多名住宿生,1/3是留守儿童。谁家爷爷奶奶年纪大,谁上学需接送,他都记在心上。2010年7月23日凌晨3点,暴雨倾盆,他连忙起床,直奔留守儿童张明明家。到达时,眼看雨水就要淹没床头,他连忙抱起明明,背起腿脚不便的爷爷,将他们转移到安全地带。学校住宿生多,他学缝衣做饭帮孩子解决困难。2006年前,学校到山外不通车,5年间,他靠一根扁担,为孩子们挑来学习和生活用品。学校盖新房,恰赶农忙,农民工都回家抢收抢种,搬砖运料就落在他身上。上山撬石,下河挖沙,运水泥、平地基,新校舍盖好时,他瘦得脱了相。

  张玉滚荣获“时代楷模”、全国优秀教师、全国岗位学雷锋标兵等称号,被授予全国五一劳动奖章、中国青年五四奖章,当选“感动中国”2018年度人物。

  430  张保国

  张保国,男,汉族,1965年10月生,中共党员,山东省济南市公安局特警支队作训处排爆中队负责人。

  二十年如一日,张保国坚持战斗在与死亡打交道的排爆安检工作最前线,多次冒着生命危险成功完成任务,用血肉之躯为人民群众安全筑起铜墙铁壁,被称为“排爆千余次、生死保平安”的“排爆尖兵”。

  1999年,张保国从部队转业到济南市公安局,市局正急需排爆方面的专业人才。张保国毅然表示,组织需要,再危险我也上!从那时起,他义无反顾地走上公安排爆第一线,一干就是20年。7000多个日夜,面对急难险重排爆任务,张保国都是第一个穿上排爆服担当主排手。他对排爆队员说:“有排爆任务不要争,我的党龄最长我先上。如果我不在了,谁的党龄长谁上!”他先后完成防爆安检任务1300余次,排除爆炸装置和爆炸可疑物130余个,鉴定、排除、销毁各类炮弹、炸弹等4000余发(枚),销毁废旧雷管30余万枚、导火索50余万米、导爆索1万余米,参与处置的“10·2”爆炸案等多起案例成为全国排爆典型案例。

  有一次,某物流中心报警称,有包裹散发出一股浓浓的汽油味,怀疑是爆炸物。张保国迅速赶到现场,发现这个疑似爆炸物超出X光透视仪测量范围,只能通过拆解纸箱,才能固定证据。这意味着需要面临随时可能发生的危险。他二话不说,立即开始操作。重达40公斤的排爆服密不透风,加上精神高度集中,让他汗流浃背、几近窒息。当最终安全拆除爆炸装置后,他还没来得及脱下排爆服就虚脱瘫倒在地。

  2005年3月2日,在销毁废弃弹药时,一个老旧发烟罐泄漏突然爆炸,张保国全身有8%的面积被烧伤,脸部二度烧伤,双手深二度烧伤,落下七级伤残。但伤残的痛苦没有消磨他的坚强斗志。出院后第三天,他就缠着绷带,站在爆炸可疑物处置现场。2018年上合峰会期间,他连续96天盯靠在安保一线,24小时值班备勤,带队完成场地防爆安检任务70余场次,确保39处场馆驻地近600万平方米任务区域绝对安全。张保国还精于钻研,全面革新排爆机械手,自主研发车底安检系统等。

  张保国荣获全国公安系统一级英雄模范、全国优秀人民警察、“最美退役军人”等称号,被授予中国青年五四奖章,荣立个人一等功1次、二等功5次、三等功3次。

  431  张信威

  张信威,男,汉族,1938年1月生,中共党员,中国工程物理研究院九所研究员,中国工程院院士。

  张信威在近60年的工作生涯中,根据国家需要,不断转换研究领域,几十年如一日,殚精竭虑地埋首于核武器、高技术研究、国家攀登计划、基础研究等不同领域的每一项研究,哪里需要去哪里,干一项精一项,为我国核武器研制和科学技术发展作出突出贡献。

  1960年,张信威从北京大学物理系毕业后,被分配到我国唯一的核武器研制单位从事核武器研究工作。他靠着扎实的专业基础和“拼命三郎”的工作精神脱颖而出,不久便独立承担科研任务。在担任科研组长时,他经常24小时倒班连轴转。在大量的理论模拟基础之上,张信威探索出一种全新的、具有强抗干扰能力的核武器小型化理论原理和结构设计方案。这一方案被确定为核试验的工作模型,奠定我国核武器小型化物理原理研究和结构设计的基石。

  1986年,根据组织安排,张信威转向高技术研究,从事国家高技术某主题总体研究和论证。他的研究对象从地面延伸到太空,一系列新知识需要学习和补充。为了更快更好地学习,张信威总带着一大包资料,方便随时随地翻看。通过不懈努力,张信威率先在全球该研究领域提出“瑞利信标”概念,并且对信标的建立做了大量重要基础性工作。

  1996年,他再次转换研究领域,参加国家攀登计划中“计算材料科学的物理基础及应用”研究工作。他创新性地率先使用计算代替实验手段,以第一性原理计算方式对材料性质进行研究。与他人合作,开展贮氢金属与氢及氢同位素的相互作用、氢的吸放动力学、碳60及其掺杂第一性原理等研究,在国际上较早完成有关系列理论计算。

  近十几年来,张信威又开始致力于没有传统理论支撑的异常核聚变实验和理论研究。他广泛调研,亲自上加速器做实验,首先推出小氢原子的能级公式,并在国内外异常核聚变国际会议上发表文章,明确表述小氢原子模型。目前,此项研究在张信威的努力下已取得重大进展。

  如今,他虽然已经81岁高龄,但每天提着一个塞满资料的包搭乘上班班车,一头扎入办公室,晚上过了10点才返家,除了过年休息一两天之外,从来不休节假日。

  张信威荣获国家级有突出贡献中青年专家等称号,被授予国家科技进步奖一等奖。

  432  张雪松

  张雪松,男,回族,1973年2月生,中共党员,中车唐山机车车辆有限公司铝合金厂工人。

  工作27年来,张雪松始终坚持学习钻研,在高速动车组生产中不断攻克技术难关,完成技术革新109项,制作工装卡具66套,形成工艺文件和操作指导书72项,摸索技术参数、形成核心技术,是用科技创新提升“中国速度”的“高铁工匠”。

  1992年,张雪松从技校毕业,成为中车唐山公司的一名技术工人。2005年,中车唐山公司与德国西门子公司合作研发时速350公里动车组制造技术,张雪松因此与高速动车组结缘。他作为铝合金车体铆钳班班长,面临的第一重考验就是提高铝合金车体焊接精度。动车组的高速运行对车体焊接要求相当高。焊接后一旦产生变形或缺陷,后果将不堪设想。他带领技术攻关团队,历经上千次试验,制作出焊接夹具、装配定位板、反变形工装卡具等,形成了一系列工艺文件和操作指导书,保障了首列CRH3“和谐号”动车组在唐山顺利下线。

  高速动车组开始批量生产,生产线上的设备、工装缺陷等问题,制约着生产顺畅进行。为解决问题、保证生产,10多年来,张雪松先后完成30多项设备、工装的技术改造,修复加工中心高速专用进口刀具30余把,修复进口数显伸缩尺300余次,多次出手解决生产线的停工状态,保证了动车组车体的正常生产。他还为铝合金车体生产线30多台进口大型数控设备建立完善的系统周期保养体系,通过量化指标,制定合理的国产备件和润滑油脂的替代方案,降低维护成本和润滑油的储备需求,大大减少数控设备的故障率。

  这些年来积累的绝招、绝技,张雪松都毫无保留地通过现场演示、导师带徒等方式传授给工友。他领衔的“张雪松国家级技能大师工作室”,每年完成100多项创新,多项技术填补国内空白。

  张雪松荣获全国优秀共产党员、全国劳动模范等称号,被授予中国青年五四奖章、中华技能大奖。

  433  张富清

  张富清,男,汉族,1924年12月生,中共党员,中国建设银行来凤支行原副行长。

  张富清在新中国成立前入伍,出生入死、保家卫国,以赫赫战功为中国解放事业立下汗马功劳;复员转业后,主动到最艰苦的地方工作生活,克己奉公、为民造福。60多年来,他深藏功名、尘封功绩,坚守初心、不改本色,用自己的朴实纯粹、淡泊名利书写了精彩人生。

  1948年3月,张富清光荣入伍,成为西北野战军359旅718团2营6连一名战士。他先后参加了壶梯山、东马村、临皋、永丰等战役。每一次战斗,他都是突击队员,先后炸毁敌人四座碉堡,是董存瑞式的战斗英雄。其中在永丰战役中,他带领突击组与敌人近身混战,一颗子弹从头顶飞过,头皮受伤,继续作战,打退敌人数次反扑,孤军奋战持续到天明,夺取敌人碉堡两个,缴获机枪两挺。张富清在解放大西北战斗中立下了赫赫战功:西北野战军特等功一次、军一等功一次、师一二等功各一次、团一等功一次,被授予军“战斗英雄”称号、师“战斗英雄”称号和“人民功臣”奖章。

  1955年初,张富清面临复员转业。他打听到,湖北最艰苦的地方是恩施,恩施最偏远的地方是来凤,他二话没说,便把工作地选在了来凤,为贫困山区奉献一生。张富清刚到来凤城关粮油所工作时,几乎每天都不能按时回家吃饭,加班是经常的事。上世纪60年代,张富清任三胡区副区长,国家开展精简退职工作,他首先动员妻子孙玉兰辞去三胡供销社公职,减轻国家负担。大儿子遇到一个到恩施市工作的报考机会,张富清动员儿子放弃,下乡到万亩林场当知青。1975年,张富清调到来凤卯洞公社担任革委会副主任,主动下到最偏远的高洞片区,与社员同吃同住同劳动。80年代初,张富清到建行工作后,白手起家,盖起了办公楼,开展“拨改贷”业务,由他经手放出的贷款,没有一笔呆账。

  为了给国家节约开支,他在做白内障手术时选择最便宜的晶体。为了不给组织添麻烦,让子女们安心工作,88岁时高位截肢后,张富清靠着假肢和支架重新站了起来。95岁高龄的他,至今仍坚持每天读书看报、看新闻联播节目。

  从复员转业的那天起,张富清就“封存”所有战功记忆,包括对子女也只字不提。60多年深藏功名,淡泊名利。直到2018年底,来凤县进行退役军人信息采集工作时,张富清才拿出尘封64年的勋章、报功书、立功证等军功证明。

  张富清荣获“时代楷模”、湖北省“荆楚楷模”称号,荣登“中国好人榜”。

  434  张黎明

  张黎明,男,汉族,1969年8月生,中共党员,国网天津滨海供电公司二级职员。

  他扎根电力抢修一线32年,累计巡查线路8万多公里,绘制线路地图1500多张,完成技术革新400余项,甘当点亮万家的“蓝领工匠”,被誉为“坚守初心的光明使者”。

  电力抢修,“抢”的是时间,“修”的是技术。没任务的时候,张黎明总爱沿着路边的电线杆子“溜达”,把线路切改、沿线环境画下来。这样的“溜达”,一走就是8万多公里;这样的“地图”,一画就是1500多张。简单的事情重复做,重复的事情用心做,久而久之,他练就一手事故诊断“绝活儿”——出了故障,只要大致了解故障周围环境,就能迅速判断出故障的基本性质和位置,为尽快送电争得宝贵时间。正因如此,同事们都亲切地叫他“活地图”。为将绝活毫无保留地传授给大家,张黎明把多年遇到的近万个故障总结成50多个案例,编成《黎明急修工作案例库》和《抢修百宝书》,让同事在遇到故障时马上就能“查字典”。

  他践行工匠精神,不仅体现在专业上精益求精,更体现在创新上实现价值升华。2011年,“张黎明创新工作室”成立,他带领团队时刻留意工作中的“疑难杂症”,逐渐把工作场所变成创新阵地,先后开展技术革新400余项,获国家专利140余个,20多项成果填补智能电网建设空白。近年来,在张黎明的带领下,工作室孵化出“星空”“蒲公英”等8个创新工作坊,培养出一批“蓝领创客”,创造经济效益近亿元。

  张黎明还是滨海黎明共产党员服务队队长,“黎明出发、点亮万家”是他们的庄重承诺。他们发起成立“黎明·善小”微基金,为11个社区150多位老弱孤残人员建立服务档案,定期走访慰问军烈属、残疾人、空巢老人,定期为社区排查线路安全隐患,有求必应、有难必帮,被大家亲切地称为“光明使者”。

  张黎明荣获“改革先锋”、全国优秀共产党员、全国劳动模范、“时代楷模”等称号,被授予全国五一劳动奖章。

  435  陆建新

  陆建新,男,汉族,1964年7月生,中共党员,中建钢构有限公司华南大区总工程师。

  37年来,陆建新像钉子一样“钉”在建筑施工行业最前线,从最基层的测量员一步一步成长为钢结构建筑施工领域顶级专家,参与承建国内7幢百层高楼中的4幢,带领团队将中国超高层钢结构施工技术推向世界一流水平,被誉为“中国楼王”。

  陆建新凭借高超业务能力,屡屡刷新“中国高度”。1982年,陆建新18岁,在中国第一幢超高层建筑深圳国贸大厦从事施工测量,从此与超高层建筑结下不解之缘。他见证并参与了中国超高层建筑从无到有、中国建筑从100米级高度逐步攀升至600米级世界高度的全过程,亲自参与创造了深圳国贸大厦“三天一层楼”、深圳地王大厦“两天半一层楼”的“深圳速度”和广州西塔“两天一层楼”的世界高层建筑施工速度新纪录。1994年,建设当时的亚洲第一高楼深圳地王大厦时,他创新测量方法,将大楼整体垂直偏差控制在当时代表世界最高水准的美国标准允许偏差的1/3以内。该测量方法成为钢结构安装行业测量标准工艺并沿用至今。

  陆建新孜孜不倦刻苦钻研,不断破解技术难题,将中国钢结构建筑施工技术推向世界领先水平。他主持研发的“上海环球金融中心超高层复杂体系巨型钢结构安装成套技术”等11项科技成果被鉴定为国际领先或先进水平,主持和参与完成的国家专利达400余项,参与完成的成果获4项国家科学进步奖。在深圳平安国际金融中心项目,他研发出世界领先的“悬挂式外爬塔吊支承系统及其周转使用方法”,减少1100多个塔吊使用台班,缩短工期96天,创造直接经济效益7680余万元。该方法在全国多个项目推广应用,获得2017年日内瓦国际发明展特别金奖。

  陆建新勤奋敬业,甘于奉献。他始终扎根在条件艰苦的施工一线,从事施工测量长达14年,干过塔吊装卸工、开过卷扬机,即便在职位升迁后,仍坚持在施工现场工作。他在工程质量上严抓细抠、精心打造,用毫米的刻度捍卫中华民族的尊严,成为中国工匠精神的践行者。他甘为人梯,无私传授知识经验,培养出40多位项目负责人、总工程师,一大批昔日的徒弟、同事成长为中建钢构的业务骨干。他舍弃安逸,多次婉拒其他企业的高薪聘请。

  陆建新被授予国家科技进步二等奖、全国五一劳动奖章。

  436  陈小杰

  陈小杰,男,汉族,1973年4月生,中共党员,国网江西省电力有限公司九江供电公司输电运检室主管。

  陈小杰坚信“平凡的工作干好了就是不平凡”,在艰苦的线路岗位上默默坚守23年。他用汗水、鲜血乃至生命捍卫着电网的安全,他是“新时代电力工人”。

  1996年,陈小杰从部队退伍,被分配到九江供电公司输电线路运维检修班工作。2000年,被选进输电线路带电班。一直以来,输电带电作业因操作难度大、危险系数高,在业内被称为“银线上的舞者”。陈小杰坚守“干一行、爱一行、钻一行”的信念,从学徒工做起,逐步成长为一名行家能手。

  2008年初,江西电网80%受雨雪冰冻灾害影响,陈小杰带领班组穿梭于崇山峻岭之间20余天,处置输电线路险情20余处。1月20日,220千伏浔妙Ⅱ线#44—#45杆段架空线覆冰断落,必须上塔作业。当时整个塔架在寒风中晃动,随时有可能倒下。刚在高空工作了两个多小时的陈小杰,再次请缨,“天已经暗下来了,能见度差,我熟悉情况。再说,我是共产党员,又当过兵,有危险,更应该让我上。”当他上到近40米的塔顶时,突然,塔体一头栽了下来,陈小杰从高空摔落,身受重伤。

  伤愈归来后,尽管陈小杰仍然选择在一线工作,但由于伤病,他不得不转向幕后。2010年5月,他所在输电带电班被命名为“小杰班”,并成立“陈小杰创新工作室”。在陈小杰的带领下,9年来,“小杰班”开展各类技术革新30余项,其中QC成果16项,发表论文19篇,新增带电作业项目6项,获国家专利6项,每年产出经济效益超过200万元,年均为国家节约电量5000万度。同时,培养中央企业技术能手1名、全国电力行业技术能手1名、省部级技术能手29名,成为名副其实的人才摇篮。

  陈小杰荣获全国劳动模范等称号。

  437  陈忠祥

  陈忠祥,男,汉族,1960年9月生,中共党员,中国铁路兰州局集团有限公司定西工务段陇西桥隧车间桥隧工。

  陈忠祥三十九年如一日,怀揣“匠心”,潜心钻研铁路桥隧专业知识,痴迷桥梁隧道养护研究,矢志攻克技术难关,乐于知识技能传授,带领团队先后研发成果17项,培养技师、高级技师100余名,从“门外汉”到“桥隧大师”,被誉为铁路行业的桥隧专家。

  干一行爱一行精一行。1980年,刚参加工作的陈忠祥成为了中国铁路兰州局集团有限公司第一批电力机车乘务员,1984年他由机车乘务员转行干起了桥隧工。他暗下决心,当桥隧工就要当最优秀的桥隧工。他从最基础的工作干起,从最基本的技能学起,脚踏实地苦练基本功。不到两年时间,他精通了桥隧维修养护技术,在工作中独当一面。1989年6月,陈忠祥所在的桥隧机械化工队到清水支线特大桥大修施工,一台日本进口的空压机突然“趴窝”。工队“内燃大拿”谢师傅让陈忠祥协助他一起攻关,3天里,陈忠祥在空压机中钻进钻出,一遍遍拆装,终于排除了故障。从此,陈忠祥得到了大家认可。上世纪90年代,武汉长江大桥桥工处到定西工务段推广运用K型分开式扣件,经过3个月的试用,陈忠祥发现扣件的损坏率高达20%,他顶着压力向技术权威“叫板”,经过改进把扣件损坏率降到了3%,使用寿命大大延长,2000版的《铁路桥隧建筑物修理规则》专门作了更正说明。

  为高铁建设夜以继日工作。宝兰高铁建设期间,陈忠祥带领团队走遍了宝兰高铁59座桥梁、37座隧道,对156公里的隧道逐米敲击检测,检测了近万个桥梁支座,先后检查出桥梁方面问题5300多个、隧道方面问题2.2万多个。在此过程中,他总结出高速铁路支座转角“4定4测2点检测法”,极大提升高铁桥隧科学管理水平。

  在成长的路上不断实现超越。39年来,陈忠祥带领团队攻克技术难关、解决生产难题,取得了17项成果。伴随着一个个难题攻克,陈忠祥成为全国铁路系统唯一的桥隧工首席技师,以他名字命名了全国铁路系统唯一国家级技能大师工作室。他作为领头人,带领工作室完成了4万余人次的培训任务,培训高铁桥隧工等高技能人才360余人。

  陈忠祥被授予全国五一劳动奖章,荣获“新时代·铁路榜样”“铁路工匠”等称号。

  438  陈德风

  陈德风,男,汉族,1964年2月生,中共党员,国网江苏省电力有限公司南京供电分公司苏逸电缆部主管。

  陈德风30年扎根在阴暗潮湿的地下电缆管道中,凭借着勤奋努力,从一名电缆专业上“零基础”的退伍军人成长为一级技能专家,获得15项国家级创新成果、29项国家专利。他以初心筑匠心,以匠心见衷心,推进电缆专业技术实现了中国创造,是电力系统电缆专业的“金牌工人”。

  他初心不忘成就“地下金龙”。30年前,陈德风从部队退伍到南京供电公司从事高压电缆工作,一年中有250多天在潮湿的地下通道施工。虽在电缆专业上是“零基础”,但他有军人不服输的精神,在孜孜以求中提升本领。30年来,他推动架空线路下地,直接负责重点大型电缆工程26项,累计敷设高压电力电缆2967.36公里,安装电缆附件7584只,电力电缆抢修、消缺500多次,他负责的电缆下地工程为城市节省土地资源约1600亩,折合土地价值约11亿元。他率先推进城市地下电缆隧道建设,已为城市节约廊道资源近10亿元。

  他匠心不悔铸就“中国创造”。上世纪90年代,高压电缆的安装和检修关键技术掌握在外国人手中。陈德风潜心钻研,攻关众多技术难题,先后获得15项国家级创新成果、29项国家专利,得到国内外技术专家的称赞,在业内有着“金刚钻”的美誉。城市道路边的管塔构架太大,影响电缆安全和美观,他研制出占地面积小、安全美观的新型管塔;电缆井盖经常被偷盗,他就研制了兼具防盗、防水、防震功能的智能井盖。他将泛在电力物联网技术运用于电缆,让电缆“有知觉”“会说话”。他研发的电缆弯管敷设滑轮、电缆蛇形敷设打弯器、电缆专用固定夹具等器具,填补了江苏省220千伏大截面电缆施工工具的空白。

  他衷心不改造就“工匠之师”。以陈德风名字命名的劳模工作室创立后,他将30年电缆施工、研发经验,倾囊相授给团队年轻同志,带出了一批徒弟,现在已是“四代同堂”,成功向省市公司输送了数十名电缆专业技术骨干。他还多次帮系统内外单位解决重大技术难题,经工作室把关和施工的电缆工程成为质量上乘、工艺精湛的典范。30年来,陈德风带领团队施工安装的电缆从未发生故障,节约抢修成本约2500万元。

  陈德风荣获全国劳动模范等称号,被授予全国五一劳动奖章。

  439  武大靖

  武大靖,男,汉族,1994年7月生,中国男子短道速滑队运动员。

  武大靖是短道速滑男子500米世界纪录保持者、奥运会纪录保持者。他从小热爱滑冰运动,从业余队到专业队,从陪练员到主力队员,多次在国际和国内重大赛事中取得优异成绩,为国家争得了荣誉,是中国短道速滑界的领军人物。

  他从小立志,训练刻苦。武大靖10岁左右就开始学习短道速滑,摔过无数个跤,受过无数次伤。进入短道速滑业余队后,每天凌晨3点多,他就起床带好冰刀,骑着自行车到零下30多摄氏度的室外冰场训练。因为长时间超负荷的训练,脚被冰鞋磨破了,训练结束换鞋时,竟能倒出血水来。但他没有放弃退缩,一直顽强坚持着。2010年,武大靖破格进入国家短道速滑队,刚去时只是陪练员。为了进入主力名单,武大靖找来自己和队友以及世界高水平运动员的训练比赛录像,反复分析比较,改进自己的技术细节,成绩突飞猛进。

  他奋力拼搏,为国争光。2018年2月22日,平昌冬奥会短道速滑男子500米决赛,武大靖顶住中国队屡次被判犯规、短道速滑项目最后一个比赛日和最后一次冲击金牌机会的巨大压力,以39秒584的成绩打破世界纪录强势夺冠,为中国赢得平昌冬奥会首枚也是唯一一枚金牌,实现了中国男子短道速滑选手在冬奥会上金牌“零”的突破。2018年9月,武大靖成为新一期中国短道速滑队队长,带领全体队员勇往直前,屡创佳绩。

  武大靖胸怀大爱,奉献爱心。他利用休息时间参加慈善活动,拍卖自己的冬奥速滑战服,将善款捐给“EYE 明天”公益项目,帮助失明或处于失明边缘的孩子。他还多次带头为贫困孩子捐款,到养老院、福利院看望孤寡老人和孩子们。

  武大靖荣获全国向上向善好青年等称号,被授予中国青年五四奖章。

  440  武荷香

  武荷香,女,汉族,1950年2月生,中共党员,内蒙古自治区呼和浩特市玉泉区兴隆巷街道清泉街社区党委书记兼居委会主任。

  武荷香在清泉街社区工作近40年,强化社区内部管理,完善社区服务,带领居民积极参与社区建设,把清泉街社区打造成“明星社区”。她把社区当成自己的家,把社区居民当成自己的亲人,被居民亲切地称为“小巷总理”。

  实施社区内部管理,建立健全各项工作制度和管理制度。武荷香为每一户居民建立了社区居民户卡及相关信息卡,不仅让社区干部可以“按图索骥”,有的放矢地走访,及时发现问题、处理问题,而且可以对接各项政策和各类信息,解决居民相应的问题和困难。完善的制度建设和基础性工作极大地提升了清泉街社区的工作效率和服务质量。

  加强基础设施建设,让社区居民生活更方便。清泉街社区在社区办公楼内设置一站式服务大厅、爱心超市、警务室、司法所、困难职工帮扶中心、社区卫生服务站、棋牌室、党员服务中心、图书阅览室、市民学校、老年活动中心,并配置了电脑,开通了社区网站。同时,面向社区及周边开展家政服务、家电维修等10多项便民服务。

  突出社区实践活动开展,建设和谐社区。成立“党员会客室”,认真接待群众来信来访。开展“1134”活动,让党员群众都满意。建立了6支包括老年人、残疾人在内的1000多人的志愿者队伍,在社区开展环境卫生整治、矛盾纠纷排查调处、法律援助、健身和棋牌等活动。

  武荷香把全部心血都倾注到为社区“大家庭”服务的工作中。多年来,她帮助困难群众花费40余万元,资助了两名大学生完成学业。自己一直无偿照顾社区内的18位孤寡老人、6位残疾人和4名孤儿,帮助他们申请低保,逢年过节,自购肉、蛋、粮、油等送到他们的手中,让大家感受到家的温暖。

  武荷香被评为全国劳动模范、全国先进社区工作者、全国优秀党务工作者等称号。

  441  其美多吉

  其美多吉,男,藏族,1963年9月生,中共预备党员,中国邮政集团公司四川省甘孜县分公司驾驶员。

  其美多吉三十年如一日,驾驶邮车在平均海拔3500米的雪线邮路上运送邮件,在时刻面临着雪崩、滑坡、泥石流及歹徒抢劫等危险情况下,行程140多万公里,从未发生过一起责任事故。他以螺丝钉精神紧紧钉在川藏线上,将来自党中央的声音、祖国四面八方的邮件送往雪域的各个角落,被群众誉为“雪线邮路的幸福使者”。

  1989年,其美多吉成功应聘当地邮局邮车驾驶员,实现了儿时的“邮车梦”。他长年往返的康定—德格邮路是全国最危险的邮路之一,沿途要翻越17座海拔4500米以上的大山,被人们称为“雪线邮路”。邮路从四川甘孜县城向西行进,便是海拔6168米、有着“川藏第一险”之称的雀儿山。这里的道路几乎开凿在绝壁上,曲折险峻,危险重重,最窄处仅有4米。道路一面是碎石悬挂,一面是万丈深渊,路面随着海拔攀升不断收窄并越发颠簸。其美多吉每次经过这里,就仿佛在与死神博弈。这样的线路,其美多吉坚守了30年。“只要有邮件,邮车就得走;只要有人在,邮件就会抵达。”抱着这样的信念,其美多吉6000多次往返于甘孜与德格之间,行程140多万公里,相当于绕赤道35圈。

  30年坚守初心,其美多吉不仅要面对恶劣天气的危险,还要随时应对突发事件,但他从不向危险和困难低头。2000年2月,其美多吉和同事在雀儿山遭遇雪崩。为确保邮件安全,他们死守邮车,一点点铲雪,一公里路硬是走了两天两夜。2012年7月,其美多吉驾驶邮车返回甘孜,遭遇12名歹徒持刀抢劫。他身中17刀,肋骨被打断4根,头盖骨被掀掉一块,昏迷了三天三夜,在重症监护室被抢救一周后,才保住性命。出院后,因左手断裂的肌腱无法合拢,其美多吉不得不暂别岗位。为尽快重返邮路,他四处求医,强忍疼痛坚持两个月的康复训练,左手才基本复原。

  30年艰苦付出,其美多吉亏欠家人很多,但从没想过放弃。自从开始跑邮车,其美多吉只在家里过了5个除夕。两个孩子出生时,他都在邮路上。就连大儿子突发心肌梗死撒手人寰,90岁的老父亲去世,他都因为奔忙在邮路上没有见到最后一面。即便如此,家人对其美多吉也是非常理解。受父亲影响,小儿子如今也选择这个行业,是甘孜县邮政分公司网运调度员,与父亲一起成了邮路上的“父子兵”。

  其美多吉荣获“时代楷模”、全国邮政系统先进个人等称号,被授予全国五一劳动奖章,当选“感动中国”2018年度人物,荣登“中国好人榜”。

  442  林上斗

  林上斗,男,汉族,1962年9月生,中共党员, 福建省三明市尤溪县梅仙镇半山村党支部书记。

  林上斗从部队退休后真情回报家乡,带领乡亲们建设美丽乡村,使一个落后村蜕变成远近闻名的先进村、示范村,并带动周边农村同步发展,初步形成“优势互补、同步发展”的“跨村联建”格局。他以“公心”赢“民心”,是群众心中的“最美退役军人”。

  他注重党组织建设,以党建引领乡村振兴。林上斗把村党组织作为引领乡村振兴的核心,规范村级组织运转,严格基本制度落实,提升村级组织战斗力,将半山村党支部由原来的全县软弱涣散党组织变成全县先进基层党组织,并与周边村成立联合党总支,实现党建“跨村联建”,带动周边村共同发展。

  他谋划高标准发展,绘制发展蓝图。确定了将半山村打造成宜居、宜业、宜游的“闽中山水养生第一村”目标。创新成立“村社一体”专业合作社,培育打造百香果产业和特色乡村旅游业,黄金百香果种植基地被列入省级百香果示范园,“坐竹排,观鹭鸟,环游半月岛,看名木古树”特色乡村旅游极大发展,成为福建省乡村旅游特色村。

  他软硬件一起抓,加快建设美丽乡村。他和村党支部成员一道挨家挨户给村民发放“家国共建倡议书”,带头拆除自家建筑、出让私人用地,组织拆除旱厕39个、粪厂4个、猪圈18个,修建柏油马路、半山大桥。加强教育引导,带领大家共创文明村,形成了尊老爱幼、邻里和睦、遵纪守法的乡风,彻底根除了半山村原来的“脏乱差”现象。

  在林上斗的努力下,半山村的干部讲奉献、乡贤献爱心,淳朴的民风已经形成,半山村环境变美了,旅游兴起来了,11户37人实现了脱贫。

  林上斗荣获“最美退役军人”、福建省“最美人物”等称号。

  443  林鸣

  林鸣,男,汉族,1957年10月生,中共党员,中国交通建设股份有限公司总工程师。

  林鸣长期从事桥梁、隧道、海洋工程等技术工作,带领团队攻坚克难,主持完成港珠澳大桥岛隧工程等国家重点工程,攻克十余项外海沉管安装世界级工程难题,推动我国岛隧工程建设进入国际先进行列,被誉为“定海神针”。

  敢为人先,攻坚克难突破核心技术。林鸣先后主持完成润扬大桥、港珠澳大桥岛隧工程等多项国家重点工程。岛隧工程是港珠澳大桥建设中难度最大的工程,设计施工均无成熟经验可以借鉴。特别是外海沉管隧道安装因其难度巨大而被誉为“走钢丝工程”,世界只有极少数国家掌握核心技术,中国在此领域的技术积累几乎是空白。他带领团队刻苦钻研、攻克难关,自主研发十几项国内首创且世界领先的专用设备和系统,获得数百项专利,成功攻克十余项外海沉管安装世界级工程难题,创造当年动工当年成岛、一年安装10节沉管的中国速度、浇筑百万方混凝土无一裂缝、建成世界唯一滴水不漏的沉管隧道等诸多世界工程奇迹,开创中国外海沉管隧道建设的先河,推动我国岛隧工程建设水平进入国际先进行列。

  勇于担当,关键时刻永远冲锋在前。林鸣的奉献精神和担当品格,早已成为团队的一面旗帜。2000年,林鸣负责建设润扬大桥。因工程需要,必须在长江边上深50米的基坑内施工。如土堤稍有闪失,江水将瞬间灌满基坑。工人们望而却步时,熟谙情况的林鸣拿起小板凳坐在基坑底陪工人们一起施工,稳定军心、鼓舞士气。从此,他就有了“定海神针”的美誉。在港珠澳大桥建设中,林鸣的拼搏担当更是有口皆碑。2013年,第八节沉管安装准备关键时期,林鸣因过度劳累鼻腔大量喷血,4天内进行两次全麻手术。术后第七天,他毅然回到安装船上指挥作战,直到安装成功才下船复查。

  精益求精,严于管理带出精干队伍。林鸣对于建设团队既“严”又“细”,“严”到“严苛”,“细”到近乎“吹毛求疵”。多年来,林鸣运用“望闻问切”式独特管理方法,带出一支高质量、高效率的建设团队,以整洁的场地、清洁的设备、精益求精的工作规范,体现着高质集约的施工水平,展示出中国交通建设铁军的精气神。

  林鸣荣获全国优秀共产党员、全国劳动模范等称号,被授予全国五一劳动奖章。

  444 卓嘎

  央宗

  卓嘎,女,藏族,1961年9月生,中共党员,西藏自治区山南市隆子县玉麦乡玉麦村村务监督员;央宗,女,藏族,1963年6月生,中共党员,西藏自治区山南市隆子县玉麦乡玉麦村妇女主任。二人系姐妹。

  卓嘎、央宗姐妹在父亲的言传身教下,秉持“家是玉麦,国是中国,放牧守边是职责”的坚定信念,几十年如一日,扎根雪域边陲,以抵边放牧、抵边巡逻的方式,默默守护着祖国的神圣领土,谱写了爱国守边的时代赞歌。

  地处喜马拉雅山南麓的玉麦乡,距离县城不过200公里,却隔着几座高海拔的大山——1964年至1996年的34年间,只有父亲桑杰曲巴和女儿卓嘎、央宗三个人生活在这里。当年,父亲缝制了3面五星红旗插到村口,告诉卓嘎、央宗姐妹:“这是我们中国的国旗,比我们的生命还重要。”从那时起,她们记住了:守护好祖先留下来的这片牧场,守护好国旗,就是守卫国家。

  放牧巡边是卓嘎、央宗姐妹一生的坚守。卓嘎说:“以前父亲巡边的时候,一路走一路挂国旗,按照他当年的习惯,我们也一直这样做。”从她们的父亲算起,卓嘎、央宗姐妹一家已经坚持了50多年。“当时阿爸说,我们姐妹要是嫁出玉麦,那么谁来放牧守边?于是我们都嫁在玉麦,向阿爸发誓,一生守在玉麦,让五星红旗永远在我们祖祖辈辈放牧的土地上飘扬。”央宗说,“家是玉麦,国是中国,无论面对多大的挫折或者诱惑,我们姐妹俩从来没有动摇过。”生活艰苦,日子孤寂,但有祖国,家就有希望。也因此,卓嘎35岁、央宗27岁才结婚成家,这在当时的边境牧区几乎是不可思议的晚婚了。

  近年来,随着西藏边境小康村建设的开展,现在的玉麦乡有9户32人,已是“人丁兴旺”,各种惠民稳边政策向玉麦乡倾斜,人均年收入超过5万元。如今的卓嘎、央宗姐妹,在玉麦乡还是守着牧民的本分。现在57岁的卓嘎有3个女儿,55岁的央宗有一双儿女,她们和儿女们一起放牧着140多头牦牛,继承父亲放牧守边的遗愿,守护着玉麦的每一寸土地。

  卓嘎、央宗姐妹荣获“时代楷模”等称号,当选“感动中国”2017年度人物。

  445 易冉

  易冉,女,汉族,1982年8月生,中共党员,中车长江车辆有限公司株洲分公司组装车间中梁电焊班班长。

  易冉扎根一线,从事电焊工作18年,先后提出精益改善提案200多条,创效近2000万元。她不断潜心钻研、追求卓越、攻克难关,推动中国制造走向世界,被誉为“中国电焊花木兰”。

  2007年6月,厂里开始试制当时世界上最大轴重的澳大利亚FMG敞车。客户要求所有焊缝咬边为零,大焊角、坡口不能有弧坑,这样的精度相当于机械手。就在同事望而却步时,易冉站了出来。她经过一个星期的日夜琢磨,反复优化焊接方法,终于达到了澳方严苛的标准。外方监造将她所焊的焊缝标记出来,当作“示范焊缝”展示。她为中国铁路货车产品在海外市场树立了品质标杆,赢得了口碑。

  作为一位女电焊工,易冉凭借精湛的电焊技艺让外国同行刮目相看。2011年10月,易冉和其他三位男同事赴德国参加国际焊接比赛。在德国,没有女子从事电焊职业,赛场上出现一个柔弱的中国女子,让德国同行感到惊讶。易冉的出色表现,让比赛组委会专门为她颁发了唯一的“特别奖”,她参赛的立焊、平焊板作品获德国DVS证书,并被公开展示。

  易冉在工作中注重学习积累,不断攻关技术难题,坚持自主创新。她26岁成为当时最年轻的高级电焊师。她主持和参与了出口澳大利亚的世界载重最大、可无线遥控卸砟的石砟漏斗车,出口阿联酋的综合技术性能国际领先的硫黄漏斗车等30多种重载高速货车试制。她独创的“小摆快频操作法”入选中国中车绝招绝技,“小口径管全位置对接‘单道焊双面成型’技巧”和“平角焊电弧‘回压’操作法”获评长江公司绝招绝技,申请发明专利1项已受理。

  以她名字命名的“易冉劳模创新工作室”,徒弟遍布全车间。经她培育的国际焊工100名,高级工以上技能人才25名,其中有3名公司级以上的技能专家。

  易冉荣获全国劳动模范、全国十佳最美职工等称号。

  446 郑志明

  郑志明,男,汉族,1977年5月生,中共党员,广西汽车集团首席专家。

  郑志明坚持“要造车,先做人”理念,攻坚克难自主创新,从装配钳工成长为国家技能大师,带领团队自主研制工艺装备,以技术创新增进经济效益,被工友们称为“车间里的爱迪生”。

  他结合岗位需要,持续打磨钳工技能。郑志明刻苦练习,练成“人刀合一”绝活,手工画线钻孔控制在0.05毫米以内,锉削平面控制在0.002毫米以内。同时,他还练习车、铣、磨、线切割水平,并学习掌握三维建模技术和机械设计技术特长。在22年的汽车技术制造工作中,他经手的零件没有出过一次质量差错。

  他致力于自主研发,促进生产提质增效。作为集团装备制造技师、首席专家,郑志明总是奔走于各大生产车间调试和改造设备。凭借多年积累的丰富经验和对质量的执着追求,他大胆进行钢珠自动压装机、后桥总成制动器间隙调整自动化、减速器噪音攻关项目等100余项技术攻关创新,促进广西汽车制造业的“技术突围”。2012年,郑志明主导研发的前轴点焊专机投入使用,将工人从繁重的体力劳动中解脱出来,大家不用再扛着50多公斤重的点焊钳干活。2015年,他发明钻孔攻牙一体机,使一些零件在同一台设备上同时完成钻孔、倒角、攻牙等工序,填补国内此项技术空白。汽车中央通道由多块钢板焊接而成,其中有上百个螺母,2018年之前只能用人工肉眼进行检测,所要求的精细、精微、精准,几乎时时在挑战着人类操作的极限。经过68天的集中攻关,郑志明设计出一套机器人焊接、自动化生产系统,有效提升了配件生产的效率和精度。如今,大到机器人工作站,小到工装夹具,公司几乎每个生产环节都离不开郑志明的发明创造。

  他成立工作室,做好“传帮带”。2014年,以郑志明名字命名的国家级技能大师工作室正式挂牌成立。他带领工作室成员把长期工作探索取得的实践经验与前沿理论结合起来,在设备、操作方法等方面大胆创新,完成工艺装备自主研制项目481项,交付使用工艺、工程装备共798台套,为公司减少生产操作岗位254个,创造经济效益4489.7万元。郑志明还培养出大批技能人才,打造出汽车生产线上的精锐团队。

  郑志明荣获全国技术能手等称号,被授予全国五一劳动奖章,荣登“中国好人榜”。

  447 郑桂杰

  郑桂杰,女,汉族,1970年9月生,内蒙古自治区鄂尔多斯市达拉特旗北方联合电力有限责任公司达拉特发电厂电气二次专工。

  25年来,郑桂杰凭着对电力事业的热爱,潜心理论学习,刻苦钻研技术,从一名普通检修工一步步成长为电力行业的技能大师,成为同事们心目中的“技术哨兵”。

  她精益求精,努力诠释“工匠精神”。25年来,郑桂杰坚持每天转现场、查图纸、翻规程,研究熟悉设备,摸透性能。为了弄清每一个回路的来龙去脉,面对每一台设备、每一套系统,她都要对照设计图纸和资料,把保护的所有回路亲自连接一遍,做到对每一个回路、压板、端子都了如指掌,并反复练习,在检修时到现场一一实践操作。每次只要从现场回来,她就对照图纸一遍遍揣摩系统,学习专业知识,边学习边做笔记,现场思考笔记达10多万字。通过不断学习和实践锻炼,她掌握了过硬的技术,并经受了一次次“大考”。作为技术带头人,多年来,她先后牵头完成90余项继电保护专业技术改造及事故分析处理工作,发现并消除现场20多起重大设备隐患,解决150多项大小技术难题,成功处理突发事件上百起,为发电机组和电网的安全稳定运行提供了保障,有效促进了检修标准化管理水平的提升。

  她传承技艺,精心打造“工匠团队”。郑桂杰以传承技术,培养年轻骨干为己任,带动身边同事共筑企业发展梦想。2012年,以她名字命名的国家级技能大师工作室成立。郑桂杰依托工作室积极开展技术攻关和导师带徒工作,通过日常培训讲解,生产现场、事故现场实战分析解读,逐步提升了专业人员的技术技能水平。在她的言传身教下,28名青年迅速成为厂里的技术骨干,一批青年技术人员在各类技术比武中脱颖而出。

  郑桂杰荣获中华技能大奖,被授予全国五一劳动奖章。

  448 郑德荣

  郑德荣,男,汉族,1926年1月生,中共党员,生前系东北师范大学原副校长、荣誉教授、博士生导师。

  郑德荣是著名中共党史专家,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理论研究的推动者。67年来,他始终坚守在教学科研一线,胸怀为党和人民述学立论远大理想,把传承红色基因贯穿立德树人全过程,把党的创新理论贯穿学术研究全过程,成为学高德馨、以身垂范的榜样,被誉为“红色理论家”。

  矢志不渝、与时俱进,始终坚守事业的“红色方向”。上世纪五六十年代,郑德荣致力于马列主义理论课教学和党史研究。1956年,出版了第一部学术著作《中国共产党是怎样诞生的》。上世纪70年代末,高校急需具有思想性和科学性的党史新教材。他勇挑重担,主编了《中国共产党历史讲义》,成为改革开放后教育部最早推出的全国高校通用党史教材。上世纪80年代初,郑德荣在东北师范大学成立了全国高校第一家毛泽东思想研究所,客观全面地研究和宣传毛泽东思想,取得了一系列成果。此后的二三十年里,他深入研究,持续阐释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历史进程、主要成果和宝贵经验。

  潜心治学、孜孜不倦,始终探究学术的“红色底蕴”。郑德荣一生出版50多部著作和教材、发表了260多篇论文,很多都填补了学术空白。他的《毛泽东思想史稿》一书,是国内研究毛泽东思想最早的专著,开创了研究毛泽东思想史科学体系的先河。他主编的《毛泽东思想概论》被高校、党校广为采用。在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研究方面,他的《毛泽东与马克思主义中国化》被认为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宏观研究方面的“拓荒之作”。在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研究方面,他也撰写了《习近平传统文化观的历史渊源与思想精髓》等多篇论文,设置了多项研究课题,阐述了自己卓有建树的观点。

  立德树人、教书育人,始终传承理想的“红色基因”。几十年来,郑德荣积极宣传马克思主义,宣讲党的方针政策,足迹踏遍了大江南北。他注重德育为先,培养的14名硕士和49名博士,目前大多耕耘在中共党史和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研究这片学术沃土上,并成为本领域的学术骨干和领军人才。郑德荣说:“作为教师,我最大的收获就是培养学生成才,青出于蓝而胜于蓝。”

  郑德荣被追授为“改革先锋”、全国优秀共产党员、全国优秀教师。

  449 居马泰·俄白克

  居马泰·俄白克,男,哈萨克族,1964年10月生,中共党员,新疆维吾尔自治区伊犁哈萨克自治州特克斯县包扎墩牧区卫生室医生。

  27年来,居马泰·俄白克奔走在大山里,在险峻山路上巡回医疗20万公里,用精湛医术救死扶伤,为牧民减免诊疗费等超过10万元,成为牧民生命健康的“守护神”,被誉为“最美乡村医生”。

  1992年7月,居马泰·俄白克毕业后,便一直在特克斯县包扎墩牧业卫生院工作。包扎墩平均海拔3000多米,是特克斯县草质最好的冬牧场,山路险峻异常。牧民居住分散,去一个牧民家要翻好几座山。但无论多艰险,只要病人呼唤,居马泰都不会推辞,不管白天黑夜、刮风下雪。2005年1月,一位牧民妻子突然流产。接到口信后,居马泰想:如果骑马走常规道路,需6小时;如果翻越海拔4000余米的达坂,仅需要2小时。达坂雪深数米,一不小心就会滑落沟底,传信人劝居马泰放弃抄近道的想法。没想到,居马泰果断做出决定:为了赶时间,一定要翻越达坂。2个多小时后,居马泰终于翻越达坂来到牧民家中。大山里有很多孩子的名字都是由居马泰起的,在包扎墩巡诊,经常能听到孩子叫居马泰“医生爸爸”。因为在这种特殊艰苦条件下,他顶风冒雪、不惧艰险,接生了很多孩子。

  居马泰每月只有几天待在家里,简单休整后再次踏上征程,翻越高山、蹚过河水,走过百里的无人区。他先后骑过4匹马,2匹都因道路险峻失足摔死。牧民们最熟悉的就是居马泰的那个破旧皮药箱,那是他的父亲当年行医时用过的药箱,至今已经有40个年头。

  从医20多年来,居马泰为牧区牧民减免的注射费、医药费等已超过10万元。而居马泰自己一家五口的生活,全靠他一个人的工资。因为过度劳累,居马泰患上了心脏病,已不适合高原工作,县里多次调他去农区工作,但他都婉言拒绝。他说:“我不能离开,我走了牧民怎么办?”

  居马泰·俄白克荣获全国道德模范提名奖。

  450 赵庆祥

  赵庆祥,男,汉族,1965年12月生,中共党员,国网河北邢台供电公司配电抢修一班班长。

  20年来,赵庆祥日夜守卫电网安全,参与抢修排险4万余次、挽救客户资产上亿元,实现检修零差错、安全零事故、服务零投诉,被群众亲切地称为“电力110”“可爱的能源卫兵”。

  他将“钉子精神”发扬在城区配网电力抢修工作当中。赵庆祥坚守岗位20年,干一行爱一行,钻一行精一行。为提高抢修速度,他总是带着小本,记下线路杆号等信息,陆续记了两箱本子。辖区294条线路、上万根电杆位置他都牢记在心。一旦出现故障,他能够迅速判断事故基本性质和位置,被同事们称为“抢修活地图”。

  他将“海绵精神”发扬在学习充电当中。赵庆祥坚持认真学习业务知识,并在实践中加以应用和创新。他提出“网格化”抢修策略,使抢修时长从40分钟缩短至15分钟;创新40多项应用成果,累积为企业创造经济效益600余万元。组织配电工区21名退役军人成立“学习合作社”,帮助他们迅速适应新工作,带领团队开展技术创新,培养了一批理论扎实、实操过硬的岗位能手。

  他将“春风精神”发扬在党员志愿服务工作当中。赵庆祥用担当做好电力先行官,用暖心架起党群连心桥,十余次冒着生命危险抢险救灾,无偿为200多家企业解决职责外难题。作为党员服务队队长,在他的建议下,邢台市成立了河北省首家公共服务企业联合共产党员志愿服务队,将单一服务转化为网格化能源一站式上门服务,成为一张亮丽的城市名片。

  他将“水晶精神”发扬在扶危济困当中。赵庆祥在工作实践中服务广大群众,践行雷锋精神。在部队时,他照顾老红军、舍己救人、帮助战友;在电力岗位上,他为特殊用户提供“特殊电”,为百名老人提供“一键式”贴心服务,为生病工友送去无私关怀,先后帮扶救助千余人、自掏腰包十余万元。

  赵庆祥荣登“中国好人榜”,荣获河北省劳动模范等称号。

  451 郝井文

  郝井文,男,汉族,1975年9月生,中共党员,93811部队副部队长。

  郝井文入伍25年来,铭记使命职责,心系祖国蓝天,苦练精飞、谋战务战,紧盯强敌深研制胜之法,紧跟任务提升指挥素养,紧贴实战培育打仗人才,带领部队出色完成50余次重大任务,成长为一名优秀的战斗员、指挥员。

  紧盯军事前沿探寻制胜机理。郝井文任团长后,带领专业骨干展开新型作战样式研究,摸索信息化、流程化、标准化训练规范,在空军首届自由空战比武竞赛中,以大比分优势夺得“金头盔”。任旅长后,借助战区体制优势,主动与其他军种部队建立联训机制,带领部队与陆军、海军有关兵种常态展开协同演练,验证新课题,探索新模式,积累上万条一手作战数据。在空军“金飞镖2018”突防突击竞赛考核中,夺得某型飞机团体第一、个人前两名。组织部队大力开展高难课目训练,带领飞行员100%保持最低气象条件起降水平,100%具备低空超低空突防突击能力。

  聚焦备战打仗谋战务战。他带头破除危不施训、险不练兵的积弊,带头飞第一个架次、打第一枚实弹,在空军率先展开某型飞机夜间轰炸射击、海上自由空战、战术空中加油等实战化课目训练,力求把载荷拉到最大、实弹打到边界、远海飞到尽远,以实战要求真训实练、真打实备。带领部队开展“师敌、研敌、制敌”活动,研究对敌战法72套,把方案预案细化到每架飞机、每名飞行员、每次行动。近年来,他认真总结与强敌对手贴身过招的实践经验,逐条分析27个能力指标,破解32项具体作战问题。在他的建议下,空军进一步修改完善“金飞镖”竞赛考核突击项目评估标准,演练更加贴近实战。

  瞄准锻造一流空中劲旅担当作为。2015年以来,他先后多次带队执行警巡任务,沉着果断应对处置,提出的全新战术处置原则被空军推广。针对部队担负任务复杂、武器类型多样的实际,挑选有专长、善创新的飞行员担纲相关课题攻关负责人,形成人人能尽其才、难题有效破解的良好局面。所带部队在空军“四大品牌”校验场上,10人次获得“金头盔”、6人次获得“金飞镖”,涌现出大批训练尖子。

  郝井文被表彰为全军爱军精武标兵,荣获“时代楷模”称号,荣立二等功1次。

  452 禹代林

  禹代林,男,汉族,1964年11月生,中共党员,西藏自治区农牧科学院农业研究所研究员。

  禹代林连续24年蹲点在农村、扎根在田地,从一亩试验田到几十万亩大田推广,从年年歉收到连年丰收,青稞的基因里有他的汗水,百姓的心坎里有他的身影。他为雪域高原农牧业高质量发展、农牧民实现小康作出重要贡献,是农牧民心中的科学种田引路人。

  作为“藏青2000”青稞新品种大面积示范推广的主要完成者,6年间,禹代林跑遍了日喀则市120多个行政村,累计示范推广青稞新品种150万亩,平均每亩增产50斤以上,新增产值1.24亿元。他还参与主持完成马铃薯全程机械化栽培、优质饲草品种引进以及农作物物种筛选等,改变藏地农作物传统生产方式,提高种植质量,培训农民5.5万余人次,为粮食增产、农民增收作出了突出贡献。

  多年来,禹代林为了及时把新品种推广到农区,始终与农民群众同吃住、同劳动,饿了就抓把糌粑、吃碗方便面,渴了就喝山间泉水。2003年,为推广油菜和青稞新品种,禹代林前往条件艰苦、交通落后的金岭乡。去金岭乡的山路泥泞难行,加上大雾缭绕,汽车无法通行,禹代林背着行李徒步前行将近8个小时。禹代林在金岭乡一呆就是10个月,每天戴着草帽、挽着裤腿穿梭在田间地头指导村民们科学种植,检查播种机器刻度、种子包衣情况、化肥施用比例……每件事,禹代林都亲力亲为。

  禹代林每年农业技术服务时间长达200余天,没有车就坐拖拉机,没有拖拉机就徒步走,在没有电视、没有报纸、没有网络的农村试验基点,一干就是24年。在这24年里,由于长期生活无规律,禹代林患上了严重的胃病,但他每天随身带着胃药,始终战斗在农业生产第一线。对禹代林而言,没有什么比给农民带去技术和服务更重要。

  禹代林荣获全国优秀科技工作者、全国农业科技推广标兵等称号,被授予全国五一劳动奖章等。

  453 钱七虎

  钱七虎,男,汉族,1937年10月生,中共党员,陆军工程大学教授,中国工程院院士。

  钱七虎六十年如一日,坚守爱党、报国、强军的赤子情怀,战斗在祖国的大山深处、戈壁荒漠、边防海岛等工程一线,为铸就坚不可摧的地下钢铁长城默默奉献。他瞄准科技前沿,自觉把人生价值融入国家和军队建设伟大事业,为我国各个时期的防护工程建设做出了突出贡献。

  始终心怀感恩、忠贞报国,把献身党的崇高事业作为永恒初心。钱七虎是我国现代防护工程理论的奠基人、防护工程学科的创立者。他始终将个人理想与祖国命运紧密联系在一起,从哈军工求学、赴苏联留学深造到学成回国工作,他始终抱定“爱党信党跟党走,是我一生中最正确、最坚定的选择”的信念。

  20世纪六七十年代,他投身现代防护工程理论开创性研究,带领团队几乎跑遍了全国各地著名高校、研究所和工程现场,成功研制出我国首套爆炸压力模拟器,建成了国内唯一的爆炸冲击防灾减灾国家重点实验室,解决了核武器和常规武器工程防护一系列关键技术难题,为我国战略工程安全装上了“金钟罩”。

  始终瞄准前沿,把心系家国天下作为不变情怀。钱七虎常说,哪些事情对国家和人民有利,科技工作者的兴趣和爱好就要向哪里聚焦。他建立了我国城市人防工程毁伤理论模型和分析方法,制定了我国首部人防工程防护标准。他积极投身长江隧道、南水北调、西气东输等重大工程建设,为南海岛礁、港珠澳大桥、雄安新区等国家大计提供战略咨询。

  始终立德树人,把培养优秀后继人才作为最大课题。数十年来,他创建了我国防护工程学科和人才培养体系。他还心系下一代,设立瑾晖慈善基金,向贫困失学儿童和孤寡老人捐助累计100余万元,将国家最高科学技术奖800万元奖金全部捐出,重点资助西部贫困学子。

  钱七虎被授予国家最高科学技术奖,荣立一等功1次,被评为全军爱国奉献优秀干部。

  454 徐立平

  徐立平,男,汉族,1968年10月生,中共党员,中国航天科技集团有限公司第四研究院固体火箭发动机总装厂7416厂固体火箭发动机燃料药面整形组组长。

  30多年来,徐立平立足航天固体发动机燃料药面整形岗位,苦钻善学,练就了一手高超的绝技绝活,为火箭上天、导弹发射、神舟遨游“精雕细刻”,让一件件“大国重器”华丽绽放,被誉为新时代雕刻火药、为国铸剑的“大国工匠”。

  徐立平刻苦练习成就一流技术。他从最基础的拿刀、握刀学起,先后跟随多位师傅学习技术。0.5毫米是固体发动机药面整形允许的最大误差,而他整形的精度不超过0.2毫米,一张纸的厚度。他用手摸一下,就能修整出符合设计要求的药面,是这个领域响当当的“一把刀”。30年多来,徐立平整形的产品始终保持着100%合格率和安全事故为零的纪录,他还设计、制作和改进30多种刀具, 其中一种刀具被命名为“立平刀”。

  徐立平冲锋在前,勇挑责任担当。1989年,我国某重点型号发动机研制进入攻坚阶段。一台即将试车的发动机火药出现裂纹,为了找准故障原因,不影响后续研制进度,专家组决定成立突击队就地挖药。21岁的徐立平凭借精湛技术,和师傅们一起加入挖药突击队。在狭窄空间里,人如同“芯材”一样被包裹在成吨的炸药堆里,每次只铲出四五克药。为确保安全,规定每人在里面最多干上10分钟就必须出来。但为了让队友们能多休息一会,徐立平每次都坚持多挖五六分钟。历经2个多月的艰难挖药,故障成功排除。2005年,徐立平的班组接到一项紧急任务,要给一台已经装满推进剂的发动机挖药。他毫不犹豫地第一个钻进发动机里,接连干了一个多月,成功找出问题所在,保证试验圆满成功。

  徐立平开展培训传承经验技术。他针对大、小整形组各自擅长手工和机械整形技术的特点,开展手工和机械整形技术双向培训,使班组成员全都掌握手工和机械整形相结合的方法。他还编写整形机整形程序,实现数控整形机在药面整形工序的成功应用。他把团队的成长进步当作重要职责,依托“徐立平大师技能工作室”,帮助青年职工成长,所在班组被命名为“徐立平班组”,其中多人成长为国家级技师和技能技艺骨干。

  徐立平荣获“时代楷模”等称号,被授予全国五一劳动奖章、中华技能大奖。

  455 郭璐萍  

  郭璐萍,女,汉族,1976年2月生,中共预备党员,江西省新余市妇幼保健院副主任医师。

  郭璐萍用纤弱的身躯践行着中国医疗队“不畏艰苦、甘于奉献、救死扶伤”的崇高精神,把中国人的大爱播撒在非洲大地,即使身患重症,依然坚持工作,被誉为“撒哈拉玫瑰”。

  2014年初,郭璐萍主动请缨,加入中国第二十一批援非医疗队。刚刚到达突尼斯,时差还没倒过来的郭璐萍,便投入到抢救妇婴的工作中。24小时间,她连续做了20个B超,上了7台手术,从死神手中夺回两对高危妇婴的生命。

  2015年3月16日凌晨4时,一名孕妇频繁子宫收缩,胎心音只有80次/分钟,郭璐萍凭借多年临床经验,立即判定为“急性胎儿宫内缺氧”,并冷静地指挥抢救工作。救命如救火,郭璐萍连刀柄都顾不上,直接抓起薄薄的手术刀片开始了手术。“胎儿取出来了!”郭璐萍缓缓地舒了一口气。从孕妇进手术室到胎儿取出,仅仅用了3分钟。

  郭璐萍每天的手术少则四五台,多则十几台。她经常工作到深夜,连续三四天奋战在手术台也是常事,碰到情况危急的病患,还要独自一人承担多台手术,往往是几口干面包配一杯水就简单地解决了一餐,哪怕是累得脚都站不住,郭璐萍坐在凳子上也要坚持把手术做完。在北非艰苦而落后的医疗条件下,郭璐萍以多年丰富的临床经验和强烈的使命担当,积极开拓创新、独创先进手术,创造了当地医院历史上多个“零”的突破,救治了众多险、急、重症妇婴,亲手迎接了1436个非洲新生命的诞生,完成大小手术500余台。

  持续的高强度工作,极度透支了郭璐萍的身体。2015年7月,郭璐萍突然感觉左胸疼痛,实在放不下病人的她,没有及时检查,仍然带病工作。直到2016年1月25日,郭璐萍休假回国就医,被诊断为乳腺癌中晚期。

  作为援外医生,郭璐萍深知自己肩负的神圣使命,始终秉持医者的仁心仁术,全心全意为当地患者服务。正是她的努力和付出,赢得了非洲当地高度赞赏和表彰,为中国医生赢得了荣光。

  郭璐萍荣获全国三八红旗手、全国最美医生、全国援外工作先进个人等称号,被授予白求恩奖章。

  456 唐嘉陵

  唐嘉陵,男,汉族,1984年4月生,中共党员,国家深海基地管理中心潜航员管理办公室副主任、高级工程师。

  唐嘉陵是我国首批自主选拔、培养的蛟龙号潜水器专业潜航员,始终奋战在深潜第一线。他全程参与蛟龙号4次海上试验,驾驶潜水器达到最大下潜作业深度7062米,刷新我国载人深潜新纪录并创造世界同类型载人潜水器最大下潜深度,被誉为“载人深潜英雄”。

  2007年,唐嘉陵投身祖国深海大洋事业第一线。2009年到2012年,他全程参与蛟龙号潜水器1000米至7000米的4次海上试验,连续3年驾驶潜水器达到海试最大深度,最大下潜作业深度7062米,刷新我国载人深潜新纪录并创造世界同类型载人潜水器最大下潜深度。在4年海试中,每当遭遇恶劣海况或需要长时间水面漂泊时,他都没有丝毫退缩,主动要求参加水面时间最长、最难受、最颠簸的试验任务。唐嘉陵不但专业技术过硬,爱学习、能吃苦的精神更得到全体海试队员的认可。特别是在3000米海试的一次返航检查中,他及时发现蓄电池箱异常发热、电缆短路的严重故障,及时有效避免可能影响试验进展的重大事故。

  随着蛟龙号载人潜水器从试验转向应用,唐嘉陵即作为我国两名职业潜航员的一员,在蛟龙号2013年至2017年试验性应用阶段作为主驾驶,承担近一半的深潜作业任务。在海上任务期间,他践行“我的岗位无差错、我的工作请放心”精神,保障了深潜作业人员和装备设备安全,取得了丰富宝贵的科研资料和海底样品。

  唐嘉陵作为核心技术骨干,积极发挥“传帮带”作用,逐步担当起从研制单位手中全面接收蛟龙号载人潜水器的职责,带领第二批潜航员和年轻技术人员一起全面承担蛟龙号潜水器日常维护保养备航以及海上备潜维护维修工作,参与组织完成中国大洋31、35、37、38航次蛟龙号潜水器本体备航工作。同时,围绕蛟龙号载人潜水器以及作业工具研发,个人申报发明专利2项、实用新型专利1项,参与发表论文10余篇。

  唐嘉陵荣获“载人深潜英雄”等称号,被授予全国五一劳动奖章、中国青年五四奖章,荣登“中国好人榜”。

  457 曹君

  曹君,男,汉族,1967年2月生,中共党员,宁夏回族自治区盐环定扬水管理处四泵站党支部书记、站长。

  曹君坚持29年扎根人迹罕至的荒原,常年坚守在基层平凡的岗位上,精心守护老区人民的“生命工程”,先后轮换驻守8个泵站,确保数万人畜用水安全。他以无悔的青春奉献,换来群众从心底发出的“共产党好、黄河水甜”的真挚感情,是人们心中的“水的使者”。

  盐环定扬黄工程总长123公里,设12级泵站,大多地处毛乌素沙漠边缘,自然条件恶劣。1997年,曹君调到环境艰苦的六泵站任站长。他带领职工长期徒步巡查,逐一检查维护沿线所有工程设施,确保安全行水。2003年夏灌高峰时,出现多年未遇的旱情。一天,一节渡槽止水橡胶突然裂口,水流喷涌而出。曹君和职工赶到现场,用纤维袋装上沙子抛堵,但很快被水冲跑。危急时刻,他毅然跳进2米深的渡槽,用木头、铁皮等封漏水口,半个多小时后,终于堵住漏水口。

  2012年,曹君调到四泵站工作。他用自家房产证作抵押贷款,带领职工开垦出100多亩农田,发展农业和养殖业、搞工程,使泵站综合经营产值达55万元。职工上下班困难,他自掏腰包买了一辆二手车免费接送;职工生病,他开车护送就医;他还建起阅览室,搞“菜篮子工程”,丰富职工精神和物质生活。

  多年来,曹君带领其他职工背上干粮,围着渠道扎草格、种树苗,并昼夜轮班抽水浇灌。冬季,安装防沙草障水泥桩和刺丝围栏时,车辆无法进场,他和大家顶着凛冽寒风,硬是把几百个水泥桩抬进工地。最终,一条10公里长、1600多亩的绿色屏障在荒漠中屹立,成为一道保护渠道、保障输水、改善生态的安全屏障。

  结婚20多年,曹君陪伴家人的时间很少。2004年,泵站大面积栽植灌木,他母亲因患心脏病要到西安手术治疗,等他带着职工浇完500多亩灌木后才踏上列车,但此刻母亲已去世。他长期坚守泵站,与妻子分居两地。妻子唯一一次向他提出请求,是8年前她患病要做手术,希望他回去一趟。当时正值上水和防汛期,作为站长,他必须带头值守,只好委托亲友陪护妻子。

  曹君荣获全国岗位学雷锋标兵、全国农林水劳动模范等称号。

  458 常明昌

  常明昌,男,汉族,1963年1月生,九三学社社员,山西农业大学教授。

  常明昌33年执着追梦,坚持奋战在教学科研和科技扶贫第一线,率团队在全国首开食用菌专业人才本科教育,在省内40多个市县开展科技服务,引领全省食用菌产业转型发展,为促进全省产业转型、绿色发展和农民增收做出了重要贡献。

  常明昌牢记教书育人的光荣使命,耕耘在本科教学一线。先后主编全国规划食用菌本科、专科统编教材4部,讲授《食用菌栽培学》《真菌分类学》等课程。2012年率团队在国内开创食用菌专业人才本科教育,食用菌学科建设在全国名列第三,为推动培育专业人才提供了良好平台。他先后为近2万名本科生授课,他的课程一直是听课规模最大的校选课,300多人的大教室总是座无虚席,培养出一批大学生成功创业的典型。

  常明昌科研创新结出了累累硕果。他先后发表论文216篇,出版著作12部,发表16个食用菌新种,培育食用菌新品种2个,率领团队完成技术标准19项,建立了山西省食用菌产业标准体系,研发的产品荣获了中国(山西)特色农业博览会5项金奖。2002年常明昌自筹资金近千万元,创立了山西省最大的食用菌研究基地。2014年以来,常明昌主持国家成果转化重点项目、国家星火项目等重大项目研究,全面提升食用菌人才、学科、科研、产业“四位一体”的创新能力,以科技创新驱动产业持续发展。

  常明昌注重科研成果转化,因地制宜推广到实践中。为了提高科技成果在脱贫攻坚中的贡献率,他设立咨询电话,及时提供技术指导,并经常深入农户开展服务,切实解决食用菌生产中的实际问题。他自筹资金,创办了食用菌培训和研发中试基地,带头建成山西省第一个现代化的食用菌工厂化车间,推动食用菌工厂化发展水平走到了全国前列。多年来,他先后在全省40多个市县开展科技服务,培训农民4万多人次,推广优良品种300多个,助力农民脱贫致富。

  常明昌荣获全国师德标兵、山西省道德模范等称号,被授予全国五一劳动奖章。

  459 梁增基

  梁增基,男,汉族,1934年10月生,中共党员,陕西省咸阳市长武县农技推广中心退休研究员。

  梁增基扎根黄土地,呕心沥血,五十八年如一日,执着地坚守在小麦育种和栽培技术研究前沿,突破和创新“高强抗锈、抗旱高产、多抗优质、高产优质、用调节播期避开病毒病并提高抗冻性”等五大难题,培育多个小麦良种,在部分旱区推广累计过亿亩、增产25亿公斤,增加经济效益40亿元以上,是守护粮食安全生产的“育种专家”。

  梁增基出生于广东茂名,1961年大学毕业后,来到渭北高原陕西省长武县农技站工作。面对旱塬小麦种植难题,他克服种种困难,潜心研究、坚持育种,取得一系列丰硕成果。上世纪70年代,“7125”“702”“秦麦4号”等小麦优良品种相继问世。1984年旱塬第一个矮秆高产抗旱品种“长武131”选育成功,亩产400公斤,推广种植面积3800多万亩。1997年,梁增基用独创早收幼嫩种子低温催芽并春化后作夏季自然加代的方法,培育出综合性优良、高产、优质的“长武134”小麦品种。2001年,培育出优质多抗高产的“长旱58”,推广种植超过2500万亩。2014年,80岁的梁增基培育的抗旱丰产适应性更强的“长航一号”,在渭北地区大面积推广,开创旱塬小麦生产的新天地。

  梁增基虽然功成名就,但始终淡泊名利,过着俭朴生活。他住着50多平方米的廉租房,骑着半新的自行车上下班。当时和他一起来到长武工作的同窗,都早已回到城里,他多次谢绝省内外农科院的工作邀请,始终坚守在育种工作最前沿。他低调务实,从不主动申报奖项,并将近年来市、县奖励的15万元奖金全部捐赠给了文化、教育系统及育种基地所在的十里铺村。1997年“长武134”刚通过审定,当时小麦种子1公斤炒卖到80元。但梁增基不以公斤卖,而是装成二两的小袋,分散供给农民,让他们自繁推广。只要他愿意,随时可以成为百万富翁,可他不慕钱财,把“利润”全部奉献给渭北大地。

  梁增基热爱自己的事业,工作中从来没有节假日。为了工作,他直到36岁才成家。如今,虽然已是85岁高龄,但他从未停止科研工作,依然每天在试验田里奔忙。他一直致力于培养团队,把长期积累的育种经验和育种阵地传续下去,为农民为国家的粮食安全提供长远的服务。

  梁增基荣获陕西省优秀共产党员、陕西省道德模范、“三秦楷模”、陕西省劳动模范等称号。

  460 董学书

  董学书,男,汉族,1935年2月生,中共党员,云南省寄生虫病防治所退休职工。

  董学书从事蚊虫分类、生态研究和人才培养工作60余年,即便退休后依然全年365天都用在工作上,为中国及亚太地区蚊虫分类研究和蚊媒传染病防治做出了突出贡献,用实际行动践行了“生命不息,耕耘不止”的敬业精神。

  上世纪50年代,董学书毕业后回到瘟疫横行的云南思茅,成为新中国第一代疟疾防治工作者。几十年来,董学书始终在工作岗位上孜孜不倦,为蚊虫分类及生态研究默默奉献。他带领团队收集上万套云南蚊类标本,建起国内最大的蚊虫资源库。他编纂《云南按蚊检索图》《中国按蚊分类检索》《中国媒介蚊种图谱及其分类》《中国覆蚊属》等学术专著累计410万字,已成为中国及亚太地区蚊虫分类生态研究的教科书。在《云南蚊类志》这部214万字的鸿篇巨制中,董学书一笔一笔亲手绘制了书中384个图版、2000多幅插图。为中国蚊类研究提供丰富的知识和数据。

  1996年2月,董学书退休后第二天,一大早就回到实验室,继续蚊虫研究。他在实验室解剖、鉴定、记载、绘制蚊虫……不断探索“防蚊术”。随着年龄增长,董学书更有强烈的紧迫感。他给自己安排出一份365日的“狂人”日程表:周一到周日正常上下班,全年365天都是工作日。除了生病,董学书把时间都用在“斗蚊”事业上。在董学书的儿子看来:“家只是父亲吃饭和休息的地方,实验室更像他的‘家’,他在实验室的时间比在家还要多。”所里曾向董学书提了很多次,要给他发返聘工资,都被他婉言谢绝。他只要一张办公桌,并将获得的奖金作为特殊党费交给组织。如今84岁高龄的他仍然在蚊虫研究岗位上孜孜不倦地奋斗着。

  为让蚊虫研究工作后继有人,董学书采取培训授课、跟班学习、个别辅导等方式,根据实际情况为每个学生制订不同的教学计划,把自己的丰富知识和宝贵经验无私地传授给后辈。他先后培养数百名国内和东南亚周边国家的中高级专业技术人才。如今,许多学生已成为各国蚊媒传染病防治研究的骨干和中坚力量,对“一带一路”卫生领域合作起到了积极作用。

  董学书荣获云南省道德模范等称号。

  461 程开甲

  程开甲,男,汉族,1918年8月生,中共党员,生前系北京卫戍区某退休干部休养所退休干部。

  程开甲是“两弹一星”元勋,坚守为核武器事业奋斗终生的信条,主动放弃国外优厚的待遇和条件,毅然回国,带领科研人员完成了几十项核武器试验,把自己毕生心血和才智倾注在为国家构筑核盾牌上,是忠诚奉献、科学报国的典范。

  坚守初心,科学报国。青少年时代,程开甲就立下科学救国、振兴中华的诺言。1949年,程开甲从爱丁堡大学毕业,留校任研究员。导师建议他把妻子接来,在英国工作、生活。但程开甲始终相信,回到家乡、报效祖国,才是根本的出路。新中国成立后,他放弃英国皇家化学工业研究所研究员的优厚待遇和条件,义无反顾返回祖国。回国后,他投笔从戎走进大漠,投身于核武器研制试验。几十年来,他始终坚守初心,信守诺言,为我国国防科技和武器装备建设发展殚精竭虑、鞠躬尽瘁。

  敢为人先、勇攀高峰。程开甲常说,科学精神最重要的就是创新,敢于攀登那些前人少有涉及的领域。他善于超前思维、科学预见,提出许多富有创造性、前瞻性的重要学术思想和技术论断,解决了一系列关键技术难题。他参与主持首次原子弹、氢弹试验,以及两弹结合飞行试验等在内的30多次核试验,带领团队利用历次核试验积累的数据,对核爆炸现象、规律及核武器效应与防护等进行了深入研究,为建立中国特色核试验科学技术体系做出杰出贡献,兑现了为我国核武器事业奋斗终生的承诺。

  德馨品高、行为世范。他治学严谨、精益求精,倡导学术民主、团结,从不以权威自居、不以名望压人,对起草的每份文件报告反复推敲,对科研试验中的每个隐患从不放过。他热心培养和提携后人。50多年来,程开甲创建的研究所及其所在的基地,已经走出10位院士、40多位将军。面对党和国家给予的最高荣誉,他始终保持淡泊心态。他常说:“我只是代表,功劳是大家的。”然而,他又是幸福的。在百岁生日的时候,他说:“我这辈子最大的幸福,就是自己所做的一切,都和祖国紧紧地联系在一起。”

  程开甲荣获“改革先锋”称号,被授予国家最高科学技术奖、“两弹一星”功勋奖章、“八一”勋章,当选“感动中国”2018年度人物。

  462 程刚

  程刚,男,汉族,1982年7月生,北京康立生医药技术开发有限公司董事长。

  程刚带领团队着眼创新驱动,研制3000种药品杂质标准品和近百种国际前沿药品,填补多项新药市场空白,是致力于提高国产药品质量的“医药工匠”。

  程刚建立国际标准的实验室,引进流式细胞仪、液质仪、离子色谱等一系列全球顶尖医药研发设备,着手进行新药研究和药品杂质标准品开发。仅用两年时间,成功完成100多个药品杂质标准品的研制,以优异成绩通过原国家食药总局、英国皇家实验室和美国FDA考核。2013年,企业成为原国家食药总局药品杂质标准品定点采购单位,成功将药品杂质标准品推广到欧美。目前,程刚带领团队,已完成3000种药品杂质标准品研制。

  程刚致力于创新药研发,挑战世界市场空白。8年多来,他带领团队研发出近百种国际前沿药品。其中,有治疗糖尿病肾病的一类新药,填补国际糖尿病肾病治疗药物市场空白;有一系列纳米抗肿瘤药,开创国内纳米技术用于肿瘤药物治疗先河;有用于治疗类风湿性关节炎的新药,疗效和毒副作用均有明显优势……

  程刚工作起来忘我投入,常年坚持每周7天、每天16小时的工作强度。有很长一段时间,他都吃住在单位,不分昼夜地工作。有一次,在做一个没有成瘾性戒毒药物研究时,设计模型筛选工艺总是失败。程刚在休息时脑中灵光闪现,想到一个研发思路立马起床记录下来,半夜起来做模型,最终解决问题。程刚因长期劳累和饮食不规律,患上严重肛瘘疾病,为取得纳米抗癌新药技术关键点的突破,他将手术拖了一个多月。在医院完成手术的第二天,他便强忍疼痛处理100多个与工作相关的电话。凭借这份敬业和担当,程刚带领企业攻克一个又一个难关。

  程刚为“时代楷模”北京榜样优秀群体成员。

  463 曾翙翔

  曾翙翔,男,汉族,1989年1月生,中共党员,生前系安徽省宿州市第一人民医院团委副书记,宿州市埇桥区支河乡路湖村扶贫专干。

  他主动请缨驻村扶贫,勤勤恳恳为民办事,心心念念脱贫攻坚。2018年8月18日,他在村里冒雨抢险救灾,连续奋战12个小时,在帮助受困群众转移途中不幸牺牲,年仅29岁。

  2017年9月,曾翙翔主动请缨,任路湖村扶贫专干。一到村里,他便脱掉西装换农装、脱下皮鞋换布鞋,开始为打赢脱贫攻坚战忙碌起来。驻村期间,村里185户贫困户,都成为他心连心的“亲戚”。62岁的贫困户谢大娘前几年做了胆囊摘除手术,时常感到腹痛。曾翙翔就开车带她到城里医院检查、跑前跑后,让没出过远门的大娘心里踏实又感动。为方便群众办事,他吃住都在简陋的村部传达室,扶贫组长说:“路湖村这个‘家’更让小曾惦记,他整天泡在村里,我还以为他是单身青年。”他对自己很“抠”,对贫困户却很大方,经常为他们购买生活用品。从单位领了慰问品,他连家都没回就直接送给了贫困户。

  2018年8月17日至18日,受台风“温比亚”影响,宿州市狂风呼啸,暴雨如注。17日是七夕节,曾翙翔打算早点回去陪伴怀孕3个多月的妻子,但忙完工作赶回城里家中已是深夜。18日是周六,可以在家休息的他看到外面狂风暴雨,放心不下乡亲,清晨6时便驱车赶往村里。到达村里后,他和村组干部冒雨查看险情,帮助滞留老人紧急撤离。下午5时许,在转移受困群众的途中,他发现一处脱落在村道上的电线。他担心电线挂到其他车或是碰到人,便下车处理,不幸触电牺牲,29岁的年轻生命永远定格在扶贫和抢险路上。曾翙翔出殡的当天清晨,从宿州市第一人民医院到殡仪馆,上千名群众排起长龙,手拉挽联,自发送别曾翙翔。

  曾翙翔被追授为全国优秀共青团干部、安徽省优秀共产党员、安徽省道德模范,被追认为烈士,追授安徽省五一劳动奖章、安徽青年五四奖章,荣登“中国好人榜”。

  464 谢邦鹏

  谢邦鹏,男,汉族,1982年3月生,中共党员,国网上海浦东供电公司张江科学城能源服务中心副主任。

  博士毕业后,谢邦鹏扎根电网一线岗位,勤奋学习、苦练本领,带领团队攻坚克难、勇于创新,成为综合能源服务、继电保护、配电自动化、变配电运检等方面的技术专家和改革先锋,被誉为“国网工匠”。

  10多年来,谢邦鹏始终坚持用心做事,以昂扬奋进的工作状态,诠释着新时代“工匠精神”。他仅用3年时间,就从一名实习生成长为最有技术含量的继电保护及自动化班班长。他脱下“博士服”戴上“安全帽”,迅速成为班组里拧螺丝最多、接线头最快、看图纸最细、做笔记最多的人。2009年上海世博会备战阶段,一些用户站资料不全,给电网安全埋下隐患。他坚持每天步行二三十公里开展实地排摸,硬是用双脚“丈量”出浦东世博区全部代维用户站的供电路径,精确绘制出数千条线路接线,被同事称为世博会电路“活地图”。

  谢邦鹏在工作中勤于思考、精于钻研,善于改革创新、攻坚克难。2013年,谢邦鹏被任命为中国首个高可靠性示范区的继保和配电自动化团队负责人,带领团队经过4个月不分日夜的奋战,将浦东陆家嘴区域年平均停电时间从4小时缩减到5分钟。成功面前,谢邦鹏没有止步。他和团队又相继研制出电缆快速接头、个人单兵系统、主变实时监护系统、智能视频监控等装置,与一流配电网共同构筑起“铜墙铁壁”,确保供电保障万无一失,完成2018年首届中国国际进口博览会的保电使命,为智慧保电奠定坚强技术保障。

  2015年2月,“谢邦鹏劳模创新工作室”正式成立。他充分发挥创新带动作用,凝聚集体力量和优势,不断取得新成绩,比如,研制应用国内首套用于配电线路的动态增容系统,首个面向客户抢修服务的“全科急诊医院”等。多年来,谢邦鹏团队获得专利40余项、发表国内外期刊论文百余篇、获得省部级及以上奖项21项,累计节省开支2182万元,创造收益961万元;促进用户满意度大幅上升,助力“获得电力”指标从98位跃升至14位。

  谢邦鹏被授予全国五一劳动奖章、上海市青年五四奖章,荣登“中国好人榜”。

  465 潘美儿

  潘美儿,女,汉族,1976年11月生,中共党员,浙江省皮肤病防治研究所上柏住院部(麻风病区)护士长。

  潘美儿从事麻风病患护理工作20余年,以精湛的护理技术照顾每一位患者,用爱心、耐心、责任心温暖每一位患者的心,彰显“医者仁心”的大爱,被称为“最美护士”。

  1996年,20岁的潘美儿从湖州卫校毕业后,被分配到我国最早的麻风病院之一——浙江省皮防所上柏住院部。医院位于德清县的山沟里,潘美儿就常年坚守在被人们称为“麻风村”的地方。她主动申请去风险最高的现症病人区工作,精心护理平均年龄达73岁、平均住院40多年的患者,帮助他们重新燃起生命的希望。潘美儿每天除了忍受麻风溃疡散发出来的气味外,还要面对肢体畸残、眼盲鼻塌的患者。她没有胆怯厌恶,把他们看作自己的亲人,与他们同吃同住,给他们打针换药,陪他们聊天说笑,帮他们清洗缝补。一位病情较重的患者全身多处溃烂,潘美儿每天为她擦洗全身、清洗伤口、点眼药水;82岁的钱奶奶大便排不出,潘美儿帮她一点点抠出来;双目失明的范大娘一次次大便拉满衣裤,潘美儿帮着擦洗身子、换洗衣服;小徐被送到医院后,未婚夫再没来过,她欲寻短见,潘美儿一边耐心开导她,一边反复做她未婚夫的说服工作,最终她康复出院,举行了婚礼。潘美儿无怨无私的付出赢得了患者的尊敬和喜爱,大家也把她当成自家人,“麻风村”“村民”最多时有150多位,大家都亲昵地叫她“阿美”。

  潘美儿潜心钻研业务,在国内外权威杂志上发表多篇论文,在国际麻风大会上进行学术交流。她倡导直接接触患者肌肤的护理理念,让患者找回康复的信心。她设立“心理医疗室”,开展心理疏导、人文关怀,让患者感到被尊重、理解和关爱。她所在团队开展的心理咨询服务项目,被中国科协列为麻风病学科重大成果之一。现在,她正致力于科普麻风病知识,呼吁加强对麻风病人群体的关注。

  潘美儿被授予第四十二届南丁格尔奖、浙江省五一劳动奖章,荣登“中国好人榜”。

  全国孝老爱亲模范候选人

  (按姓氏笔画为序)

  501 王世所

  王世所,男,汉族,1946年10月生,中共党员,辽宁省鞍山市第三冶金建设公司退休工人。

  王世所无微不至地照顾瘫痪在床的妻子,49年见证了坚贞不渝的爱情,用真爱为妻子撑起一片晴空。他们相互支撑,彼此守护,用爱创造奇迹。

  妻子瘫痪,女儿早殁,王世所始终不离不弃。1970年,王世所和妻子经人介绍相识,书信传情,最终步入婚姻殿堂。第二年,妻子怀孕生产后不久,被查出罹患神经损伤病,从此瘫痪在床。他边上班边照料妻子,同时四处为妻子寻医问药。他每天清晨4点起床,生火做饭。饭好了,他用嘴试试温度,再喂给妻子。服侍妻子吃完饭,他才匆忙吃点去上班。听说附近有医生能用针灸治这种病,他每天推着三轮车带妻子往返三个小时去治疗。女儿10个半月大时,因先天不足离开人世。他承受着打击,咬牙坚持照料着妻子。妻子一度陷入绝望,王世所强忍丧女之痛,开导妻子。

  妻子为他冒险生子,王世所起早贪黑,节衣缩食,照料妻儿。妻子冒着生命危险再次怀孕,生下一个男孩。孩子的到来不仅给全家带来欢乐,也让妻子再次深深体会到丈夫对家庭的责任担当。当时家里条件不好,王世所平时在单位食堂吃饭。轮到伙食改善的日子,他不舍得吃盘里的五花肉,总是小心翼翼地把五花肉挑拣出来,装进事先备好的饭盒里,带回家给妻子吃。为了节省花销,他经常穿亲友的旧衣服。为了照顾妻子,他放弃了厂里保送进修的机会。2006年,妻子又患上膀胱癌,从此小便失禁。从那时起,王世所每天要洗20多块尿布,给妻子倒尿袋、透尿道,从无怨言。这么多年,妻子没得过一次褥疮,没穿过一件脏衣服,没挨过一次饿。清贫的家虽简陋,却被丈夫打理得干净整洁。

  真爱创造奇迹,王世所的悉心照顾让妻子病症明显缓解。1990年,妻子全身肌肉已经萎缩,只有右手能活动。由于承担不起长期按摩治疗的费用,王世所偷偷学艺,每天自己给妻子按摩。经过日复一日的坚持,妻子萎缩的肌肉竟然被推按开,恢复了一些活力。现在妻子可以坐起来,头部也能活动,有人扶着甚至可以勉强走几步。就这样,王世所用坚守书写着丈夫的责任和担当,用纯朴的真情树起孝老爱亲的榜样。

  王世所荣登“中国好人榜”,荣获辽宁省道德模范称号,其家庭被评为全国“五好”文明家庭标兵。

  502 王红伟

  王红伟,女,汉族,1975年1月生,吉林省舒兰市溪河镇溪浪口村村民。

  为照顾年迈母亲和年幼侄子,王红伟用瘦弱肩膀扛起家庭重担。她放弃婚嫁全心在母亲身边尽孝,给小侄子以母爱,用自己的真情付出诠释着人间挚爱。

  王红伟原本生活在一个其乐融融的大家庭中,2008年5月,她的哥哥意外身亡,留下年幼的侄子嗷嗷待哺,嫂子也一蹶不振,全家人的生活变得拮据窘迫。王红伟一边忙着8亩旱田里的庄稼,一边照顾悲痛欲绝、未从丧夫之痛中走出来的嫂子,还要安抚年迈的父母。短短几个月,王红伟原本110斤的体重减到只有80多斤。嫂子难以承受丧夫这个事实,离家出走,留下了只有7岁的侄子,王红伟主动承担起照顾侄子的责任。2013年,她的父亲也离开人世,家中就剩下年迈的母亲和幼小的侄子。王红伟暗下决心,即使终身不嫁,也要用自己勤劳的双手照顾好他们,让他们过上幸福的生活。

  王红伟多年来把照看母亲摆在第一位,细心照顾老人起居。每天一起床,就给母亲梳洗、做饭,忙完地里农活回来,打扫家里……周而复始,年复一年。她对母亲的爱与付出,让老人慢慢从丧子之痛中走了出来。

  经历了家庭巨变的侄子时常生病。一次半夜,小侄子高烧发作,王红伟赶紧带着孩子连夜赶到医院,确诊是小儿手足口病,需要住院输液治疗。王红伟日夜陪护、寸步不离、悉心照料,直到侄子恢复健康。多年来,瘦弱的她练就了强大的内心,人生历练让她变成了“生活的万能手”。这位孝顺、有责任心的姑娘,用自己朴实的付出诠释着人间最真挚的爱。

  王红伟荣获吉林省道德模范称号。

  503 王晓旌

  王晓旌,女,汉族,1969年9月生,中共党员,中国财贸轻纺烟草工会纺织工作部部长。

  11年来,她将非亲生子女视若己出,悉心照顾多病父母、高龄公婆和丈夫前妻年近九旬的母亲及继父,以无私付出温暖着3个家庭。

  她用真爱温暖着大家庭。11年前,王晓旌第一次到丈夫家时,她就决定要给这个沉闷的家带来温暖。为改变家里的气氛,她便召集全家开了个会:“咱们是个重新组合的家庭,以后无论谁回家都要和大家打招呼,离开家3天以上,回来要和家人抱一抱。家里人生病或者有什么特殊情况,其他人起码要问候他3句话。”在她的努力下,家庭氛围越来越好,家人之间的关系也越来越融洽。她无私地温暖这个家,也得到了家的温暖。因为她上班最远,单程也要一个半小时,赶上刮风下雨的时候,父子俩就会一起打着雨伞去公交车站等她。

  她用真心把孩子培养成才。王晓旌对孩子真心相待、视如己出,把孩子的学习和冷暖都放在心上。她变着法子为孩子做可口饭菜,有机会上街就给孩子买新衣裳。既不因孩子早年丧母而娇纵溺爱,又对孩子每个成长阶段的身心发育关心备至。为让孩子出国留学,她卖掉早期自己单位分的房子,给孩子支付出国费用。

  她用真情侍奉着3家老人。2017年,王晓旌年近八旬的父亲遭遇第三次脑梗,住进ICU。她为父亲联系医疗护理和康复机构,将母亲接到自己家照顾。父亲康复后,她把父母家重新改造装修。家在南方的公婆喜欢摄影和旅游,每逢学校寒暑假,她和爱人睡沙发、打地铺,或者到自己娘家居住,也要腾出卧室邀请老人来北京住几个月。考虑到爱人前妻的老母亲和继父最不容易,一到周末,她就带着孩子和老人一起吃饭,还将米面油等生活必需品带过去;逢老人过生日、老家来亲戚,她热情招待。

  王晓旌为“时代楷模”北京榜样优秀群体成员,荣获首都道德模范等称号,被授予北京市三八红旗奖章,其家庭被评为全国“五好”文明家庭。

  504 王皓锦

  王皓锦,男,汉族,1983年4月生,中共党员,32523部队四级军士长。

  结婚10年,面对父亲的病痛、任务的召唤,王皓锦与妻子克服“四地三家”的现实困难,患难与共、以孝为先。他与妻子一道勤俭树仁德,共建“最美家庭”。他用铁肩担起人间的大义和大爱,用忠诚的坚守诠释军人特有的孝道。

  王皓锦从小就体恤父母,主动替家里分担脏活累活,十分懂事孝顺。工作后,他总是把每月的大部分津贴和工资拿出来补贴家用。结婚后,他与妻子同尽孝道、共渡难关,把3个家庭经营得充实幸福。王皓锦父母生活在安徽界首,岳父母家在宁夏中卫,而两人的小家在江西南昌,多地分居的生活没有磨去这对年轻人对彼此的忠贞和对家人的真情。

  2009年8月,王皓锦父亲因为股骨头恶化坏死,住进医院。当时部队演习训练任务很重,王皓锦正在执行任务。得知父亲的病情,王皓锦心急如焚,让妻子带着两人仅有的6000元积蓄,当晚匆匆赶往医院。

  2010年,父亲突发脑萎缩精神障碍,病情严重时,连续几天都不肯睡觉,几度想跳楼轻生。正当王皓锦匆忙请假准备回家探望时,上级一纸急令调他去抚州唱凯堤抗洪抢险。妻子主动安慰王皓锦:“对父母的这份孝心我替你尽到,你只管在前线抢险救灾。”王皓锦含泪奔赴抢险一线,妻子带着俩人一年来的全部积蓄和岳父岳母资助的装修款,赶回老家救治父亲。夫妻俩一人在病床前照料老人,一人在前线抗洪救灾。抗洪任务结束后,王皓锦拖着疲惫的身体马不停蹄赶到医院,日夜不休、寸步不离地守在父亲病床边,待父亲病情好转后,才敢睡个踏实觉。

  生活中,王皓锦也是一个热心善良的人。遇到走失的老人,他帮着寻找救助;遇到落水的儿童,他二话不说下水救人;遇到突然晕倒的群众,他毫不犹豫冲上前……用实际行动诠释着人民子弟兵为人民的深刻内涵。

  王皓锦家庭被评为全国“五好”家庭、全国最美家庭。

  505 王鹏

  王鹏,男,汉族,1970年12月生,中共党员,国家税务总局曲阜市税务局经济开发区分局纪检监察员。

  王鹏多年来细心照料患病卧床不起的继母,直到她安然离世;耐心陪伴患有阿尔茨海默病的父亲,让老人快乐幸福;抚养呵护遭遇家庭变故的妻侄,身体力行坚守着“孝老敬亲、正风齐家”的良好家风。

  1997年,王鹏的母亲因癌症去世。为让父亲得到更好的陪伴,王鹏提议并鼓励父亲再找个老伴儿。父亲和继母在2000年重新组建家庭,王鹏待继母如生母,一家人其乐融融。2011年,继母突然因严重的糖尿病引发脑梗死、心梗、肾动脉狭窄、视网膜病变等一系列并发症,身体每况愈下。2013年到2015年间,王鹏带着继母奔波辗转于济宁各大医院,花费近20万元做心脏搭桥、肾动脉介入等手术,不惜花光全家多年的积蓄。他节衣缩食、四处借钱,仍然不遗余力地为继母求医问诊。2016年,继母突发脑梗出血瘫倒在床,完全失去自理能力。王鹏夫妇在床前悉心照料,喂药喂饭,洗头洗脚,伺候大小便。每天睡觉前,王鹏都会陪老人聊天,帮她按摩。在他的言传身教下,儿子学习空暇,便坐在奶奶身边,给她按摩萎缩麻木的手脚。2018年7月,老人安然离世,王鹏披麻戴孝,为老人送终。

  在继母病重时,王鹏的父亲于2014年患上阿尔茨海默病,每天念叨着回尼山的老家。然而,多年前由于修建尼山水库,父亲儿时的老家早已经不复存在。王鹏便带父亲去遍尼山镇所有的村庄,想尽各种办法让父亲找到他“想象中的老家”。2019年5月6日,王鹏下班回家发现父亲又不见了,心急火燎地沿着那条父亲熟悉的路足足追了30里,终于找到父亲。王鹏说:“我小时候顽皮跑丢了,父亲也是这样找我的。相比他老人家对我的付出,我做得太微不足道了。”

  2016年,王鹏9岁的妻侄因家庭变故,学习成绩一落千丈。王鹏把他接到自己家里,每天接送孩子上学,辅导作业。闲暇时间陪孩子聊天,给孩子讲述古代名人的励志故事。3年来,有了王鹏的陪伴,孩子从沉默寡言渐渐变得活泼开朗,成绩也有明显提高。

  506 王满福

  王满福,男,汉族,1969年10月生,甘肃省定西市漳县三岔镇河南坡村村民。

  王满福面对因妻子瘫痪导致的家庭变故,不离不弃,把没有血缘关系的两个继子抚养成人,用19年的坚守和担当演绎着人间真情,是十里八乡公认的好父亲、好丈夫。

  王满福父亲离世早,家里兄弟多,一直没有成家。2000年,经人介绍,他认识了三岔镇河南坡村的张改改。张改改的丈夫之前因为车祸去世,留下她和3个孩子,当时最大的5岁,最小的只有2岁。王满福与张改改相识后,决定做个上门女婿,他想,只要两人齐心合力,日子还是有奔头。

  2005年,张改改在一次外出中遭遇车祸,导致瘫痪在床,生活不能自理。看着3个不懂事的孩子,王满福心里再清楚不过,这个家必须靠他支撑下去,一旦他选择退缩,3个孩子连同这个家庭就彻底完了。那段时间,除了照顾妻子,干好地里的农活外,他还要靠打零工挣钱补贴家用。

  屋漏偏逢连夜雨。2010年,大儿子又因意外不幸离世,这让张改改更加沉默寡言。在遭遇一次次打击后,张改改最终没能从丧子之痛中走出来,撇下一家人撒手而去。料理完妻子的后事,2个孩子问王满福:“爸爸,您不会离开我们吧!”看着一脸稚气的孩子,王满福哭了。他说:“傻孩子,有谁会舍弃自己的孩子呢?我一定会供你们上学,我们一家人永远在一起。”

  坚强的王满福一个人撑起这个支离破碎的家。背煤、拉土、打零工,不管什么脏活、累活,他都去干,只为多挣点钱,让两个孩子完成学业。开家长会时,王满福经常听到老师的表扬,说孩子积极上进,又团结同学。王满福看到孩子都很有出息,自己感到非常自豪。2018年,二儿子组建了自己幸福的家庭,小儿子去了服装厂上班。王满福说,终于能给九泉之下的妻子一个交代了!

  王满福荣获甘肃省道德模范称号。

  507 王震云

  王震云,女,汉族,1942年8月生,中共党员,中国石油乌鲁木齐石化分公司退休干部。

  47年不离不弃,王震云用无私母爱抚养脑瘫儿子成人成才,以常人难以想象的坚守和陪伴,帮助儿子实现五彩梦想,创造了一个又一个爱的奇迹。

  她含辛茹苦,抚养孩子慢慢长大。1972年冬天,王震云的小儿子出生时因窒息缺氧造成脑瘫,导致运动神经与语言受损。有人劝她放弃,但她却坚定地说:既然我生了这个孩子,就要用一生的陪伴照顾好他。从此,王震云就成了医院常客。由于孩子身体虚弱,王震云一次次将奄奄一息的孩子从死亡线上救回来。她四处求医,听说青岛崂山有位大夫有新疗法,她就抱着儿子前去求医;得知白俄罗斯有位名医,她就托人用俄文写信寄过去……她既要工作,又要照顾孩子,但无论多苦多累,她都咬牙坚持。她说:“只要有一线希望,我都不会放弃。”在她细心呵护下,儿子像顽强的小草渐渐长大。

  她耐心教育,培养孩子渐渐成才。在儿子四五岁时,王震云观察到孩子虽行动不便,但思维能力正常。她便开始自学残障儿童教育训练方法,教孩子发音、识字、写字。一个简单的发音要重复上千次,一个汉字要练几个星期。在她的精心培养下,孩子10岁时跨进学堂。王震云一直留意儿子的心理变化,经常用张海迪、霍金等人的事迹鼓励他。小学以后,王震云便在家中教孩子功课。在她超乎常人的不懈努力下,儿子完成了初中、高中课程,并能熟练地使用电脑。她发现儿子喜欢阅读,便购买大量书籍,陪伴孩子一同阅读、分享感悟,几年下来翻烂了6本字典。功夫不负有心人,如今儿子已发表180多篇(首)作品,出版30万字的自传体长篇小说《残爱》、150首诗歌汇编的诗歌集《路,远方》。作品《我要飞翔》荣获第二十九届北京奥运会优秀歌曲奖,2009年被新疆作家协会吸纳为会员。

  儿子在《母亲》一文中写:我的母亲平实而又坚强,她虽没有坚实的臂膀,也没有力拔千钧的超人力量,但用伟大的母爱扛起了我的全部世界。

  王震云荣获全国道德模范提名奖,荣登“中国好人榜”。

  508 元旦才项

  元旦才项,男,藏族,1975年4月生,中共党员,青海省海北州祁连县峨堡镇黄草沟村三社牧民。

  元旦才项二十年如一日,像孝敬自己父母一样,赡养着两位老人。“老吾老以及人之老”,元旦才项用20年时光诠释人间大爱。提起他,村里人都会竖起大拇指,称赞他是一个难得的好青年。

  1998年, 元旦才项得知村里哈乐、伦多两位老人没有子女、无人赡养,便带上面粉、清油等生活必需品去探望。当他看到老人睡在冷炕上,吃了上顿没下顿,随即产生要照顾两位老人的想法。元旦才项家并不宽裕,他向妻子说出想法后,妻子毫不犹豫地答应了。当元旦才项夫妇去接两位老人时,老人们起初说什么也不肯给他们添麻烦。夫妻俩没有就此作罢,而是每天按时给老人送饭菜,顺便做他们的思想工作。看着元旦才项夫妇两边奔走,十分辛苦,两位老人觉得过意不去,元旦才项说:“从过来看望你们的那天起,就已经把你们当作家里人了。”在夫妻俩再三坚持下,两位老人正式走进元旦才项家,成为他最牵挂的亲人。

  自从两位老人搬来后,元旦才项夫妻每天为他们梳洗、做饭,把火炕烧得热热的,费尽心思改善老人的生活。老人偶尔有个伤寒感冒,夫妻俩更是端水喂药、揉腿捶背,无微不至地照顾老人。由于两位老人年事已高且患有高血压,不久相继失明。元旦才项一再叮咛妻子:“老人没有儿女陪伴已经够苦的了,不能再让他们受一点委屈。”从此,他们对两位老人更是百般呵护。遇上晴好天气,就陪老人在草原上散步;遇上雨雪天气,就陪老人在屋里聊天说笑。

  每当牲畜转场时,元旦才项都会让妻子留在家里照顾老人。2011年,元旦才项家的牲畜转场前往青甘两省的边界处,由于连日下雨,他担心牛羊有损失,只好让妻子和他一起守护在牧场,暂时雇人照顾两位老人。这一守,整整守了半个月。他实在惦记家中老人,心急如焚,不顾山大沟深、路面湿滑,决定步行回家。他在大雨中一路摔跤一路奔走,一天一夜终于赶到了家。

  2018年,98岁的哈乐老人因肺心病等多种疾病,躺在床上不能自理,元旦才项夫妻不分昼夜轮流看守、精心照料,老人的病情得到了好转。两位老人逢人就说:“20年来,元旦才项夫妻俩像亲生儿女一样照顾我们,我们吃得好、穿得好,感到非常幸福。”

  元旦才项荣获青海省孝亲敬老之星称号。

  509 韦权芳

  韦权芳,女,汉族,1978年5月生,贵州省六盘水市六枝特区龙马环境工程有限公司保洁员。

  9年来,韦权芳扛起家庭重担,无微不至地照顾患病公婆,传承着“百善孝为先”的美德,是人们眼中的“最美媳妇”。

  2010年11月,韦权芳的婆婆被诊断为尿毒症,一个多月的住院治疗,花光家中多年省吃俭用攒下的积蓄。婆婆出院后,需到附近医院继续治疗。韦权芳家距县城有30多公里,来回不便,于是她毅然关掉自己经营的学习用品店,到县城租房居住。祸不单行,2012年以来,公公、丈夫及女儿的身体也先后出现异常。公公患格林巴利综合征和帕丁森综合征,丈夫患甲亢,女儿被诊断为脑垂体增生等病症。而丈夫又在外工作,照顾公婆及女儿的担子全落在韦权芳的肩上。

  家人相继患病导致韦权芳家里债台高筑。婆婆病情稳定后,为贴补家庭开支,她找到一份环卫工作。有一次,原本要去上班的韦权芳,发现婆婆躺在床上不停地发抖,一句话也说不出来。焦急的她独自一人将婆婆从7楼背到1楼,送往医院。之后,为了不耽误工作,她回到岗位完成清扫任务。婆婆住进医院,为了不影响丈夫的工作,韦权芳就没日没夜地守在婆婆身边。婆婆的身体非常虚弱,她就做一些既可口又营养的饭菜,一勺一勺地喂婆婆吃。在韦权芳的精心照料下,婆婆的身体很快有了好转。还有一次,韦权芳为了给住院的公公买午饭,趁公公熟睡后,飞奔到医院食堂。行动不便的公公尿在了病床上,当韦权芳提着饭菜回来时,立即将公公的衣裤床单换好,为公公擦洗干净后,给公公喂饭、喂汤,接着又饿着肚子给公公洗衣裤、洗床单。

  为了让婆婆的尿毒症得到更好的治疗,白天,她再忙也要抽出时间,带婆婆去医院进行血液透析;晚上,给婆婆洗澡、吃药,清洗尿布和褥子。同时,还要照料公公穿衣、洗脸、喂饭、翻身,样样亲力亲为。“我家这个儿媳,对我们真的很好,就像亲生姑娘一样。”韦权芳的婆婆逢人便夸她。

  韦权芳荣获贵州省道德模范称号。

  510 韦德华

  韦德华,女,汉族,1973年11月生,中共党员,河南省濮阳市人民医院产科主任。

  从公公被确诊肝硬化,到后来发展成肝癌,10年间,韦德华无微不至地照料,用自己的言行演绎了人间纯真的孝德情怀。

  婚后,为了方便照顾公公婆婆,韦德华和爱人多年坚持和公公婆婆住在一起。并不擅长做饭的她专门买来菜谱,一样一样练习,学做二老爱吃的饭菜。1998年9月,她发现公公胃口不如以前,就带他到医院检查。医生诊断老人得了肝硬化,需马上住院治疗。那时,她仍在读研,和爱人月工资加起来不到2000元,而公公每天治病输的白蛋白一支就要200多元,当时还不在医保报销范围。公公每年至少要住两到三次医院,每次花费近2万元,巨大的开销让她和爱人生活捉襟见肘。她节衣缩食,尽量让公公吃得好一些。她亲自上手,为公公扎针输液。还自学中医经络按摩,每天为公公揉捏按摩。几年来,她没睡过一个踏实觉,没为自己买过一件新衣。

  2006年2月,公公被诊断为肝癌。韦德华陪公公到上海求医。专家会诊后建议做肝移植手术,至少需准备五六十万元。为救公公,她决定卖掉和爱人唯一的住房。婆婆劝她把房子留给孩子上学用。她却说,“只要公公还有一点机会,我们就要竭力争取,钱没了以后再挣!”她最终说服家人卖掉房子,筹得26.7万元,又向娘家姊妹借来30万元,终于凑齐近60万元救命钱。为了让公公尽快痊愈,她尽心尽力,照顾得更是无微不至。

  公公去世后,婆婆心情不好,有时会对韦德华发脾气。尽管感到委屈,她却将泪水咽进肚里,用忍让和宽容化解矛盾。韦德华常说:“只要看着亲人健康,我就很开心,受再大的委屈也值得。”

  韦德华荣获全国巾帼建功标兵等称号,被授予全国五一劳动奖章。

  511 田琴

  田琴,女,汉族,1980年12月生,北京市密云区新城子镇太古石村村民。

  婚后10多年来,丈夫外出务工补贴家用,身心极度劳累、腰椎颈椎疾患严重的田琴,无怨无悔、悉心照料爷爷、奶奶、父亲、母亲、爷爷公、公公、婆婆7位年迈多病的老人,以实际行动诠释着人间大爱。

  作为一个80后,田琴当初也想和姐妹们一样,到北京市区或密云城区打工,过上城里人的生活。但姐姐出嫁后,她考虑着爷爷、奶奶和父母都需要照顾,就没再离开小山村。2003年,田琴与河北承德小伙周文军结婚,婚后一直居住在太古石村。丈夫在外打工、她在家打短工,一家人其乐融融。2004年,丈夫的弟弟车祸去世,照顾婆婆和爷爷公的重担落在田琴夫妇身上,开始了两地跑的生活。2006年,母亲突然得了脑血栓,田琴便把母亲接到自家伺候。2013年,公公也得了脑血栓,生活不能自理。考虑到婆婆年龄大了,还有爷爷公要照顾,田琴便把公公、婆婆和爷爷公都接到家里。这样一来,算上田琴的父母、爷爷、奶奶,家里的老人一下子变成了7位。

  7位老人需要照顾,其中两位患有脑血栓,丈夫在外务工、儿子尚且年幼。面对巨大压力,田琴没有退缩,用柔弱双肩承担起照顾老人的重任。这些年来,田琴每天都早早起床,帮老人们洗脸梳头、整理衣服,服侍老人吃饭,给老人按摩做辅助治疗,还经常给老人们讲外面的新鲜事儿,让老人们每天都有一个好心情。冬天山区温度较低,田琴每天都把锅炉烧得热热的,以防老人受凉感冒;夏天热,她就经常为老人擦拭身体,以防湿潮导致生疮。她还定时拆洗老人们的被褥,始终保持洁净。在她无微不至的照顾下,老人们的生活很舒心。

  2014年,爷爷查出胃癌晚期,随后爷爷公也得了脑血栓,7位老人4个身患重病。为了让老人生活更好,田琴找了一份食堂做饭的工作。每天早晨,她先去上班,再回家给几位老人做饭,从早忙到晚。由于过度劳累,她患上腰间盘突出和颈椎病,到晚上浑身累得酸疼。但在伺候老人的事情上,她一刻也没有怠慢。2015年,爷爷和爷爷公相继去世,家里还有5位老人需要伺候。当别人问起田琴时,她坚定地说,不后悔,老人生活幸福,我们全家就幸福。

  田琴为“时代楷模”北京榜样优秀群体成员。

  512 央宗

  央宗,女,藏族,1973年4月生,国网西藏电力有限公司沃卡发电公司职工。

  央宗不离不弃、无怨无悔地照顾截肢的丈夫20年,尽心尽力抚育年幼的儿子、照顾年迈的婆婆,用行动默默地诠释了对爱情的坚守、对家庭的责任和对生命的尊重。

  1999年12月,央宗的丈夫遭遇一场意外事故,双臂高位截肢。面对丈夫从一个正常人变为残疾人,央宗在短暂的茫然之后立刻振作起来。她向医生护士请教如何给病人做按摩、制作食谱、做心理疏导等护理知识。为防止伤口感染,她每天配合医生给丈夫抽脓水、换纱布,陪丈夫聊天、讲故事,调节丈夫心情。丈夫大小便都在床上,她端屎端尿,忙前跑后,精心侍候。丈夫病情好转后,为了帮助丈夫练习走路平衡能力,央宗拦腰抱住丈夫,用弱小的身体当支点,一步步慢慢地往前挪动。在央宗的努力下,丈夫终于可以自如走路了。

  丈夫出院后需要在成都继续观察恢复两个月,央宗独自一人照顾丈夫的饮食起居。为了给丈夫买到调养食谱上的新鲜食材,央宗每天很早就起床去市场采购,再赶回来为丈夫做好饭菜,并一口一口喂他吃。为了让丈夫尽快恢复,央宗每天都陪丈夫出去散步,让他保持心情舒畅,每周定时带丈夫去医院复查。在央宗的精心护理下,丈夫的身体逐渐康复。

  央宗上班后,为方便丈夫一人在家简单自理,她想了很多小窍门:在小杯子上绑上绳子,方便丈夫喝水;把饼干拆开装在盘子里,方便丈夫充饥;把提鞋器固定起来插进鞋子,方便丈夫穿鞋……

  平时照顾丈夫即便再忙再累,央宗也从不放松对儿子的教育。她时常教导儿子学习要踏实,生活要简朴,对人要和善,对长辈要尊敬,做人要诚实,做事要诚信。在央宗的影响下,儿子小小年纪就是个有孝心、有爱心的好孩子。

  央宗不仅是好妻子、好母亲,也是个体贴入微的好儿媳。虽然和婆婆不住在一起,但她总是在周末的时候帮婆婆做饭、做家务,陪老人聊天。央宗常说:“不管怎样,一家人在一起就是幸福的。”她用最善良的心,温暖着丈夫,温暖着家人。

  513 刘宏燕

  刘宏燕,女,汉族,1961年12月生,中共党员,江苏省海安经济技术开发区(城东镇)堑南村村民。

  20多年来,刘宏燕全心照顾年迈多病的公婆、患重症肌肉萎缩症的小叔子和两个年幼继子,主动承担起孝敬丈夫病故前妻父母的责任,用无私亲情传承孝道与大爱,是人们口中的“好妈妈”“好儿媳”。

  1992年,刘宏燕从黑龙江省伊春市远嫁江苏省海安市。公公患肺结核,婆婆患类风湿性关节炎,家中还有一个得了肌肉萎缩症的小叔子,丈夫前妻过世后留下的两个男孩,一个4岁,一个8岁。刘宏燕刚到这个家庭时,家里因大量的医疗开销,已经家徒四壁,还欠着1.7万元的外债。但她无怨无悔,两脚生烟地奔波忙碌,操持家务、伺候老人、抚养孩子、上班补贴家用,与丈夫共同撑起这个家。考虑到两个年幼丧母的孩子,刘宏燕主动放弃了自己生养的机会。20多年,她含辛茹苦,把两个孩子培养成才。

  刘宏燕始终对公公、婆婆、小叔子精心照料。一到寒冬阴雨,公婆和小叔子的病就会加重,躺在床上不能动弹。刘宏燕一次次带他们去医院检查治疗,直到3个人病情都有所好转,她才能喘口气。小叔子走路不稳,刘宏燕还特地给小叔子买了四脚拐杖和轮椅。2002年,公公被确诊为肺癌晚期,刘宏燕帮助老人擦洗换衣,精心伺候、无微不至。她还主动担起照顾丈夫前妻父母的责任,服侍患病卧床的丈夫前妻母亲两年多,直至老人安然离世。

  在刘宏燕的悉心照料下,4位老人全部安然度过晚年。在她的教育下,两个儿子也先后考取大学。她还将无私大爱延伸到身边,在当地一家敬老院当护理员的16年间,先后帮助照料抗战老兵、烈属等16位老人安享晚年,精心照料了83名五保老人。她组建鸿雁志愿服务队,带领1000多名志愿者传承和弘扬孝老爱亲的中华传统美德。

  刘宏燕荣获全国孝亲敬老之星称号,荣登“中国好人榜”。

  514 汤晓红

  汤晓红,女,汉族,1980年11月生,上海奉贤巴士公共交通有限公司票务员。

  6年来,汤晓红悉心照料瘫痪公公,抚育未成年儿子,用日夜真情陪护唤醒植物人丈夫,创造生命奇迹,用实际行动深刻诠释了“爱的真谛,家的意义”。

  汤晓红的家庭原本美满幸福。2013年,丈夫李刚因脑部血管畸形破裂引发脑溢血,虽经过2次较大手术保住生命,但还是成为植物人。不久,公公因承受不住打击诱发脑梗塞,瘫痪在床,生活不能自理。不幸接踵而来,让这个家庭雪上加霜,汤晓红毅然挑起照顾家庭的重担和责任。

  面对家庭变故,汤晓红没有逃避和放弃。她一边照顾生病卧床的丈夫和公公,一边照顾上学的儿子和体弱多病的婆婆。全家人的经济来源全靠汤晓红微薄的工资,面对沉重的经济负担,她一边节衣缩食偿还债务,一边想方设法努力挣钱。她起早贪黑选择最远的公交路线,就是为多赚几百元钱补贴家用,一有时间就主动顶班加班增加收入。

  2000多个夜晚,汤晓红没有睡过一个囫囵觉,每隔一两个小时,她就要边呼唤着丈夫的名字,边给他做康复训练。一日三餐,她都会把食物捣碎一点点喂给丈夫吃。每天,她都会帮丈夫擦身、翻身,防止长褥疮。知道公公因儿子而伤心,她就时常宽慰老人,鼓励老人配合康复训练。老人感动于汤晓红的执着和无悔付出,终于愿意进行康复训练。渐渐的,公公手脚能动了,大小便能够自理,也可以下床活动。婆婆动情地说:“没有晓红,就没有今天的我们。”

  虽然屡遭厄运和重压,但汤晓红从未向外人透露过半点苦楚,更没有主动向单位提过任何要求。她说:“我只是做了一个妻子、一个儿媳妇应该做的事。”在得知她的家庭情况后,集团及公司的领导、同事们以及社会各界都给予她关心和照顾。在她心里,丈夫只是短暂“休息”,总有一天会醒来。2018年8月,奇迹真的发生了——李刚突然会笑了,汤晓红忍不住失声痛哭。在她的悉心照顾下,现在的李刚已经会点头,还能自己拿东西吃。

  汤晓红荣登“中国好人榜”。

  515 许志礼

  许志礼,男,汉族,1963年10月生,湖南省长沙市岳麓区含浦街道干子村村民。

  许志礼不离不弃,精心照顾双下肢瘫痪的妻子27年。领养的女儿脸上有残疾,他拿出毕生积蓄为女儿整容。许志礼用积极乐观的态度面对生活,日子虽然清苦,这个家庭却每天充满了欢声笑语。

  1992年4月26日,许志礼和未婚妻黄翠云乘坐长沙开往湖北的大巴车,准备领证结婚。在路上,他们不幸遭遇车祸,导致黄翠云双下肢瘫痪。许志礼一直陪伴在未婚妻的身旁,出院后,将她接回家中精心照顾。许志礼内心十分坚定:“我跟她谈恋爱的时候承诺过要对她好一辈子,现在她有难了,我更要好好照顾她。”

  许志礼照顾妻子27年,每一天都琐碎而辛劳。每天凌晨5点,许志礼就起床了,为妻子洗脸、擦手、擦背、按摩,换上干净衣服,把早饭准备好,再赶去地里劳作。妻子大小便失禁,每天换下来的衣服都有好几套,不管是严冬酷暑,还是白天黑夜,许志礼都及时帮她换洗,从不间断。妻子常常因身体原因而心情不好,甚至乱发脾气,许志礼用理解包容之心开导她。在他的精心照料下,妻子渐渐恢复了对生活的信心,身体也慢慢康复。他担心妻子在家无趣乏味,农闲时就给妻子拉二胡。他还攒钱给妻子买了一台智能手机,妻子没事就拿着手机听歌学歌,两口子一个拉着二胡,一个和着歌曲,其乐融融。

  1995年,为了弥补妻子不能生育的遗憾,许志礼领养了一个女儿。领养的女儿脸上有残疾,许志礼打算用毕生的积蓄为女儿整容。女儿考虑到家里的经济条件,一开始并不答应。许志礼发动家人一起来做工作。

  许志礼用爱撑起了这个家,用坚守给了妻子最美的爱情,用责任给了女儿最好的照顾,用乐观善良,传递给了乡亲邻里最强的正能量。

  许志礼荣登“中国好人榜”。

  516 孙仁福

  孙仁福,男,汉族,1963年2月生,中共党员,新疆生产建设兵团第三师小海子水管处永安坝水管站技术员。

  29年来,孙仁福不离不弃、悉心照料瘫痪在床的妻子,把孩子抚养成人,用爱的臂膀撑起一个幸福的家,用实际行动诠释着相濡以沫的真情挚爱。

  1990年,孙仁福的妻子因病瘫痪。当时他们结婚仅1年多,儿子才3个月大。面对哭泣的妻子和稚嫩的儿子,孙仁福担负起生活的重任:我是丈夫、是父亲,必须成为他们的支柱!他背着妻子走遍北京、南京、西安各大医院,但妻子的病情毫无起色。看着消沉低落的妻子,孙仁福更注重她的心理和精神健康,平时沉默寡言的他,回到家就开始跟妻子聊天。在他的开导下,妻子慢慢坚强起来,身体也恢复起来。

  29年来,孙仁福每天天不亮就起床,烫洗夜里弄脏的床单被褥,做饭,给妻子洗脸、喂药,料理妥当后,自己匆匆吃几口饭赶去单位上班。晚上,他坚持给妻子擦洗身子、泡脚按摩,夜里每隔两三个小时就要起床帮助妻子翻身、大小便。从妻子患病时起,孙仁福就开始自学医学知识,经过长时间的学习实践,煎熬中药、针灸、推拿等护理技术,练得轻车熟路。家里医疗费用开销巨大,为了补贴家用,孙仁福在工作之余开辟6亩荒地种棉花,在自家院子养鸡鸭等家禽。1996年孙仁福当连长时,带领全团倒数第一的连队打了个漂亮的翻身仗。本可以升迁的他,为了更好地照顾妻子,主动放弃,申请到离家更近的单位工作。

  在孙仁福的教育和影响下,儿子从小懂事孝顺,8岁就能做家务,如今已经大学毕业,在离家不远的电力公司工作。他说:“我的家庭很不幸,因为妈妈受尽病痛的折磨。可我们也是一个幸福的家庭,因为妈妈有一个好丈夫,我有一个好爸爸。”

  孙仁福荣获新疆生产建设兵团道德模范称号,其家庭被评为兵团最美家庭。

  517 孙玉晴

  孙玉晴,女,汉族,1991年9月生,中共党员,西北工业大学学生。

  孙玉晴饮水思源,不忘养育之恩,悉心照料养父母,养父去世后带着养母求学。孙玉晴敢于担当,二十余年如一日,竭尽全力尽一份孝心,携爱前行,用力奔跑,是有孝心有担当的新时代好青年。

  孙玉晴自出生时便被收养。家里条件不好,但养父母对孙玉晴却倾尽所有。懂事的孙玉晴5岁开始,就学会为家分忧,和养父母一起捡废品卖钱。给养父母做饭、洗衣、洗脚、捶背,是她小时候最开心的事。高中时,养父瘫痪在床,养母身体不好,孙玉晴一边学习一边照顾养父母,用她柔弱的肩膀为养父母撑起一片天。

  养父84岁离世,19岁的孙玉晴考上一所专科学校。进入大学后,为了攒钱给养母看病,她平日里在学校食堂打工,周末一天做3份家教,节假日发传单、当翻译,寒暑假在培训班代课。每两周,她都会回一次家给养母洗衣服、买菜、做饭、剪指甲,把家里的一切安排好以后,才安心地回到学校。

  通过努力,孙玉晴又考取了本科学历。为了方便照顾养母,她把考研复习的地方搬到了医院。为了保证看病费用,她经常三餐只吃包子,有时甚至饿着肚子就去做兼职。为了给养母焐脚,晚上她和养母睡一张病床。每天晚上,她陪养母聊完天,帮养母洗漱好,才开始复习。最终,如愿考取西北工业大学研究生。

  养母育她长大,她陪养母到老。2016年,为了更好地照顾养母,她带上患有阿尔茨海默病的77岁养母来到西北工业大学读研。孙玉晴从来没想过放弃,而是更加细致耐心地照顾养母。她一日三餐自己做,所有的家务一个人承担。为养母制作防止走失的专用卡片、配备“个性”化的老人机。困难重重下,她始终以向上的姿态报答着养母的恩情,一直为爱在努力奋进。学习上,她勤奋刻苦,综合测评成绩年级排名第一。

  孙玉晴荣获全国向上向善好青年、全国大学生自强之星等称号,荣登“中国好人榜”。

  518 苏云翠

  苏云翠,女,汉族,1974年3月生,中共党员,云南省玉溪市红塔区税务局科员。

  10多年来,苏云翠虽然身患多种疾病,依然承担起照顾丈夫兄妹家4个孩子的重担,照料他们生活起居,供他们上学,诠释了无私的亲情大爱。

  苏云翠丈夫的哥嫂身有残疾,低保是他们的唯一生活来源,妹妹家靠种地和摆地摊勉强度日。兄妹两家的4个孩子过年连一件新衣服都穿不上,更不用说坚持上学。为减轻兄妹两家负担,给孩子们提供更好的教育条件,2006年到2009年,善良的苏云翠先后把兄妹家4个孩子接到城里读书,供他们上学,还贷款帮妹妹在老家开起了小卖铺。

  从三口小家到九口大家,原本就不宽裕的条件,更是捉襟见肘,她和丈夫为照顾一家人的生活,起早贪黑辛苦忙碌着。苏云翠节衣缩食,衣服只要能穿就不买新的。一家人几乎从不进饭馆吃饭。尽管生活拮据,但苏云翠给孩子们买书却从不吝啬,只要孩子们需要,她总是一套套地买。每天晚上陪孩子们读书学习,成了她和丈夫的必修课。孩子们生病,她都尽心照料。有一年大年三十,自己的女儿和哥哥家两个女儿突患白喉,高烧不退,被送到医院。那个除夕,苏云翠一人在医院守了3个孩子整整一晚。此后,为了能在家处理孩子们随时可能出现的头疼脑热,苏云翠开始自学中医。从认识身体构造到熟悉经络、穴位,甚至去医院拜师请教,苏云翠逐渐成为一名合格的“家庭保健医生”。

  苏云翠自己身体也不好,患有多种疾病。但她靠着顽强的毅力,一边与疾病作斗争,一边撑起这个家。2009年,身患甲状腺功能减退症10年的苏云翠,身体状况愈加下降。2012年,她又被检查出患退化性髌骨软化病。2015年,她被查出患糖尿病。丈夫看着苏云翠既要忍受病痛,还要为这个大家庭操劳,非常心疼。可苏云翠却说:“我们苦点累点没关系,但不能委屈了孩子们,不能让这个大家庭散了!”

  苏云翠荣获云南省道德模范称号。

  519 杨会芳

  杨会芳,女,汉族,1994年11月生,共青团员,河北省邯郸市曲周县幼教特教中心教师。

  杨会芳6岁起,承担起照料瘫痪养父和患有智力障碍养母的责任,用稚嫩双肩挑起家庭重担。18岁时,她带着养父母去上学,照顾双亲无微不至,是孝敬父母、自强不息的新时代好青年典范。

  杨会芳养母先天性智力障碍,生活不能自理,勤劳憨厚的养父既当爹又当娘。2001年,杨会芳只有6岁,常年劳累的养父突发脑梗塞、瘫痪在床。从此,在左邻右舍帮助下,她承担起照顾全家的重担。上下学时,小会芳经常带个小袋子,在路边捡一些废纸和饮料瓶,卖点钱买作业本和铅笔。为了能让养父母吃得好一些,一到星期天就帮别人干点力所能及的活,换些买菜的钱。

  杨会芳一直希望通过上学找到出路,让养父母过上好日子。16岁时,她考上高中,养父也基本恢复生活自理能力。她就利用暑假时间,出去打工挣学费。然而没多久,养父旧病复发,再一次瘫痪在床,失去意识。杨会芳再没提上学的事,在家里全心全意照顾养父母,每天给他们洗漱、做饭、喂饭、喂药。但家里的书她还好好保存着,只要一有时间,就会看书学习。养父逐渐恢复意识后,杨会芳再一次燃起上学的念头。18岁时,她考上邯郸学院曲周分院学前教育专业,决定带着养父母去上学。她在学校附近租了一个破旧的小院,开始从学校到住处“两点一线”的生活。早晨6点起床给养父母喂饭喂药后去上学,中午赶回去安顿他们吃饭,晚上给他们擦身子、收拾房间……尽管时间紧张,但杨会芳没有耽误学习,学习成绩一直名列前茅。家里的困难,她从没主动向别人说过。几个月后,学校才了解到她的情况,免除了她的学费,并发给她助学金。

  毕业后,杨会芳成为曲周幼教特教中心的一名老师。几年来,她用心用情关爱着每一名孩子。

  杨会芳被授予中国青年五四奖章,荣获河北省道德模范、河北省三八红旗手等称号。

  520 杨雪丽

  杨雪丽,女,汉族,1984年9月生,中共党员,战略支援部队某部干部。

  杨雪丽出生后被一对贫困农民夫妇收养,她从小懂得为家里分忧;工作后她悉心照料养父母,带着他们四处求医;她日夜护理身患癌症的生母,陪她走完人生最后一程。她以至爱孝行诠释了新时代军人的责任担当。

  杨雪丽小时候,养母就患有肺结核,后来又患上股骨头坏死,生活不能自理。她6岁那年,养父因意外农药中毒留下严重的后遗症。杨雪丽非常感激养父母的养育之恩,面对家庭的困难、生活的重压,她坚强面对、勇敢分担。为减轻养父母的负担,她包揽家中所有的家务,放学后从未想过玩耍游乐,而是匆匆赶回家干农活。遇到寒暑假,无论天气酷热难当还是寒风刺骨,她都坚持拉着平板车到离家很远的集市上去卖菜。脚上磨出了泡,脸和手上生了冻疮,她都咬牙忍痛坚持,只为能多换来一点生活费和医药费。后来,她如愿考上军校。上大学期间,周末和寒暑假她忙着四处去做家教,省吃俭用,把挣来的钱都寄给养父母。同学们都觉得她很辛苦。但她觉得,这是她能给予养父母最大的回报!

  杨雪丽婚后把养父母接到身边悉心照料,带他们四处求医,惟愿他们不再遭受病痛折磨。怀孕期间,她带着养母做了股骨头置换手术。当时,杨雪丽一边忍受着孕吐的不适,一边寸步不离地守护在养母身边。养父由于身体极度虚弱无法手术,她四处寻访名医为其治疗。她自学中医推拿,每天坚持给他按摩,为其减轻病痛。为了让父亲有信心和勇气与病魔作斗争,她还自学心理学课程,引导父亲从消极情绪中走出来。

  2013年,生母身患食管癌,杨雪丽主动带生母到北京肿瘤医院找专家看病。生母住院期间,她把4个月大的孩子留在家里,日夜护理生母,陪她走完人生最后一程。生母去世后,面对3个上学的弟弟妹妹,她毅然担负起姐姐的责任,辅导他们学习,资助他们上学。

  杨雪丽荣获全国向上向善好青年称号。

  521 吴汉杰

  吴汉杰,女,汉族,1974年11月生,中共党员,广东交通实业投资有限公司党群工作部部长。

  结婚20多年来,吴汉杰悉心照料家中患癌老人,相夫教子,关心帮助患癫痫病的兄长及其家人,让执行维和任务的丈夫无后顾之忧,深受邻里好评。

  2000年,吴汉杰的父亲罹患膀胱癌。她一直鼓励父亲与病魔抗争,自己省吃俭用,想尽一切办法为父亲治病,定期为父亲送上药品、营养保健品。在她不懈努力下,父亲远超当年医院作出的活不过8年的诊断。2013年,母亲查出患乳腺癌,她又耐心细致照顾母亲,直到母亲病逝。她关心帮助从小患有癫痫的哥哥,帮他找对象、买房子,还长年照顾哥哥3个孩子的学习生活。

  2004年,公公查出患结肠癌。她考虑到丈夫兄弟姐妹家庭负担重,主动把公公婆婆接到广州一起居住。她承担着公公日常住院检查、换药、陪护、洗衣、送饭的重担,坚持了3000多个日日夜夜,直至公公离世。2011年,婆婆又查出患有肝癌。老人不愿拖累家人,曾一度拒绝治疗。吴汉杰主动承担全部手术费用,耐心做婆婆的思想工作。在她的悉心照料下,婆婆配合治疗,身体日渐好转。2019年3月,婆婆皮肤患严重真菌感染,吴汉杰坚持每天按照医嘱,为婆婆熬中药、洗澡、搽药。近两年,80多岁的婆婆非常思念韶关老家,吴汉杰不管工作多忙,每个周末都尽可能带婆婆回老家看看。婆婆逢人便夸,“儿媳跟亲生女儿一样,是贴身暖心的小棉袄”。

  吴汉杰的工作繁忙且出差任务多。但无论工作再忙再辛苦,她都不忘每天给家人打电话嘘寒问暖,利用周末、节假日照顾老人。2005年,吴汉杰的丈夫赴海地执行维和任务。她日夜牵挂丈夫安危,无条件支持丈夫,尽心尽力把家庭照顾好,消除丈夫的后顾之忧。

  吴汉杰荣获“全国好警嫂”称号,其家庭被评为全国“五好”文明家庭。

  522 吴果英

  吴果英,女,汉族,1948年4月生,江西省丰城市洛市镇东安村村民。

  40多年来,吴果英无怨无悔、无微不至地照顾着有智力障碍的养子,用超越血缘的母爱和不离不弃的亲情,托举起一个孩子的幸福人生,被亲切地称为“最美养母”。

  1977年8月,在洛市镇卫生院,一位妇女生孩子难产,失血过多去世,妇女的丈夫将孩子遗弃在卫生院。吴果英的丈夫知晓后把孩子从卫生院抱回来领养,给孩子取名范佰孙。范佰孙慢慢长大,大家发现这个孩子和别的小孩不一样,3岁多还不会说话,也不和别的孩子玩。范佰孙五六岁时,查出患有先天性智力障碍。然而,吴果英并没有因此抛弃孩子,四十多年如一日地悉心照顾他,待他比亲生儿子还有耐心。

  吴果英既要照顾范佰孙,又要赚钱养家,每次她外出干活都会把范佰孙带在身边。有一次,吴果英带着范佰孙上山砍毛竹,砍着砍着范佰孙就不见人影,她找遍村里的每一个角落,直到凌晨一二点,才在一棵树下看到范佰孙。从此以后,吴果英不管去哪里干活,都时不时地看一眼在旁的范佰孙。

  吴果英家境本就拮据,再加上有智力障碍的范佰孙,附近的姑娘都不肯嫁到她家。吴果英的亲生儿子只能背井离乡,做上门女婿。吴果英对儿子很愧疚,总觉得亏欠了他。10多年前,吴果英丈夫患病去世,家庭的重担一下就落在了吴果英的肩上,家中只剩下她和40多岁的范佰孙。每天,吴果英的生活就是从帮范佰孙穿衣做饭开始,洗衣、砍柴,屋里屋外辛勤忙碌,一刻也不停。范佰孙虽然40多岁了,可是每周总有一两次大小便弄在身上,吴果英就像照顾小孩那样,帮他擦洗、换衣服。吴果英从不跟大家诉苦,别人询问她和范佰孙的生活,她总是开心地告诉人家“好得很,感谢党和政府的关照,我母子有吃有穿”。对于范佰孙新学会的技能,她总是如数家珍地向大家展示,言语间透露着自豪和幸福。

  吴果英荣登“中国好人榜”。

  523 吴建智

  吴建智,男,汉族,2000年5月生,共青团员,昭通学院学生。

  吴建智10多年来始终不离不弃,从小照顾因事故失去双臂的哥哥,一双手臂两人用,用自己的臂膀撑起哥哥的生活和梦想,用实际行动诠释真挚的手足之情。

  吴建智的哥哥3岁时因触电失去双臂。从懂事起,吴建智就成了哥哥的“双手”。2006年,吴建智与哥哥一起走进校园。10多年来,吴建智与哥哥形影不离,照顾着哥哥的生活。为哥哥洗澡、洗衣服、穿鞋子是吴建智每天的必修课。每天早上,吴建智总是第一个起床,用最短时间穿好衣服、叠好被子,然后帮哥哥打来洗脸水、漱口水,挤好牙膏。收拾好之后,吴建智背着自己和哥哥的书包一起上学。晚上回到寝室,吴建智先帮哥哥洗澡、洗衣服,然后收拾自己的东西,他总是寝室里最晚睡觉的那个人。吴建智每天默默跟在哥哥身后,被大家亲切称为“影子兄弟”。就这样,哥俩一起走过了从小学到高中12年的漫漫求学路。在哥哥看来,弟弟早就成了自己生命中的一部分。“命运让我失去了双手,但也让我有了最好的兄弟!”说起弟弟,哥哥常常热泪盈眶。

  2018年高考,吴建智分数超二本线50多分,而哥哥的分数只够上专科。两人分数相差较大,被同一所学校录取的概率极低。但吴建智坚持要带哥哥一起上学,不想让哥哥的大学梦破灭。哥哥不想牺牲弟弟的前途来完成自己的梦想。面对艰难抉择,在社会帮助下,弟弟为了能继续照顾哥哥,最终选择和哥哥同在昭通学院就读,在同一个二级学院学习。临行前,母亲将东拼西凑来的学费交给兄弟俩,并特意嘱咐道:“一定要好好读书,别辜负大家的期望。”兄弟俩拼命点头。

  “我要好好学一门技术,以后能养活自己。”在哥哥看来,这是唯一不拖累弟弟和家庭的选择。而吴建智希望哥哥能像张海迪一样,活出不一样的人生。“一辈子的路还有很长,我愿意一直做他的双臂,帮助他完成梦想。”吴建智说。

  吴建智荣获云南省道德模范等称号,被授予云南青年五四奖章。

  524 张二玲

  张二玲,女,汉族,1959年5月生,内蒙古自治区包头市石拐区白狐沟街道脑包沟村村民。

  40多年来,张二玲不但照顾重病在身的公婆,还悉心照料着3个无子女的叔叔和3个身患精神疾病的聋哑小叔子。面对生活的艰辛,她始终不离不弃,毫无怨言,默默付出,为家人遮风挡雨,谱写一曲美德之歌。

  张二玲在与丈夫结婚前就知道,丈夫上有重病在身的父母和3个无子女的叔叔,下有3个身患精神疾病的聋哑弟弟,婚后的负担可想而知。但她没有计较这些,毅然撑起这个特殊的大家庭。婆婆得了尿毒症,她伺候到老。3个叔叔卧病在床,她悉心照料,养老送终。为了这个家,张二玲省吃俭用,毅然留守山沟照顾他们。

  张二玲的心里装满了每一个至亲至爱,却唯独没有她自己。三小叔子胳膊骨折,她借了8万元做手术;四小叔子得了胃穿孔,她借了2万元做手术。父亲得了脑血栓、又跌断了腿,她去照顾;母亲得了风湿不能动弹,她去照顾;姐姐患癌,弟弟脑出血,她都去照顾。2014年张二玲的丈夫做了心脏支架手术,所有的重活都落在张二玲一个人身上,而她自己生了病,却顾不上去医院治疗。

  面对家庭重担,张二玲用勤劳的双手撑起几经风雨的家。2014年,张二玲老两口拿出多年积蓄,加上政府补贴,盖起了砖瓦房,3位小叔子也一同住上了有暖气的新房子。张二玲家把包产到户分配的几只羊繁殖成了100多只羊,成为新时代农牧民勤劳致富的代表,一家人的日子越来越好。

  张二玲荣获内蒙古自治区道德模范称号。

  525 张水珍

  张水珍,女,汉族,1963年4月生,陕西省铜川市耀州区锦阳路街道水峪村村民。

  35年来,张水珍无怨无悔、无微不至地照顾丈夫的奶奶、父亲母亲、养父养母和养父的弟弟6位老人,用坚韧担当谱写了一曲新时代尊老、敬老、孝老、爱老的赞歌。

  1984年,张水珍经人介绍与任新宏喜结连理。她刚嫁到任家时,家里一贫如洗,全家老少7口人挤在仅有的4孔破土窑洞里,家中还有4位老人:体弱多病的奶奶,丈夫的养父和患病养母,未成过家的小叔父。此外,丈夫的亲生父母也体弱多病,经常患病住院。因其他子女常年在外,她和丈夫主动承担起照顾老人的重任。

  婚后不到一个月,80岁的奶奶查出肺癌晚期,吃喝拉撒睡全在土坑上。村上不少人都为张水珍捏了一把汗:一个新媳妇面对这么个烂摊子,可咋办呢?当大家看到张水珍每天为奶奶端屎端尿,洗衣做饭,还把家里的其他长辈照顾得妥妥帖帖、家务做得井井有条时,都纷纷伸出大拇指称赞。2010年,小叔父又患上偏瘫,生活不能自理,大小便失禁,腿脚经常肿胀。张水珍承担起照料他吃喝拉撒睡的重担,还坚持每天用药汤给他泡脚。经过她的悉心照料,老人能够站起来,被人搀扶着还能挪着步子走几步。就这样,张水珍不嫌弃、不放弃,一直照顾老人到82岁过世。

  张水珍还精心照顾着81岁的邻居任彩霞。老人行走不便、耳朵严重失聪,她总是耐心陪伴,悉心照料老人。老人与她建立了深厚感情,已经把她当作亲生女儿一样看待。张水珍每次出门时,都要精心安排好老人的衣食起居。看着老人依依不舍的眼神,她的心里总是酸酸的,也暖暖的。她是大家公认的好妻子、好母亲、好媳妇、好邻居。

  张水珍荣登“中国好人榜”,荣获陕西省道德模范称号。

  526 张志旺

  张志旺,男,汉族,1972年3月生,中共党员,河北省衡水市冀州区码头李镇王明庄村村民。

  二十年如一日,张志旺精心照料患病母亲,不惜卖房救治母亲生命;多年照顾瘫痪的二哥、二嫂,并为年迈二嫂养老送终,谱写了一曲大孝至爱的赞歌。

  1989年3月,张志旺参军入伍。1995年初,父亲病逝,为了不让母亲孤单,他放弃提干机会,年底退伍返乡。因工作需要,经常来往于冀州与石家庄之间,他常常把母亲带在身边。从1996年起,母亲患上哮喘、脑梗塞等多种疾病,生活不能自理。二哥身体不好,大哥、三哥在外地工作,照顾母亲的重担就落在他肩上。2016年2月,母亲突然发病,喘得厉害。医生建议在家观察,并教给他救护方法。为让母亲呼吸顺畅些,他跪在床边,用双手托着母亲的上半身,隔几分钟就变换一次位置。感觉母亲有痰时,他赶紧拍其后背帮助咳痰,并拿专用软管帮母亲从喉咙里把痰一点一点吸出来。如此反复,直至次日清晨。天一亮,张志旺马上带着母亲到医院诊疗,在重症监护室守护了10余天,母亲才转危为安。同年9月,母亲的哮喘再次复发,被送进重症监护室。每天1万多元治疗费,半个月下来就花去20多万元。看着靠输氧维持生命的母亲,张志旺毅然卖掉石家庄的房子,坚持继续治疗,再一次把母亲从死神手里抢回来。那年冬天,被悉心照料20年的母亲含笑离世。

  二哥、二嫂先后瘫痪,二人膝下无儿无女,张志旺承担起照顾二哥、二嫂的重担。二哥弥留之际,他向二哥承诺给嫂子养老送终。他安排人给年迈的嫂子做饭、打扫房间、换洗衣被,悉心照料生活起居。嫂子有病时,他出钱出力带嫂子住院就医,还在卫生所立账户,方便嫂子看病。二嫂临终时,虽然说不出话,但是一直充满感激地看着张志旺。出殡时,张志旺为嫂子送终。

  张志旺退伍不褪色,创办冀州士心职业培训学校,遇到家庭困难的学员,就减免学费甚至全额资助。这些年,张志旺资助过的学员有近千人。

  张志旺荣登“中国好人榜”。

  527  张丽霞

  张丽霞,女,汉族,1952年3月生,黑龙江省大庆市肇州县印刷厂退休工人。

  张丽霞四十年如一日照顾丈夫的大伯、大娘,没睡过一次安稳觉,没吃过一顿安稳饭,任劳任怨,无怨无悔,用孝心和付出书写了超越血缘的人间大爱,传承了尊老爱亲的良好家风。

  张丽霞丈夫的大伯是抗美援朝老兵,一辈子无儿无女,和老伴相依为命。1979年,看到年迈体弱的老两口,身为侄媳妇的张丽霞主动对丈夫说:“老人扛过枪,保家卫国,现在年纪大了,咱们得管他们啊!”就这样,张丽霞将两位老人接来自己家同住,照顾他们的生活,这一住就是40年。

  张丽霞和丈夫的工资当时每月只有200元左右,日子过得紧紧巴巴。但张丽霞从来没有后悔将老两口接过来照顾,也从来没有因为生活拮据而怠慢两位老人,好吃好喝的都让他们先尝,每日辛苦忙碌,从没有抱怨过一句。

  1999年,70多岁的大娘突发脑血栓瘫痪在床,生活无法自理。1000多个日夜,张丽霞像对待亲妈一样,给大娘洗衣喂饭、端屎端尿、翻身捶背,没有一丝怨言,直到老人安然辞世。大娘去世后,大伯时常想念老伴,为了安慰他,张丽霞经常给老人讲笑话,哄他开心,照顾得更加精心。

  随着年龄增长,大伯的身体每况愈下,每年都得在医院住一阵子。每次住院,张丽霞都会在老人床边悉心照顾,直到老人痊愈出院。2017年冬天,大伯突发脑中风,医生下了病危通知单,张丽霞焦急万分,东挪西凑借了几万块钱救治,她和丈夫、儿子、儿媳轮流去医院照顾,终于把大伯从鬼门关拉了回来。大伯时常对人念叨:“我这个侄媳妇不好找啊,比亲闺女都亲啊!”

  张丽霞的孝行之举,深深感染着家中每一个人。儿媳抢着替她做家务,帮她揉肩捶背买衣买药;小孙女每天晚上都给太爷爷、爷爷奶奶洗脚……张丽霞在人生每次抉择中,都把尽孝放在前面,为子女作出榜样。如今,一家七口,四代同堂,其乐融融。

  张丽霞家庭被评为全国最美家庭。

  528  张美静

  张美静,女,汉族,1998年9月生,共青团员,山西省临汾市翼城县西阎镇堡子村村民。

  8年前,面对养父母先天疾病、生活不能自理的残酷现实,面对奶奶猝然离世、爷爷脑梗卧床的重大变故,年仅12岁的张美静用稚嫩肩膀勇敢承担起照顾家庭的重担,为新时代新青年树立孝老爱亲的榜样。

  张美静一出生就被养父母抱养。养父患有先天性小儿麻痹症,无劳动能力;养母患有神经性肌肉萎缩症,并伴有间歇性癫痫,常年卧床,生活不能自理。爷爷奶奶经营着一座小磨坊,一家人日子过得虽不富裕,也算平静和美。2011年,奶奶骤然离世,爷爷突发脑梗卧床。看着家里三个病人,正在读初一的张美静成了家里的顶梁柱。做饭是她面临的第一个难题,个头低够不着炒锅,她就站在小板凳上炒菜,摔了、烫了,她从没喊过疼……每天晚上小美静要起床两三次,给行动不便的母亲翻身,多年没睡过一个囫囵觉。早晨6点,她又早早起来照料家人起床洗漱、收拾房间、洗衣做饭。天气好时,她就把养母背上轮椅,推到院子里晒太阳;为了让家里气氛活跃起来,让老人们高兴,张美静就给他们唱歌,用自己的爱维系着这个家。

  懂事的张美静不仅要照顾好家人们,还学会了干农活。播种时,她用家里的小推车一趟趟往地里送种子化肥。收获时,她一个人从地头把小麦推回来,一整袋扛不动,她就半袋半袋地扛,扛回来倒在院子里晾晒,遇到天气突变,她又一簸箕一簸箕地往家里端……在地里干活时,每隔两个小时,她就飞跑回家帮养母翻身,喝上一碗水,然后再回到地里继续干活。张美静种麦子、收玉米、打理菜园,靠几亩薄田支撑着这个家。

  2015年,养父因脑出血去世。为养父看病、送葬花完家中仅有积蓄,一家人的生活再次陷入困境。爷爷由小叔赡养,张美静和养母相依为命。在政府和爱心人士的帮助下,张美静用全部精力照顾养母。她说,妈在,家就在。在当地政府协调下,她带着养母一起上学,在职业中学选择了自己最爱的声乐课程。

  张美静荣获全国孝亲敬老之星、全国向上向善好青年、山西省道德模范等称号,荣登“中国好人榜”。

  529  张海香

  张海香,女,汉族,1987年6月生,安徽省池州市青阳县朱备镇江村成鑫服装厂职工。

  11年前,丈夫因病离世,怀有身孕的张海香毅然生下女儿;再婚时,她要求男方入赘,夫妻二人共同照料“前公婆”。她用质朴的言行,书写了一曲感人至深的大孝故事,撑起了一个温暖的家。

  2008年2月,张海香和伍建华迈进婚姻殿堂。结婚当天,在亲友见证下,两人彼此承诺:今后不离不弃,共同孝敬父母、抚养孩子。结婚后,伍建华不再外出务工,在老家一边经营网店,一边照顾已有身孕的张海香。2008年3月,伍建华突发心肌梗死,不幸离世。

  张海香娘家在安徽宿松县,因为爱情,她远来青阳。如今丈夫突然离世,加剧了她对娘家的思念。但当她看到伤心欲绝的公婆时,毅然决定留下。“公婆独子去世,白发人送黑发人,如果我一走了之,怎么对得起刚刚死去的建华呢?”张海香决定把孩子生下来抚养长大,照顾好公婆,用自己柔弱的双肩扛起家的责任。女儿出生8个月,她把孩子交给公婆照顾,外出打工维持一家生计。几位好心邻居见张海香生活艰难,主动给她介绍对象。不忍心丢下公婆的张海香却说,我现在就是伍家的女儿,再婚有两个条件:其一男方必须入赘,其二男方要像对待亲生父母一样对待前夫父母。此言一出,让不少有心者望而止步。但张海香的善良、孝顺和坚强深深打动了邻镇青年方东兴。2010年,方东兴走进了伍家,和张海香开始了新的生活。婚后第二年,儿子顺利出世。夫妻俩考虑到二老的感受,主动提出让儿子姓伍,年迈的公婆被感动得潸然泪下。

  2011年,张海香的公公不幸患上肠癌,家底薄弱的夫妻俩四处筹钱为老人医治,住院期间更是无微不至照料。张海香精心烹调饭菜,为老人按摩、擦洗、换药,像伺候自己的父亲一样,在医院没日没夜地照顾了40多天。2018年,婆婆患肾结石住院,张海香像亲生女儿一样形影不离、悉心照料。

  张海香荣登“中国好人榜”,荣获安徽省道德模范称号。

  530  张家丰

  张家丰,男,汉族,1988年7月生,安徽省蚌埠市固镇县王庄镇新河村村民。

  张家丰放弃学业、放弃工作,用两年的痴心坚守,唤醒植物人女友;他不离不弃、精心呵护,又用两年时间让全身瘫痪的女友慢慢站起,携手走进婚姻殿堂,用忠贞爱情缔造了生命奇迹。

  2008年5月,张家丰的女友张晓宇突发脑积水,前往蚌埠医学院附属医院脑外科诊治,3天后转到南京第一人民医院重症监护室,处于重度昏迷状态。正在合肥读大学的张家丰得知消息后,毅然放弃学业,不顾亲朋好友的劝说,主动来到医院照顾重度昏迷的张晓宇。早晨6点到晚上10点,他坚守在重症监护室门外,期盼的眼神,痴情的守候,却改变不了张晓宇成为植物人的命运。医生下达病危通知书,断言没有任何治愈希望,并通知家人安排出院。女友母亲找到张家丰,“孩子,回去吧,你还有自己的未来,这段时间有你的守候,晓宇已经很满足了。”木讷的张家丰说:“我要照顾她一辈子,我相信她一定会醒过来。”

  没有过多的语言,张家丰来到晓宇身边,一边照顾女友,一边学习护理知识。每天换尿不湿、翻身、洗脸、刷牙、喂流食、按摩……为了唤醒女友,张家丰无数次呼唤晓宇的名字,跟她“聊天”,告诉她周边发生的趣闻。一天、一个月、一年……张家丰坚守了700多个日夜。也许是爱情的感召,也许是生命的奇迹,2010年9月,张晓宇真的醒了!当晓宇用微弱的声音喊出张家丰的名字时,站在床边的他喜极而泣,紧紧抱住晓宇。张晓宇由于长期卧床,双脚已变形,无法站立行走。2010年底,张晓宇在解放军359医院做了双腿矫正手术。出院后,张家丰一边经营小吃店,一边一如既往地精心照顾晓宇。又是一个两年,张晓宇终于能慢慢行走了。

  2012年,张家丰执手张晓宇,走进婚姻的殿堂。沉浸在幸福中的张晓宇说:“他让我看到了爱情的模样。”张家丰说:“我会尽我最大的努力照顾晓宇,给她一辈子的幸福!”这个农村男孩,说不出太多动人情话,却用朴实行动,诠释着人间最忠贞的爱情,缔造着世间最美的生命奇迹!

  张家丰荣获全国向上向善好青年、安徽省道德模范等称号,荣登“中国好人榜”。

  531  陈光英

  陈光英,女,汉族,1953年10月生,四川省广元经济技术开发区盘龙镇红光村村民。

  10多年来,陈光英悉心照料高位截瘫的儿媳,独自一人料理家务、侍弄庄稼,她用年迈身躯撑起命运多舛的家庭,是十里八乡公认的“好婆婆”。

  2007年,陈光英的老伴因耳聋和患直肠癌,成为三级残疾,丧失劳动能力,为给老伴治病花去家中6万多元积蓄。2008年,因汶川地震,家中房屋倒塌。2009年,儿媳在重建震后房屋时从高处摔下致高位截瘫,让这个本不富裕的家庭雪上加霜。面对生活不能自理的儿媳、需要照顾的老伴及年幼的孙女,以及儿媳每年近万元的医药费、震后重建房屋借下的外债,陈光英愁得夜不能寐。为了家庭生计,陈光英让儿子外出打工,自己默默承担起照顾“一瘫、一残、一幼”,操持家务,侍弄庄稼的全部重担。

  每天,她总是天不亮就起床。照料儿媳喝水、翻身,打理好一切后,便匆匆赶到地里劳作。到了早饭时间,回到家里的第一件事,就是去看看儿媳。做好早饭照料儿媳吃完后,又给儿媳按摩肢体、清理卫生。把儿媳都安置妥当,再返回田里劳作。晚上,忙碌一天的陈光英无论多累,也要坚持给儿媳洗澡擦身、按摩梳头、换洗衣服。每当天气好的时候,陈光英就把儿媳抱上轮椅,推到外面让儿媳串串门、透透气。邻居们看到都竖起大拇指:“陈大姐对儿媳真好,再苦再累从不抱怨,真是打心眼里佩服。”10年来,儿媳一日三餐从来没有耽误过,也从来没有生过褥疮。

  生活的重担,留给她的是一头华发、满脸皱纹和长满厚茧的双手。可她依旧笑容满面、精神抖擞地撑起这个家。她的精神影响着儿女,打动着儿媳,感动着十里八乡。儿媳常说:“多亏有个这样好的妈,不然我早就不在人世了。要是有来世,我还要做她的儿媳,我愿意侍奉她一辈子!”

  陈光英入选“四川好人”。

  532  陈秀苗

  陈秀苗,女,汉族,1967年6月生,中共党员,山西省太原市晋源区晋源街道南街村党支部书记。

  未嫁时,她无私照顾失去母亲的初生婴儿,视如己出;结婚后,她在照顾公婆的同时,悉心照料丈夫前妻的父母,如生身父母,是村民心目中的“好媳妇”。

  1990年,23岁的陈秀苗偶然听说一位村民因分娩大出血去世,留下一个男孩。善良的她多次去探望这个不幸的家庭和孩子,在生活上尽可能地给他们以悉心照顾。在照顾孩子的一年多时间里,陈秀苗和孩子产生无法割舍的真挚感情,萌发要把这个孩子抚养成人的责任感。照顾孩子的同时,陈秀苗对孩子朴实憨厚的父亲也产生好感。1991年,陈秀苗嫁了过去。结婚一年后,陈秀苗生了一个男孩,可对继子没有丝毫冷落,反而更加疼爱。2018年房屋拆迁后,她用拆迁款给继子购买住房。

  婚后,陈秀苗提出一个令大家都没想到的要求,她让丈夫带自己去前妻的父母家,认前妻的父母为父母。此后,她坚持去关心照料两位老人。平日里,去家里洗衣服、收拾家,看到家里缺啥吃的穿的用的,她及时给补上。逢年过节,她都要和丈夫带着孩子去看望。老人病了,她总是悉心陪护……两位老人感叹:我亲生女儿虽然不在了,但有这个女儿,是我们的福气。

  俗话说长嫂如母。从嫁到这个家,她就承担起照料这个家庭的全部责任。两个小叔子和一个小姑子从上学到结婚生子,她都一手关心操持。妯娌、小姑子们生病住院也是她亲自陪护。陈秀苗用爱心孝行温暖着家人、感动着村民。

  陈秀苗荣登“中国好人榜”,荣获山西省道德模范称号。

  533  陈敏

  陈敏,女,汉族,1981年3月生,中共党员,贵州省毕节市大方县公安局凤山派出所教导员。

  陈敏在大哥和弟弟相继离世后,同丈夫一起挑起家庭重担,十年如一日,在照顾父母、公婆的同时,还养育着7个年幼的侄子侄女,是家里的“顶梁柱”。她用爱心与责任为亲人送去温暖,用善念与勇气为社会增添亮色。

  陈敏原本有一个幸福家庭,爱人既是工作中的同事,又是生活中的伴侣,还有一个聪明伶俐的孩子。2008年3月,陈敏的大哥遭遇车祸不幸辞世,留下3个儿女,最大的孩子才7岁,还患有脑瘫癫痫,生活不能自理。2016年7月,陈敏的弟弟突发急病离世,留下4个年幼的子女,最小的一个仍在襁褓之中。

  陈敏大嫂在丈夫去世后离家出走,弟媳也长期在外打工,将孩子们丢给年迈的公婆。陈敏不忍看着父母既要忍受白发人送黑发人之痛,又要日夜辛劳拉扯几个孩子。她毅然选择替父母分担,接手抚养孩子,更是将大哥4岁的女儿带到身边照顾,给她找学校上学。10年来,她用简单而平凡的举动去关爱家中的每一个成员,悉心抚养侄子侄女,给予孩子们父母般的爱。每逢周末、节假日,陈敏夫妇都会挤时间回家去陪父母,看望哥哥弟弟的孩子们。为了让孩子们能够享受到和其他同龄人一样的爱,他们不仅给孩子们买衣服、玩具、文具等,还在假期带着他们出去旅行,见识大千世界。陈敏说:“要通过这些方式,带孩子们出去走走看看,让他们知道外面的世界很精彩,告诉他们要好好学习,将来做一个对社会有用的人。”

  接连的意外,让陈敏的父母不堪打击,身体每况愈下。在父母生病的时候,陈敏夫妇将老人接到县城医院住院治疗并轮流照顾,给父母按摩擦洗,守护他们输液吃药,陪伴他们说话散步。孩子们生病了夫妻俩也是牵肠挂肚,带他们去医院检查治疗。2009年,陈敏的公公因病去世,留下婆婆独自生活。如此一来,她就在父母家、婆婆家之间奔忙,家务活、地里的农活样样不落下。她和丈夫一起忙碌着,共同支撑着一大家人的生活。

  陈敏荣获贵州省道德模范称号。

  534  陈淑梅

  陈淑梅,女,汉族,1950年1月生,黑龙江省佳木斯市桦南县大八浪乡西太平村村民。

  为了女儿临终前的一句嘱托,年逾六旬的陈淑梅十六年如一日,悉心照顾全身瘫痪的女婿,喂水喂饭、洗澡擦身、端屎端尿,不离不弃,上演着感人至深的亲情故事,诠释着润物无声的慈母大爱,是人们心中的“最美岳母”。

  1996年,陈淑梅的女婿遭遇车祸,造成高位截瘫。2002年,陈淑梅的女儿被诊断患上白血病,弥留之际,女儿托付母亲照顾自己瘫痪的丈夫。陈淑梅含泪答应了,承诺一定照顾好女婿。

  女儿去世后,陈淑梅和丈夫搬到了女婿家,照顾起全身瘫痪的女婿和刚上小学的外孙女。陈淑梅照顾女婿像对自己的儿子一样,十分细致耐心。每天晚上,陈淑梅两三个小时就要起来一次为女婿翻身。十几年来,她就像定了点的闹钟一样,准时醒来给女婿喂水、接尿、按摩。有一次,陈淑梅外出被撞伤导致膝盖粉碎性骨折,但她并没有停下对女婿的照顾。女婿多年瘫痪在床,皮肤溃烂,陈淑梅带病给他挤出身上的脓水,每天喂他吃饭喝水,帮他解决大小便。

  看到陈淑梅如此辛苦,女婿多次有轻生的念头。一次,陈淑梅给女婿喂饭时,女婿死活不肯张口,开始绝食。“你不吃我就这么举着,直到你张开嘴为止。”陈淑梅一边劝导,一边将勺子举到他嘴边,一分钟、两分钟、十分钟过去了,看着岳母的手已经不住地颤抖,女婿感动得泪流满面。2013年8月,陈淑梅唯一的儿子也因病去世,女婿不忍再拖累陈淑梅一家,又想轻生。陈淑梅坚定地对女婿说:“他们走了,你就是妈的儿子,遇到困难只要我们在一起,挺一挺就过去了。”

  2018年5月,陈淑梅被查出患有乳腺癌。住院治疗期间,陈淑梅最放心不下的就是女婿,每天在病房都通过电话询问女婿身体情况。回到家,伤口还没长好,她仍坚持着用另一只手给女婿喂饭。

  陈淑梅荣登“中国好人榜”,荣获黑龙江省道德模范称号,其家庭被评为全国最美家庭。

  535  易从梅

  易从梅,女,汉族,1954年4月生,湖北省宜昌市远安县鸣凤镇北门村村民。

  她21年不离不弃,倾尽全力照顾患有“渐冻症”的丈夫和儿女,用瘦弱的双肩扛起照顾家人的重担,用乐观坚强的笑容面对人生苦难,用爱与责任呵护着至亲,支撑起家人的生命希望。

  21年前,易从梅一家的日子和和美美。可是天有不测风云,谁也没有想到,原本从容的生活来了个“大拐弯”。1998年,易从梅的丈夫突然病倒,辗转宜昌、武汉就医,被确诊为“渐冻症”。随后,女儿也被确诊为“渐冻症”。2010年4月,女儿因手脚无力、走路不稳,不幸坠入水沟溺亡。易从梅还未从痛苦中恢复过来,又传来噩耗:远在广州工作的儿子也患上“渐冻症”,那年他才22岁!面对这样的生活困境,易从梅没有被打垮,而是选择坚强面对。

  每天清晨5点,易从梅起床做早餐,趁煮汤熬羹间隙,去照料父子俩起床、上厕所、洗漱。由于他们全身僵硬,胳膊和腿不能弯曲,给他们穿衣服这样的小事,都要花上半个多小时。然后再挨个把他们抱上轮椅,喂父子俩吃饭。忙完后,汗流浃背的她才能匆匆吃几口。这样的清晨易从梅已度过了7600多个。

  安顿好家里的一切,易从梅又扛起锄头下地。为了挣钱养家,她一刻不停地劳作,种粮食、栽雷竹、打零工,样样都干。收粮的季节,她常常忙到凌晨。田里忙完,她又匆匆回家伺候父子俩起来上厕所,或帮他们翻个身。每年农忙那阵,她既要忙地里的活,又要照料丈夫和儿子,几乎是没合眼,天就亮了。周而复始的21个春秋,她从没睡过一个安稳觉。

  当地政府把易从梅一家纳入精准扶贫对象,享受到系列扶贫政策。性格要强、乐观积极的易从梅从不等靠要,拒绝了好心人让她把父子俩送到福利院的建议。她说:“无论好歹,一家人总要在一起。只要我能动,就要尽好本分,不能给政府添麻烦、给社会添负担。”

  易从梅荣登“中国好人榜”,荣获湖北省“荆楚楷模”称号。

  536  周英仙

  周英仙,女,汉族,1953年6月生,江苏省常州市金坛区春风社区居民。

  30年来,周英仙无怨无悔照顾年迈多病的公婆、膝下无子女的伯父母和两个孤寡舅舅。丈夫患病后,她不离不弃、精心护理,用柔弱双肩和坚韧付出支撑起这个特殊家庭,让老人们安度晚年,赢得乡邻的尊重和称颂。

  1979年,周英仙和丈夫沈志强结婚后,走进了一个特殊的大家庭。家里除了公婆外,还有丈夫的伯父母和两个舅舅。伯父母膝下无子女,两个舅舅都是孤寡老人,小舅舅还患有精神疾病。丈夫在厂里上班,家里6位老人全需要周英仙照顾。小舅舅病情发作时,稍不留神就走失,她四处寻人是常事,有几次甚至深更半夜去寻找。1997年,沈志强享受单位福利分房,分到一套70平方米的房子。老人们担心小两口离开他们。周英仙知道老人们的顾虑后,主动和丈夫商量,决定继续住在老屋子陪伴几位老人。

  周英仙的婆婆体弱多病,她经常用自行车推着婆婆去医院,从不嫌麻烦,每天都专门为婆婆搭配饮食。公公离世后,她怕婆婆孤单,便在婆婆房里添了一张小床,每天陪她聊天,照顾她睡觉。婆婆晚上经常起夜五六次,她都服侍在身旁。婆婆觉得太拖累儿媳妇,常说:“不是英仙照顾得好,我早就随他爸走了。”

  2011年,周英仙的丈夫患了脑瘤,半身瘫痪,生活不能自理,医生建议做开颅手术。为了不让老人担忧,周英仙在老人面前装作若无其事,背地里却常常以泪洗面。丈夫手术前,婆婆和伯娘担心周英仙会累垮,主动要求进了养老院。丈夫出院后,周英仙每天不厌其烦地帮助丈夫进行康复训练,晚上为给丈夫翻身,她打地铺睡在丈夫床边。其间,她隔三岔五去养老院看望老人,送去饭菜改善伙食,帮她们洗澡、剪指甲。丈夫能下床走动后,周英仙马上把二老接回了家。

  在周英仙的精心照料下,6位老人安详地度过了晚年,其中婆婆、大舅都活到95岁,伯娘活到了106岁。周英仙一家在春风小区住的几十年里,她的孝行邻里都看在眼里,赞在嘴边,人人都以她为学习的标杆。

  周英仙入选“江苏好人”。

  537  周桔凤

  周桔凤,女,汉族,1975年5月生,浙江省衢州市常山县芳村镇猷阁口村村民。

  丈夫前妻病逝多年,留下幼子和年迈的父母。周桔凤婚前得知这一切,没有丝毫顾虑,婚后义无反顾地担负起照顾他们的责任。近4年来,她用至善至真的孝行美德影响着身边的人,是乡亲们交口称赞的“好媳妇”。

  2016年5月,经人介绍,周桔凤与李知良相识。李知良前妻多年前因病去世,独自带着前妻的父母和儿子生活。周桔凤得知后,主动提出和李知良一起去看望两位老人。她提着礼物一进门,就亲切地叫了声“爸爸”“妈妈”。周桔凤对李知良说:“这声爸爸妈妈不是随口叫叫,我真心把他们当成我的父母看待,希望能够尽一份女儿的孝心,抚平老人失去女儿的伤痛。”从那以后,周桔凤几乎每天都要去老人家里帮忙做家务,陪他们聊聊天。两位老人看在眼里,感动在心里,逢人便说:“我的女儿又回来了。”

  2017年6月,遇上强降雨天气,两位老人住的房子存在隐患,周桔凤立刻腾出自己家的房间给他们住,并经常给他们做好吃的。老人过意不去,想给周桔凤一些钱,她坚决不肯收。老人的手机坏了,她买了新手机送给老人,还耐心地教会他们使用。由于当地风俗,错过了老人的60岁生日,但周桔凤早早为老人买了新衣服和礼物,过年的时候她做了一大桌子老人喜欢的菜,全家人一起庆祝。吹蜡烛时,老人眼眶有些湿润:“桔凤这个女儿,是我亲生女儿呀!”

  这么多年来,周桔凤没有和老人红过一次脸,没让老人受过一次气。为了带动身边更多的人尊老孝老,2018年,周桔凤组建了“最美领跑”志愿服务队,经常去敬老院给老人们量血压、打扫房屋、烧菜做饭、陪伴谈心,让老人们感受到温暖。

  周桔凤入选“浙江孝贤”“浙江好人”。

  538  封孝利

  封孝利,女,汉族,1956年9月生,重庆市巴南区南泉街道和平村村民。

  封孝利强忍丈夫去世的悲痛,一边照顾公公和年幼女儿,一边打工挣钱偿还为丈夫治病欠下的债务。她坚持带着公公改嫁,相约照顾老人余生。16年来,封孝利用自己的实际行动诠释着“百善孝为先”的传统美德。

  2003年4月18日,封孝利的丈夫因肺癌去世,留下75岁养父、9岁女儿及13万元债务。弥留之际,丈夫紧拽着封孝利的手说:“要照顾好爸爸,不能丢下他!”“你放心,不管以后怎么样,我都不会丢下他不管。” 封孝利含泪承诺。从此,封孝利精心照顾着公公。为了补贴家用和还债,她到处打零工赚钱,家里养了8头猪,但从来不舍得吃肉,她要养大卖钱。自己买双新鞋,只有串门才舍得穿,平时在家或下田就光着脚。但是即使赊账,她也要背着公公去治病。别人给她一个鸡蛋、几颗糖果,她都揣兜里,带回家给公公吃。

  中年丧夫,封孝利艰难地支撑着这个家。改嫁,或许可以一起分担一下生活的压力。但封孝利“带着公公才改嫁”的择偶条件“吓”跑了很多人,直到许世路的出现。他承诺和封孝利一起还债、赡养双方老人。封孝利独自撑起一个家两年后,终于有了依靠。原本摇摇欲坠的家庭,组合成了一个团结温暖的大家庭。两人刚结婚不久,公公疝气复发。封孝利和许世路没日没夜地交替照料不能自理的公公。为了照顾一家人的生活,封孝利每天从凌晨开始,3点半起床,做饭喂猪、侍奉老人、下地干活……为节省4元公交车费,她每天步行10多公里上下班,来回近三个小时。看到封孝利起早贪黑,全家人都非常心疼。女儿、女婿收入虽然不高,但总将自己的收入拿出来,帮家里还债、添置东西、补贴家用。 

  2016年,60岁的封孝利赶在春节前,终于将最后的8000元外债还清。这时,公公也已90岁高龄。

  在一家人的共同努力下,封孝利不仅扩建了房屋,还将长满青苔的院坝用水泥平整一新。现在,公公常常挂在嘴边的一句话就是:“我儿子虽然走了,但是我还有一个女儿和儿子。”

  封孝利家庭被评为全国文明家庭。

  539  赵志发

  赵志发,男,汉族,1964年4月生,河南省周口市太康县常营镇五子李村村民。

  二十年如一日,赵志发不离不弃,悉心照料植物人妻子,用真情呵护与爱心守候将妻子唤醒,创造了生命的奇迹,被周边百姓传为佳话。

  1999年10月20日,赵志发种完小麦准备外出打工,妻子骑自行车送他去镇上乘车,回家途中被摩托车撞倒,颅内大量瘀血。

  经开颅手术、6个多月住院治疗,妻子虽保住生命,却成了植物人。从医院回家后,妻子一度昏迷,脑袋肿胀,鼻插饲管,脖子安着套管,身上多处溃烂,大小便失禁。女儿当时才10岁,儿子8岁,照顾全家人的重担都落在赵志发身上。

  赵志发每天天不亮就给妻子换好尿布、翻身按摩、做饭、安排孩子上学、给妻子喂饭。照顾妻儿的艰辛超出常人的想象,其中最难的是给妻子喂饭,特别费时费力。

  刚开始他用注射器经胃管慢慢往胃里注入牛奶、米汤之类流食,而后教妻子用嘴吃饭,一小勺香蕉泥用一上午才能喂下去。因长期往胃里注射食物,胃粘膜被破坏,后来只能用嘴艰难喂饭。为保证饭菜温度,常常凉了又热,反复多次。

  此外,他每天还要清洗褥疮、换药包扎、按摩翻身、洗涮尿布。忙完后,他还要抓紧去地里干活,而且每隔一个半小时就要回家照看一下妻子。

  因没有资金投入,有效劳作时间也少,他的庄稼全村最差,收入不及别人1/3。每年庄稼收获后,他都是卖掉粮食给妻子买药,给孩子留足学费,之后就所剩无几了。

  亏得邻里帮衬,当地政府将他家纳入农村低保,并通过危房改造,让他家住上宽敞的新房。

  2016年10月的一天,赵志发突然发现妻子手指能动了,他拿东西在妻子眼前晃动,发现妻子眼珠也能随着转动,他欣喜异常。

  2017年3月,妻子竟然能简单发声了。如今妻子可以躺在护理床上,微笑着和他说话。孩子也长大成才,女儿大学毕业在镇里中学教书,儿子研究生毕业找到不错的工作。赵志发用20年艰辛付出为妻儿撑起一个温暖的家。

  赵志发荣登“中国好人榜”。

  540  赵宪珍

  赵宪珍,女,汉族,1959年9月生,中共党员,上海市嘉定区南翔镇流动党员学堂党委书记。

  赵宪珍家中难事不断:父亲患肺癌、母亲患尿毒症、大哥患脑膜炎瘫痪在床、二哥早年离世、弟弟失明、弟媳患乳腺癌……但她始终不离不弃、坚强面对,用至善至孝的实际行动,诠释着孝老爱亲的真谛。

  1974年,赵宪珍的大哥因脑膜炎已经瘫痪在床十多年,二哥刚上高中。看着沉重的家庭负担压得父母透不过气,为了能照顾大哥,让二哥安心上学,不让母亲天天以泪洗面,赵宪珍便不顾家人反对,毅然退学,上街卖菜补贴家用。她为了每斤蔬菜多卖几角钱,每天骑自行车往返市郊近百里。后来她开了家小饭店,生活逐渐有了好转。

  1994年,二哥因病去世,弟弟失明。一连串的打击,让这个家雪上加霜。但她没有放弃,继续白天打理饭店,晚上照顾家里。她对自己很吝啬,却对正在上学的侄女很大方,新书包、辅导书样样都不落下。大哥的营养品、二嫂的生活用品、弟弟的看病就医费用,家里的大事小事,花销琐碎,赵宪珍每一样都记在心上,每一件都妥帖安排。

  2015年,赵宪珍的父亲查出患上晚期肺癌。为了给父亲治疗,她几经周折找到了适合后续治疗的中医专科医院。但因医院床位非常紧张,无法立即住院。她连续两天守在医院排队等候,终于等到床位。

  从父亲住院开始,赵宪珍便常常是从家里到饭店、到医院“三点一线”的生活轨迹。她每天凌晨3点起床为父亲熬营养汤,做好吃的饭菜,让父亲增强体质,控制病情恶化,想方设法延续父亲的生命。

  2016年,赵宪珍的母亲因尿毒症入院,同时弟媳被查出乳腺癌晚期。此时,连同患病的父亲,家里3个人都身在医院,生命危在旦夕。赵宪珍揽下重担,辗转医院照顾三位患病的亲人,直到两年前父母相继离开人世,弟媳顺利出院。两位老人在世时逢人便说,有个孝顺的女儿是他们最大的幸福。

  赵宪珍荣获全国孝亲敬老之星称号,其家庭被评为全国最美家庭。

  541  柳维新

  柳维新,男,汉族,1952年9月生,湖南省浏阳市永安镇丰裕社区居民。

  柳维新数十年如一日精心照顾自幼身患疾病、丧失生活自理能力的姐姐和妹妹,他终身未娶,独自承担生活的重担,再苦再难从不言弃,用一生守护演绎了手足情深的感人故事,被邻里乡亲传为佳话。

  柳维新与一姐一妹,相依为命。姐姐自小不能独立行走,患重病瘫痪在床,妹妹因罹患小儿麻痹症,丧失行走能力,柳维新勇敢肩负起照顾姐妹的重担。

  为了照顾好姐姐和妹妹,每天早晨6点,柳维新就起床开始忙碌。简单洗漱之后,做好早餐,然后叫姐姐和妹妹起床。她们吃饭时,柳维新要赶紧洗好衣服。

  等姐姐和妹妹吃完饭,他又把她们抱到椅子上休息,自己随意吃两口冷饭,再赶去做工。柳维新下班回家后,也顾不上休息,或是帮姐姐做按摩,或是推着妹妹到屋外走上一圈。

  有时他也在晚上去捕点鱼虾,既能改善一家人的伙食,又能补贴家用。从早到晚繁忙而辛劳,这就是柳维新多年来的生活常态。

  对柳维新而言,奋斗的目标很简单:只希望能让姐姐和妹妹每顿吃上一碗热饭,有个地方能遮风挡雨,冬天穿上一件暖和的棉袄。柳维新始终有个信念:有我在,就不会让姐姐和妹妹饿着。为了这句话,柳维新更加努力地做工做事,加班加点也从不放弃,无怨无悔。

  对柳维新来说,照顾姐姐和妹妹就是他最大的事,为此,他甚至放弃娶亲。

  “年轻时,很多人给我介绍过对象,但是一家人都靠我,没有时间和精力考虑自己的事。”

  结婚一事,柳维新看得很淡然,他不想让窘迫的家境拖累了其他姑娘,也担心娶过来的媳妇会照顾不好姐妹俩。

  长年的艰辛,让柳维新头发斑白,双手布满老茧,面容苍老,但是生活的磨难没有压垮柳维新,他总是乐观坚韧,传递给身边人温暖与感动。如今,在政府的精准帮扶和乡亲们的热心帮助下,柳维新的生活困难得以缓解,一家人住进干净整洁的新房,这个特殊的“三口之家”,现在生活得很幸福。

  柳维新荣登“中国好人榜”。

  542  钟惠芝

  钟惠芝,女,汉族,1949年12月生,中共党员,四川省水文水资源勘测局退休职工。

  丈夫去世后,钟惠芝独自挑起生活重担,40多年任劳任怨,悉心照料年迈多病的公婆,抚养年幼女儿,支撑起风雨飘摇的家,用坚韧诠释着孝贤美德。

  钟惠芝结婚仅一年,丈夫便患鼻癌去世,留下体弱多病的养父母和出生仅40天的女儿。

  一年后,女儿又患重病,生命垂危。一边是失去养子的双亲,一边是病重的女儿。面对生活不幸,钟惠芝把失去丈夫的悲痛藏在心里,以弱小的身躯顽强挑起家庭重担,医治年幼的孩子,照顾伤痛未愈的老人。

  1990年,钟惠芝的公公被诊断为口腔淋巴癌。为了让老人得到更好的治疗,她把老人接到成都医治。老人病重期间,大小便不能自理,她都悉心照料,为公公清洗身体,换洗衣物。老人行动不便,经常倒地不起,她每次都拼尽全力拉起扶到床上。

  后来,公公在老家病危,她与婆婆一起无微不至地照顾直至去世。

  考虑到婆婆在老家没有亲人,独自一人生活不便,为了能更好地照料婆婆,钟惠芝把婆婆的户口迁到成都,让老人看病有了保障。2001年和2004年,婆婆经历头部摔伤、股骨粉碎性骨折、肩胛骨骨折脱位等伤病。2013年和2018年,婆婆因脑梗和肺炎住院两次,又检查出患有糖尿病,后因脑梗加重,导致全身瘫痪,卧床不起。钟惠芝整日在身边陪护,给婆婆清洗伤口、抹身洗澡、喂药喂饭,每天两次对骨折处进行热疗。婆婆的双脚蜂窝组织炎每年都会复发,钟惠芝坚持每天用药水给婆婆泡洗2次,直到患处好转。

  家庭的不顺并没有影响钟惠芝对孩子的教育。虽然钟惠芝没能给孩子提供富裕的物质生活,但她一直要求孩子要养成良好精神品质,并以自己孝老爱亲、勤劳质朴的精神默默感染着孩子。在家庭坎坷中成长的女儿非常懂事,如今已是一名光荣的小学教师。

  这个历经磨难的家庭,靠着钟惠芝的努力付出,虽然艰苦,但十分温馨幸福。

  钟惠芝被授予四川省敬老儿女金榜奖。

  543  俞永慧

  俞永慧,女,汉族,1965年6月生,天津市南开区嘉陵道街南江西里社区居民。

  20多年来,俞永慧不离不弃悉心照顾姑姑王凤琴,用孝心和善良,谱写出一曲超越血缘的亲情赞歌。

  俞永慧从小生活在大杂院里,与王凤琴是邻居。“我刚满周岁,妈妈就出去工作,忙不过来时,就把我托付给凤琴姑姑照看。”

  一来二去,两家的感情越来越好,她也一直把王凤琴当亲人。因为老人一辈子没有结婚,既无儿无女,也无亲戚往来。看到她形单影只的样子,俞永慧暗下决心:“一定要让姑姑感受到亲人的关爱和家庭的温暖。”

  日常生活中,她隔三差五就会帮姑姑买些生活用品,做了好吃的好喝的,也会给姑姑送去。

  逢年过节,她还会叫上爱人一起,帮着姑姑打扫卫生、为姑姑置办年货。

  1998年,曾经的大杂院要进行改造拆迁,当时王凤琴已经70多岁了,既没收入,也没房产,以后可怎么办呢?老人便暗自惆怅。

  看着她愁眉不展的样子,俞永慧郑重许诺:“姑姑,以后您就跟着我,只要有我一口饭,就保准不让您饿着。”

  就这样,俞永慧夫妇带着儿子,与姑姑一起组成了一个崭新的四口之家。

  多年来,他们先后搬家多次,房子小时就挤着住,从没想过将姑姑弃之不顾。7年前,姑姑患脑栓塞住院,俞永慧每天喂饭喂水、端屎端尿,病友们连连夸赞:“王奶奶,您真是养了个好闺女!”

  转眼间,姑姑已经92岁高龄,耳聋眼花,多次住院,早已行动不便、无法自理。俞永慧和爱人便每天为她按时翻身、早晚擦洗、定期换衣,还变着花样做老人爱吃的饭菜……俞永慧用至善至孝的行动,诠释了人间的大爱真情。

  俞永慧荣获天津市道德模范称号。

  544  饶小亚

  饶小亚,女,汉族,1979年9月生,中共党员,江西省萍乡市芦溪县银河镇敖家坊村村委委员。

  一家五口,三人因病瘫痪,饶小亚选择勇敢面对。15年里,她用柔弱的双肩撑起一个风雨飘摇的家,用不离不弃陪伴守护,点亮了亲人生命的航程。

  2004年7月,饶小亚的婆婆突患脑溢血导致半身不遂,饶小亚毅然决定回家,独自一人在婆婆病床边照料,像亲生女儿一样对婆婆无微不至地关怀。

  每天饶小亚总是早早起床,给婆婆喂饭、洗脸、擦身子……虽然家中并不富裕,她对婆婆却很舍得花钱,即使农忙季节,为了给婆婆补充营养,也会抽时间到集镇上去买营养品。

  祸不单行,同年,丈夫在工作时被一块突然坍塌的煤块打中,由于脊椎受伤,腰部以下失去知觉,没有生活自理能力,连吃饭、穿衣、大小便都成了问题。

  从此,家庭的全部重担都压在了饶小亚柔弱的肩上,她既要服侍重病婆婆,又要照料瘫痪丈夫,还要打零工维持生活。

  2008年7月,丈夫做完神经干细胞移植手术,回到家后,饶小亚积极帮助丈夫进行康复训练,每天为他按摩双腿上千次。渐渐地,丈夫的腰部以下有了知觉,腿脚也能慢慢活动了。

  就在生活慢慢走向平稳时,饶小亚的公公被查出患有脑癌。

  面对这个多灾多难的家,饶小亚暗下决心:不管多苦多难,我绝不能放弃,只要坚持,只要家在,没有什么困难过不去。她每天5点起床,给公公按摩、擦身、端屎端尿、做饭,再赶去上班……39岁的她看上去比同龄人苍老很多,但生活的磨难没有压垮她,她的脸上总是扬着干练和坚强的微笑。

  饶小亚荣获全国孝亲敬老之星称号,荣登“中国好人榜”。

  545  高惠兰

  高惠兰,女,黎族,1968年5月生,中共党员,海南省乐东县大安镇敬老院院长。

  结婚十多年,高惠兰用心照料患病的公公,悉心抚养3个继子继女,倾其心力经营着敬老院“大家庭”和自己的“小家庭”,是人们眼中孝老敬老的好媳妇。

  高惠兰从23岁起,开始担任敬老院管理员,几乎每天24小时都要照顾老人们的吃喝拉撒,忙得脱不开身,没有自己的私人时间。

  38岁那年,她嫁给忠厚老实的丈夫。高惠兰的丈夫曾经有过两段不幸的婚姻,两位前妻过世后留下3个年幼的孩子。婚后,丈夫全力支持她敬老院的工作,她在服务好敬老院老人的同时,关心丈夫、体贴孩子、孝敬公婆,承担着照顾家庭的重担。

  2012年,高惠兰76岁的公公突患中风,卧床不起,高惠兰叫来亲妹妹暂时代管敬老院,把每个老人的情况交代清楚后,她急赴三亚照顾公公。

  中风病人发病期不能自理,每天的吃喝拉撒只能靠人照顾。高惠兰一刻都没闲着,在病床前从早忙到晚,累了就坐在椅子上打个盹。卧床的公公胃肠功能不好,有时半夜腹泻,甚至一夜几次,高惠兰一直在身边照料。高惠兰折腾得精疲力尽,严重的失眠让她明显消瘦下来,但她从未有过半句怨言。

  在高惠兰细致入微的照顾下,公公病情很快得到控制。病友们都说老阿伯有老年福,有个孝顺闺女。后来得知她是老人的儿媳妇,众人更是对她赞不绝口。公公治疗期间,医院和敬老院,高惠兰不知跑了多少趟。

  经过长达4个多月的治疗,公公的病情基本稳定。为了更好地照顾公公,高惠兰和丈夫及小叔子、小姑子商量后,把公公、婆婆接到敬老院。

  此后,高惠兰在做好敬老院工作的同时,悉心照料着公婆,经过两年多精心护理,公公逐渐可以慢慢行走,也能够自己吃东西,基本恢复了自理能力。

  高惠兰对于3个继子继女视如己出,咬紧牙关、省吃俭用,供孩子们读书。无论工作多忙,她都会抽出时间关心孩子的学习、生活情况,了解孩子的思想状况,教育孩子如何做人做事,一直照顾他们成家立业。

  高惠兰家庭被评为全国文明家庭、全国最美家庭。

  546  郭佳佳

  郭佳佳,女,汉族,2002年9月生,共青团员,重庆市沙坪坝区青木关中学学生。

  家中突发火灾,本已逃离火海的郭佳佳,放心不下腿脚不便的父亲,又返回屋里寻找,吸入大量浓烟晕倒在客厅,全身近80%烧伤、十指截肢,被乡亲们称为“火场救父的孝心女孩”。

  2010年,郭佳佳的父亲因车祸导致双腿残疾,懂事的郭佳佳为减轻母亲的负担,学会了洗衣做饭,还帮妈妈承担起日常照顾父亲的责任。虽不富裕,但一家人的生活平静而幸福。然而,一场火灾打破了这种平静。2016年12月3日凌晨,郭佳佳的妈妈被一阵阵燃烧爆裂的闷响吵醒,迷迷糊糊下床打开卧室门,只见客厅里浓烟四起。她立刻清醒过来,意识到家中着火,便赶忙叫醒家人。

  惊醒的郭佳佳凭借学到的技巧逃到楼道口的安全地带,可她环顾四周却未发现爸爸的身影。意识到爸爸行动不便,郭佳佳毫不犹豫地返回屋里寻救,却在离门口不远的位置被滚滚浓烟呛倒在地。此时,郭佳佳的妈妈发现女儿不见了,与已经出来的丈夫疯狂地四处寻找。大火扑灭后,他们看到趴在客厅已面目全非的郭佳佳,妈妈顿时瘫倒在地,爸爸强忍泪水将女儿抱了出来。此时的郭佳佳却一直喃喃自语:“爸爸呢?出来没?”

  严重烧伤的郭佳佳被紧急送往医院抢救。医生告诉郭佳佳妈妈,她全身烧伤面积近80%,其中三度烧伤达45%,伴随呼吸道损伤、一氧化碳和酸中毒,右手截肢可能性大,后期还需要进行多次手术。“妈妈,我是不是很严重?”医生告知病情的时候,佳佳听到了。“对,可能右手保不住了。”郭佳佳妈妈回答。“没关系,没了右手,我还有左手,我会坚强地活下去!”听到女儿这么懂事而坚强,郭佳佳的妈妈忍不住哭了出来。

  住院以来,郭佳佳的老师同学、叔叔阿姨及很多不认识的好心人专程到医院看望,为她募捐,给她鼓励。郭佳佳将这份爱深深地放在心里。她说:“我一定要回报社会,让爱继续传承!”看着整日以泪洗面的妈妈,郭佳佳安慰道:“等我好了还要上学,长大后好好孝敬你们!”如今,郭佳佳正积极接受康复治疗,用乐观和坚强面对一次次植皮手术带来的疼痛。

  郭佳佳荣获全国最美孝心少年、全国向上向善好青年等称号,荣登“中国好人榜”。

  547  郭彩利

  郭彩利,女,汉族,1976年6月生,宁夏回族自治区固原市彭阳县孟塬乡白杨庄村村民。

  丈夫身患重病,郭彩利坚强面对,毅然决定“割肾救夫”。她对爱人不离不弃,对爱情无悔坚守,对家庭无私奉献,成就一段患难与共、坚贞不渝的人间真情。

  2006年8月,郭彩利的丈夫王占学感觉身体不适,医院诊断为双侧肾功能衰竭。半年时间里,郭彩利带着丈夫辗转银川、西安几家医院看病,但病情仍不见好转,肾脏移植成为挽救王占学生命的唯一希望。这时,王占学年过半百的哥哥提出要换肾给弟弟,但检查发现他的肾脏有过损伤,移植手术有一定风险,如果不成功,意味着兄弟俩可能会同时失去生命。

  郭彩利没有放弃。为了守住一个完整的家,她瞒着丈夫和家人,偷偷做了肾源配型检查。检查结果显示,她和丈夫的肾脏配型比高达36.5%,比医学要求的比例高出11.5个百分点。郭彩利喜出望外,她把这个消息告诉丈夫,可王占学坚决不同意,他说:“我的身子不行了,你不能再出任何闪失,娃娃不能没有你呀!”郭彩利的母亲一开始也不同意,她安慰母亲说:“少个肾没什么,只要把占学的命救下,有个完完整整的家就行,娃娃不能没有爸爸。”

  虽然说服了家人同意自己给丈夫换肾,但高昂的医疗费成了摆在郭彩利面前的一个难题。她借遍亲戚朋友,市县等多家单位也发起倡议为其募捐,终于凑够了手术前期费用。2008年8月4日,经过4个多小时的手术,郭彩利的一个健康肾脏被移植到王占学体内,当血管缝合接通的一刹那,夫妻俩的生命完全融合在一起。第五天,郭彩利能出病房了,她一步一挪进了丈夫病房。“好着呢!”王占学回应她,她心里悬着的石头这才落了地。

  为治病,家里欠了32万元外债,手术后11年,王占学每天都要吃抗排异反应的药物,费用很高。为了让王占学有药吃,郭彩利租了一间小商店,早出晚归,忙碌奔波。献肾后郭彩利的身体大不如从前,但除了每天照顾丈夫和小商店的生意外,她还抽空参加电脑培训班。她说:“活着就有希望,日子会一天天好起来的!”

  郭彩利当选“感动宁夏”2008年度十大人物,其家庭被评为全国最美家庭。

  548  接晓燕

  接晓燕,女,汉族,1964年10月生,中共党员,山东省日照市莒县城阳街道东关二街党支部书记。

  丈夫意外受伤瘫痪,她寻医问药让丈夫重新站起来;大姑姐夫妻意外离世,她主动收养三个外甥,视如己出;公婆年事已高,她悉心照料养老送终。几十年里,接晓燕用真情维护着家庭温暖,成为远近闻名的好妻子、好舅妈、好儿媳。

  1985年,接晓燕远在东北的大姑姐和姐夫因意外事故突然离世,只留下三个孩子,最大的12岁,最小的只有4岁。接晓燕没有丝毫顾虑和犹豫,把三个孩子接到家里。原本并不富裕的家庭,生活花销更加捉襟见肘。但是,接晓燕对几个孩子视如己出,没有让他们受过任何委屈,在生活上、教育上都非常上心。在接晓燕的悉心养育下,几个孩子健康成长,外甥当兵考上军校,两个外甥女也事业有成、分别成立家庭。无论是外甥休假探亲还是外甥女“走娘家”,他们都会第一时间回到接晓燕这里看望他们的“舅母妈妈”。

  2005年的一天,接晓燕的丈夫在高空作业时不慎坠地,双腿粉碎性骨折,当场昏迷。突如其来的灾难没有打倒接晓燕。面对医院给出的再也无法站立的诊断,接晓燕没有放弃。她到处寻医问药,背着丈夫跑遍北京、青岛、济南等地治疗。两年多时间,她自学按摩和推拿,俨然成了半个康复专家,用不离不弃的爱打退病魔,让丈夫重新站立起来,她自己却瘦了40斤。

  接晓燕还是东关二街有口皆碑的“好儿媳”。2013年,婆婆病重在床,接晓燕在床前悉心照料,老人临终时对儿媳念念不忘:“闺女,娶到你这样的好媳妇是我们家的福气,这些年你在我们老刘家受累了,今后你也要好好照顾自己呀。”接晓燕的眼泪吧嗒吧嗒地往下掉:“娘,只要咱一家人和和美美的,我一点也不觉得累,您就放心吧。”“好闺女,你再给娘梳梳头发吧。”接晓燕像往日一样把婆婆的头发梳理地整整齐齐,婆婆就这样在她的怀里安详离去。

  接晓燕作为村支书,把村里的事情打理得井井有条,用好家风带动好村风,带领大家成立红白理事会,建立志愿服务队伍,推动新时代文明实践中心建设,村里的风气更加和谐、更加文明。

  549  黄文岩

  黄文岩,女,汉族,1972年3月生,辽宁省北票市泉巨永乡涌泉村村民。

  黄文岩善良坚强,带着公婆改嫁,撑起“五姓之家”,用柔弱双肩撑起一个特殊家庭,用行动诠释着“百善孝为先”的真谛。

  1994年,22岁的黄文岩嫁给同村梁树军。当时婆家很穷,住的是土坯房,屋里没有像样的家具。她勤俭持家,日子越来越好。2005年腊月,梁树军骑摩托车出了车祸,虽被紧急送往医院抢救8天,最终还是没醒来。丈夫离世后,留下正读小学的儿子和两位年近古稀的老人,还有盖房和住院时欠的外债。她一边悉心照顾老人孩子,一边四处打工挣钱,还利用早晚打理家里几亩耕地,养鸡卖蛋。几万元债务,她一毛一毛攒,一点一点还。日子久了,公婆都看不下去了,婆婆劝她趁年轻早点改嫁。她流着泪说:“我早就把你当成亲妈,树军扔下咱们走了,我不能再扔下你们。”

  2008年,黄文岩认识了李德富。谈婚论嫁时,她的条件是“带着公婆改嫁”,否则就不结婚,李德富答应了。2010年,他们的女儿出生。2013年,丈夫感觉身体不适,辗转多家医院,被确诊为白血病。黄文岩一边在医院照顾生病的丈夫,一边照顾“前公婆”和儿女。几个月后,丈夫去世,留下一个债台高筑的家。面对多舛的命运,黄文岩擦干眼泪,告诉自己不能倒下,撑起这个家,赡养好“前公婆”,照顾好儿女。

  这是个特殊的五口之家,前公公姓王,是前任丈夫的继父;前婆婆姓陈,儿子姓梁,女儿姓李,加上她,五口人,五个姓,老人年迈,孩子还小。黄文岩白天送孩子上学后,就开始打理家里田地;闲暇时,会到附近需要雇工的人家去打工。她用坚强和善良支撑起这个特殊的“五姓之家”。如今,80多岁的公婆身体被照顾得很好,儿子大学毕业即将工作,女儿上小学三年级,家里欠款基本还清,五口之家生活幸福。

  黄文岩荣登“中国好人榜”,其家庭被评为全国“五好”家庭。

  550 梁格日其木各

  梁格日其木各,女,蒙古族,1949年9月生,中共党员,内蒙古自治区通辽市奈曼旗固日班花苏木财汉他拉嘎查村民。

  梁格日其木各为了帮父母拉扯7个弟弟妹妹长大,13岁时撑起整个家庭。为了照顾双目失明的二妹,她至今未嫁。她用大爱亲情温暖了家人,感人故事在当地传为佳话,被誉为“内蒙古好姐姐”。

  梁格日其木各是家里的长女,13岁时,父亲生病卧床不起,弟弟妹妹还小,瘦弱的她成了家里的“顶梁柱”,她毅然放弃了学业。梁格日其木各不但要照顾常年卧病在床的父亲,还要帮母亲抚养7个弟弟妹妹。其中,二妹由于两岁时患病,导致双目失明。此后她一直精心照顾二妹的日常生活长达64年,直到二妹离世。三妹12岁时得了重病,由于交通不便,梁格日其木各背着三妹顶着烈日,步行穿过20多里炙热沙漠,蹚过水流湍急的教来河,到达八仙筒镇,从八仙筒镇乘车到通辽,又到辽宁省阜新市,一路寻医问诊,挽救了妹妹的生命。梁格日其木各含辛茹苦,照顾弟弟妹妹,还为他们筹集学费,让3个弟弟妹妹上了大学,现在都已成家立业。几十年来,家里柴米油盐、生活琐事,梁格日其木各全部承担,还种着自家的承包地,饲养牛羊。

  梁格日其木各是个热心肠,19岁时,她被村民推选为财汉他拉嘎查妇联主任,在担任妇联主任的22年里,嘎查不论谁家有事,她都有求必应,随叫随到,竭尽全力热心帮忙。梁格日其木各照顾家人的感人事迹被乡亲们广为传诵,示范影响着嘎查群众。当地涌现出许多感人的敬老爱亲典型,形成良好风尚。

  梁格日其木各荣登“中国好人榜”。

  551  隋广杰

  隋广杰,男,汉族,1966年8月生,吉林省大安市慧阳街道城南社区居民。

  隋广杰三十年如一日无微不至地照料着患病的岳母。在妻子因病去世后,隋广杰依然悉心赡养着岳母。再婚后,又与现任妻子共同继续照顾老人,用朴实的行动诠释了孝老美德,是群众心目中的“大孝女婿”。

  1988年,婚后的隋广杰把岳母李桂兰接到家中,主动承担起照顾岳母的责任。岳母身体一直不好,患有心脏病、高血压等疾病。隋广杰夫妇没有稳定工作,一直打工维持生活,即便如此,夫妻俩坚持长年为李桂兰买营养品调养身体,尽其所能陪伴老人,从物质和精神两方面给老人以照顾。

  2014年,隋广杰的妻子因病去世,给李桂兰老人带来沉重打击,老人不吃不喝,陷入绝望。女儿不在了,老人觉得不便继续在女婿家生活,便带着伤痛准备离开。这时,隋广杰来到老人身边,郑重地说:“这些年我早已把您当作自己亲生的母亲,淑玲走了,我就是您的亲儿子,我为您养老送终。”岳母被这番话深深感动了。在他的悉心照料下,岳母的精神状态慢慢好转。老人家逢人就说:“女婿就是自己的亲生儿子!”

  时光流逝,岳母李桂兰渐渐体会到隋广杰“上有老下有小”的难处,开始操心隋广杰的再婚问题,到处托人给他介绍对象。隋广杰心里有一个不容商量的再婚条件,“必须孝顺前妻的母亲”。后来,他的现任妻子刘淑荣走进了这个家庭,他们共同承担起照顾老人的责任。

  隋广杰荣获吉林省道德模范称号。

  552  揣丽颖

  揣丽颖,女,汉族,1979年7月生,中共党员,西藏自治区山南市加查县人民检察院副检察长。

  多年来,揣丽颖三地奔波,无怨无悔地悉心照料藏汉双亲,用自己的行动践行“孝道”,用执着和坚韧、善良和勤劳,把民族团结呈现得感人至深,把孝老爱亲演绎得情真意切。

  2009年,揣丽颖与藏族爱人结婚。为克服藏汉差异、语言不通、生活习惯不同等问题,揣丽颖主动学习说藏语、做藏餐,了解藏族的生活习惯,尊重藏族的宗教信仰,孝敬公公婆婆,尽到一个妻子、儿媳应尽的责任。

  丈夫在拉萨工作,自己父母在河北老家,揣丽颖经常要在拉萨、河北、加查三地奔波。2010年,揣丽颖回河北家中休产假期间,公公被查出罹患肝癌,当时自己的父亲也患有疾病,身体每况愈下。经过激烈的思想斗争,她最后一次给父亲做完护理后,满怀着愧疚,怀抱刚刚满月的女儿返回了西藏。

  夫妻二人聚少离多,照顾年迈奶奶的重担就落在了揣丽颖肩上。工作之余,揣丽颖经常接奶奶到她的宿舍居住。奶奶第一次去揣丽颖宿舍时迟迟不肯上床休息,她仔细一问才明白,原来奶奶是怕自己的脚弄脏床单和被褥。揣丽颖立即打来洗脚水,蹲下给奶奶洗起了脚,并用藏语关切地询问水的温度是否合适,奶奶感动得热泪盈眶。

  公公患肝癌晚期,食欲不佳,揣丽颖想尽办法做到一日三餐不重样,大半年时间,她翻阅无数书籍,浏览大量网页,学着做适合公公的饭菜。她每天都要给公公翻身子、换被褥、洗脸、暖脚、擦身、换衣服、喂药、喂水,护理按摩,家里的卫生也收拾得干干净净。病痛缠身的公公脾气急,经常无缘无故发脾气。揣丽颖就默默地听着,一边帮公公擦身子,一边心平气和地和公公拉家常,减轻公公的痛苦。公公过世后,揣丽颖严守藏族礼仪,为公公送终,对酥油过敏的她,一直默默守坐在酥油灯前,不停地擦拭、祈福。

  揣丽颖的家庭是一个藏汉结合的民族团结之家,她用真情真爱奏响了家庭幸福的交响曲。

  揣丽颖荣获西藏自治区道德模范称号。

  553  葛莉娜

  葛莉娜,女,汉族,1996年6月生,甘肃省庆阳市正宁县周家镇乔坡村村民。

  父母离世,让16岁的葛莉娜成为家里的顶梁柱。她用柔弱肩膀扛下了生活苦难,为弟弟妹妹撑起一个温暖的家,用实际行动诠释爱和担当的亲情真谛。

  2012年底,葛莉娜的母亲因肝癌救治无效去世。不久后,瘫痪在床的父亲因悲伤过度去世。那一年,葛莉娜16岁、妹妹6岁、弟弟3岁。亲戚们商量将弟弟送大伯抚养,妹妹送大叔抚养,让葛莉娜继续完成自己的学业。葛莉娜不想弟弟妹妹离开这个家、离开自己,决定给弟弟妹妹一个属于自己的家。她毅然放弃学业,回家承担起照顾弟弟妹妹的重担。

  葛莉娜每天天不亮就起床做饭,送弟弟妹妹上学后,自己再去上班。晚上照顾弟弟妹妹吃完饭,她还要为妹妹辅导作业。等弟弟妹妹都入睡后,她又要为他们洗衣服。她每天早起晚睡,只能休息几个小时,可她从不抱怨。

  葛莉娜还要照顾年事已高的外公外婆。外公患有轻微精神疾病,外婆患有冠心病,两个舅舅都在外地。每到周末,葛莉娜安排好弟弟妹妹的生活后,就去外公家为二老洗衣、做饭。2018年的一个雨天,外公出门不小心摔伤盆骨。为更好照顾外公,她每天早晨4点半就起床烧水、做饭,给外公擦脸、擦身子、按摩。

  每当谈起姐姐时,弟弟、妹妹总是心怀感激地说:“父母给了我生命,但姐姐是我们生命的支柱。”谈起对未来的打算,葛莉娜信心十足地说:“我想学一技之长,提高家庭收入,为弟弟妹妹将来考上大学准备费用,圆自己的人生梦想。”

  葛莉娜入选“甘肃好人”。

  554  韩丽萍

  韩丽萍,女,汉族,1945年4月生,中共党员,海南省文昌市冯坡镇白茅村村民。

  2017年,丈夫和儿子先后患病,韩丽萍坚强面对、悉心照料,用柔弱双肩为家人撑起一片天空;她坚持30多年义务照顾村里多名孤寡老人,用爱心和善良谱写一曲孝老爱亲的大爱乐章。

  2017年初,韩丽萍的小儿子被诊断为脑瘤,瘫痪在床。没过多久,丈夫也因中风卧床不起。家里两个男人倒下了,韩丽萍知道这时她必须坚强,虽年逾古稀,也要挑起生活的重担。那段时间是她一生中最难熬的日子,小儿子动了两次手术,病情仍没有好转迹象。丈夫在家生活不能自理,一日三餐都需要她照顾。她每天从家里到医院来回奔波,有一次因为过度劳累,晕倒在厨房。但她没有放弃,“人生在世,总要经历一些磨难,而我能做的就是坦然面对。”在与病魔搏斗数月之后,韩丽萍的小儿子病情加重,经抢救无效去世。韩丽萍拭干眼泪,送走前来探望的亲友,第二天清晨雷打不动地到集市买菜,回来做饭,给丈夫喂饭、按摩、擦洗……日子一天天过去,丈夫渐渐恢复,能自己下床走路了。“我觉得自己还不会那么容易被压垮”,面对生活的磨难,韩丽萍始终微笑面对。

  30多年来,韩丽萍坚持义务照顾村里的多位孤寡老人,时间最长的一位,她照顾了整整8年。其中一位老人2014年双目失明,基本丧失生活自理能力。韩丽萍每天给老人穿衣、做饭、端屎、倒尿,从不嫌烦嫌脏,即使在儿子住院期间也从未间断。老人感动不已,逢人就说:“韩丽萍比我亲生女儿还亲啊!”

  韩丽萍自己生活也不宽裕,但看到村里的孤寡老人孤苦伶仃,只要自己身体还硬朗,就会义无反顾地照顾。她做的这一切,老伴很支持。“韩阿婆不计报酬,35年来悉心照顾8位没有亲情关系的孤寡老人、五保户,有几个人能做到?”韩丽萍用一颗大爱之心敬老、爱老、孝老,村民们既感动又敬佩。在她的影响和带动下,村子里形成孝老爱亲、敬老爱邻的文明之风。

  555  谢荣华

  谢荣华,女,汉族,1936年12月生,新疆维吾尔自治区哈密市伊州区丽园街道友谊社区居民。

  她年逾八旬,本该是被人照顾的年纪,却用52年不离不弃的真情付出,为智力残疾的女儿撑起一个温暖的家,用自己的坚持书写着人世间最伟大的母爱。

  52年前,一场大病让三女儿成为智力残疾,生活不能自理。当时曾有人劝谢荣华:“趁早把孩子送走吧。”但是谢荣华却有自己的坚持:“孩子是我生的,无论怎么样我都要养大她。”52年来,她每天都会早起,叫女儿起床,给她穿衣服,照看她洗漱上厕所。吃饭时,谢荣华用勺子一口口地喂女儿,一顿饭下来,至少得花半个小时。每天晚上睡觉前,她都要雷打不动地检查女儿是否盖好被子,窗户关了没有。谢荣华老伴身体一直不好,照顾女儿的重担都落在她一人身上。几年前,老伴因病去世,留下谢荣华一人独自支撑着这个家。无论多累她都咬牙坚持着,因为她心中有个坚定信念,那就是一定要照顾好孩子。50多年来,她省吃俭用,每次有点好吃的,她都留给女儿。

  其他子女家庭困难、生活拮据,体恤儿女的谢荣华硬是咬着牙坚持自己照顾三女儿,一刻都不离开。谢荣华做白内障手术时,还没完全治愈就急着出院。还有一次,谢荣华下楼梯时不小心摔了一跤,胳膊肿得抬不起来,只是去医院敷了外用药就回家,用一只手做家务,照顾女儿的生活起居。她说,虽然有邻里和社区工作人员帮着照看,但是我怕她给人家添麻烦。

  外孙女知道谢荣华平时不方便外出,经常帮着买生活用品、水果蔬菜。社区干部与她三女儿通过民族团结一家亲活动结为亲戚,定期去看望她们,还为三女儿申请了城镇最低生活保障金,来保障她们的基本生活。谢荣华说:“最难的日子都过去了,我要照顾好这个家,照顾好孩子。”

  谢荣华荣获新疆维吾尔自治区道德模范称号。

  556  蓝连青

  蓝连青,女,瑶族,1966年7月生,广西壮族自治区南宁市上林县镇圩瑶族乡镇马社区镇马街居民。

  蓝连青的家庭五代同堂,聚集瑶、壮、汉三个民族。她侍奉老人、教导孩子、操持家务,与其他家庭成员相互携扶、互敬互爱,把家庭照顾得细致入微。她的家庭是乡里有口皆碑的“模范家庭”,她是乡亲们眼中孝老爱亲的榜样。

  蓝连青丈夫的奶奶是乡里长寿老人,享年103岁。奶奶在世时,蓝连青总是每天一早来到奶奶房中,照顾奶奶起床穿衣、梳洗吃喝。晚上睡觉前,她都要到奶奶床前探视,确认奶奶安睡后才放心。有一次,奶奶上楼梯时不慎摔倒,造成骨盆骨折,致使腿脚不便,还导致大小便失禁。为给奶奶医治伤病,蓝连青按照老中医指点,到悬崖峭壁上采草药。回家帮奶奶连续敷药,坚持给奶奶按摩,让奶奶的病痛明显缓解。蓝连青这样悉心照顾老人,一干就是十多年,直至2019年1月老人逝世。

  为了让一家人经常回来看望奶奶,蓝连青经常组织一些家庭活动,一大家子人开开心心聚在一起,奶奶也能看到子孙。

  蓝连青丈夫的姐姐早年外出打工,留下2个孩子独自在家中。孩子到了读书的年龄,蓝连青接他们到家里,供他们上学。她经常过问关心孩子的学习情况,给他们买学习资料,鼓励他们努力上进。

  蓝连青当好丈夫的助手搭档。丈夫是当地瑶山歌艺术团团长,由于艺术团经费有限,她主动为艺术团制作和修补演出服装,帮忙做一些幕后工作。她和丈夫还把散落民间、内容和唱腔单一的瑶山歌进行提升,使山歌的曲调唱腔更丰富,表现力更强。在蓝连青夫妇的带领下,瑶山歌艺术团多次参加各级各类表演,频频获奖。

  蓝连青家庭被评为全国最美家庭。

  557  蓝香梅

  蓝香梅,女,畲族,1965年2月生,浙江省丽水市云和县元和街道李山前村村民。

  33年来,蓝香梅悉心照顾体弱多病的公公婆婆,拉扯丈夫的3个妹妹和患病的弟弟长大成人。她用无私的爱、坚韧向上的精神撑起一个温暖的家,被乡亲们称为“云和好媳妇”。

  33年前,21岁的蓝香梅和邻村的陈序宗结婚。陈序宗的父母年纪大了,大哥患有严重的风湿病,下边还有3个妹妹和一个患有精神疾病的弟弟。蓝香梅说:“陈序宗对父母的孝心、对弟弟妹妹的关照深深感动了我。这样的男人靠得住,我要为他分担重担。”

  婚后,蓝香梅和丈夫一起挑起了赡养老人、抚养弟妹的重担。每天早上,蓝香梅总是第一个起床做好早饭,侍候二老就餐后才出门干活。夏天,她坚持每天给老人洗澡;冬天,她给老人买来电热毯,待被窝暖和后关好电源自己再休息。她每天接送妹妹上下学,照顾生活不能自理的弟弟。为了撑起这个家,她起早贪黑地干活,种香菇、栽杨梅、种雪梨,还跟着丈夫去背木头、锯木料、跑运输,再苦再难也咬牙坚持着。

  公公发病住院,蓝香梅没日没夜地守候照顾,同一病房的病人都以为她是老人的亲生女儿。2010年,80岁的婆婆接连做了两次手术。手术后婆婆在重症监护室一躺就是3个月,在普通病房又住了1个多月,里里外外都是她服侍。好几次医院下达病危通知,婆婆也想放弃治疗,她却说:“父母生了我们,养了我们,不管怎么样,一定要想尽办法救治。”

  街坊邻居都称赞蓝香梅是“天底下难找的好媳妇”,她却说:“孝顺老人,我只是做了身为儿女应该做的事!”

  蓝香梅荣登“中国好人榜”。

  558  蔡玉华

  蔡玉华,女,汉族,1953年6月生,福建省泉州市泉港区涂岭镇樟脚村村民。

  面对家中重重变故,蔡玉华以质朴的情感、坚强的意志,毅然扛起这个风雨飘摇的家。她早出晚归努力工作,日复一日、年复一年地细心照料着四位残疾的家人,用柔弱的肩膀撑起了这个家庭希望的天空。

  蔡玉华原本有一个幸福的家庭,夫妇二人育有二子,一家四口生活虽不富裕,但和和美美。然而,天有不测风云,接连的不幸,让这个普通农村家庭蒙上了浓重的阴霾。大儿子12岁那年,患上肌肉萎缩症。祸不单行,原本家里的顶梁柱公公和丈夫相继失明。蔡玉华并没有被灾难击倒,而是用她无怨无悔的付出和日积月累的辛劳担起一家沉甸甸的担子。蔡玉华无微不至地照顾着他们,公公头疼脑热,她守在床边照料,喂水喂饭、端屎端尿;丈夫双目失明后,生活起居非常不便,她充当丈夫的眼睛。生活虽然辛苦,但蔡玉华每次想到小儿子长大后能帮她一起照料这个家,心里就有了安慰。

  可是,致命的打击再次袭来。就在丈夫失明的第二年,小儿子竟也患上肌肉萎缩症。而且随着年龄的增大,双眼视力减弱,一只眼睛的视线已经模糊。面对生活的磨难,蔡玉华还是没有向命运低头,咬咬牙,重拾信心更加努力地赚钱,细心地照料家人。

  为了照顾这个风雨飘摇的家,蔡玉华农时种田,闲时做小工搬砖运石,赚钱补贴家用。每天凌晨三四点蔡玉华就起床煮饭、喂鸡喂鸭,照顾一家老小吃饭,饭后便风尘仆仆赶去工地干活。她曾在建筑工地上,和其他男工友一前一后扛起用来盖房子的重达50多公斤的条石。干完活回到家中,来不及换下汗湿的衣裳,就在厨房忙着一家人的晚饭。为了省下钱给家人治病,蔡玉华对自己特别吝啬,3元钱一双的塑料凉鞋,一穿就是5年;一件衬衣白天穿脏了晚上洗过,第二天再穿,一穿就是整整10年。多年来,蔡玉华怀着一颗孝顺之心、体贴之心、关爱之心,践行着为人媳、为人妻、为人母的宝贵品质。

  蔡玉华荣登“中国好人榜”,荣获福建省道德模范称号。

  559  蔡春宝

  蔡春宝,男,汉族,1960年2月生,福建省三明市将乐县万安学校教师。

  蔡春宝四十七年如一日悉心照顾患病在床的弟弟,为了更好地尽到兄长的责任,他向组织申请调回家乡,放弃到县城中学任教的机会,即便自己重病缠身,他念念不忘的还是弟弟。蔡春宝的事迹感动乡邻,在当地群众中有口皆碑。

  蔡春宝的弟弟蔡春文,比蔡春宝小12岁,刚出生就患有脑瘫、软骨病。随着蔡春文渐渐长大,生活起居都离不开家人的照顾。蔡春宝从小就一直帮助家人照顾弟弟,喂他吃饭、帮他洗澡,处理大小便,没有丝毫怨言。

  1980年,蔡春宝从师范毕业后,组织分配他到离家27公里的将乐县余坊学区任教。但为了照顾弟弟,蔡春宝向组织要求调回了家乡。不幸接踵而来,父亲突然因脑中风瘫倒,蔡春宝肩上任务更重了。1997年,父亲去世,蔡春宝与母亲一起无微不至地照顾着蔡春文,在家人的精心照料下,弟弟很少再生病。

  因蔡春宝教育教学成绩突出,县里想把他调往县城一中任教,这是许多教师梦寐以求的。但蔡春宝又一次婉言谢绝,他说:“我在万安教书就好,这样可以更好地照顾弟弟。”

  世事难料,在一次体检中,蔡春宝被告知患有肺结核。不久后,母亲因病去世,照顾弟弟的责任全落到了蔡春宝的肩上。2013年11月,蔡春宝因肺癌动了手术,术后他无暇顾及自己虚弱的身体,又忙着照顾弟弟。原本常常做的为他洗澡穿衣、喂水喂奶、端屎端尿这些事情,如今却成了极其艰巨的工作,每次都累得满头大汗。

  生活的阴霾再次笼罩这个家庭。2014年10月,蔡春宝在复查中得知右上肺的小节发生病变需要再次手术,他只身一人到省肿瘤医院接受化疗,留妻子在家照顾弟弟。2015年7月,他病情恶化,肿瘤转移至脑部和左肾上腺,生死关头,病床上的蔡春宝心中最惦记的仍是弟弟。他抱着“必须坚持下去,还要照顾弟弟”的心态与病魔顽强抗争。

  蔡春宝荣登“中国好人榜”。

  560  蔺健君

  蔺健君,女,汉族,1965年8月生,中共党员,天津市红桥区少年宫教师。

  多年来,她无怨无悔地悉心照料母亲和“前婆婆”“现婆婆”,用柔弱双肩为三位老人撑起温暖的家,谱写了一曲至孝赞歌。

  21年前,蔺健君的爱人因病去世,留下年幼的女儿和经济拮据的公婆。当生活的不幸、家庭的重担如大山般压下来时,她没有退缩,“就算他不在了,您二老仍是我爸妈!”带着这句承诺,她毅然决定留在婆家,一不分灶、二不分心。9年光阴中,她一边孝敬公婆,一边培育幼女,生活虽然清苦,却喜乐温馨。

  女儿中考后,在亲朋好友的鼓励下,蔺健君重新组建家庭。“即便我改嫁了,您二老仍是我爸妈”。多年来,每逢周末,她都会挨个儿到前公婆家、现公婆家、娘家看望老人们,雷打不动。近几年,父亲和两位公公相继去世,母亲和两位婆婆都已80多岁高龄。“前婆婆”由于长年心脏病、高血压,加上膝关节严重损伤,无法下楼;“现婆婆”患有严重脑血栓,生活已不能自理;母亲也患有严重心脏病、类风湿,需要有人照料。为了照顾好这三位妈妈,蔺健君设计了一份“值班表”,喂水喂药、擦洗按摩、端屎接尿、逗笑解闷……但凡有空,她就赶去三位老人家里,不嫌脏不怕累,没有一句怨言。

  “蔺老师,今天去哪个妈妈家啊?”“早点走吧,别让老太太等着”……蔺健君孝老爱亲的善行义举,感动着身边每一个人。当然,也有人心疼她:“连轴转照顾三位老人,自己可别累垮了。”每遇到这样的担忧,蔺健君总是笑笑:“不累,能为三个妈妈尽孝,这是我的福气。”

  她不仅悉心照顾三位妈妈,还将孝行延伸到周边需要帮助的老人。小区张奶奶患有低血糖等多种疾病,每次回家,她都会留意她的情况。一次,蔺健君发现张奶奶昏睡不醒,二话不说就带老人去了医院。“蔺老师救了我一条命啊!”康复后,张奶奶逢人便夸。李爷爷偏瘫摔倒了,她妥善照顾;社区老人看病急需用钱,她总先行垫付……多年来,她用行孝之心,奏响了一曲曲感人乐章。

  蔺健君荣获天津市道德模范称号。

  561  廖爱娟

  廖爱娟,女,汉族,1969年9月生,广西壮族自治区桂林市秀峰区甲山街道矮山塘村村民。

  廖爱娟克服种种压力,无怨无悔照顾患重度地中海贫血症的养女,十年如一日为寻找治疗方案忙碌奔波,她用实际行动诠释超越血缘的“母女情”。

  2009年12月12日,廖爱娟路过桂林市中心广场时,发现一个女婴躺在婴儿车上,放着一些婴儿用品和一张写着“地贫”二字的纸条。廖爱娟在苦苦守候、多方联系发现无人认领后,将孩子抱回了家。几天后,孩子在医院被确诊为重度β型地中海贫血症,医生说这样的孩子找不到匹配的造血干细胞,大多只能活3到5年。廖爱娟把孩子紧紧抱在怀里,在心里默默下定决心:要倾尽所能去关爱和治疗这个孩子。廖爱娟夫妻二人决定收养这个女婴。

  要维持孩子的生命,需要持续定时输血和排铁,巨额医疗费用对一个本不宽裕的家庭来说无异于雪上加霜。刚开始,因为孩子年纪太小,又常被病痛折磨,每时每刻都需要有人照顾。廖爱娟放弃外出工作,在家专心照料。作为老师的丈夫承担起了家庭的经济重担,多次因劳累过度造成胃出血和高血压住进医院。廖爱娟夫妇为给孩子治病,花光了积蓄,抵押了住房,还背上了30多万元债务。

  廖爱娟的家人也加入这场爱的生命接力中,母亲把仅有的5万元积蓄全部交到她手上,弟弟、弟媳和妹妹不仅在生活方面全力帮助廖爱娟一家,还拿出工资和积蓄帮孩子治病。家人的支持,让廖爱娟更加坚定续写孩子生命奇迹。家人的关爱,也让孩子快乐成长,感受着家庭温暖。

  到了治疗地中海贫血症最佳年龄的最后期限,廖爱娟经过反复考虑,参加了电视寻人节目,希望通过节目找到孩子的亲生父母。她又多方奔走联系中华骨髓库和台湾骨髓库,希望为孩子找到合适的配型,但都无功而返。如今,廖爱娟依然没有放弃治疗的希望,在竭尽所能给予孩子家庭温暖的同时,仍在用心寻找着孩子的亲生父母和有效的治疗办法,希望能让孩子早日摆脱病魔。

  廖爱娟家庭被评为全国最美家庭。

  562  谭淑章

  谭淑章,女,汉族,1943年8月生,宁夏回族自治区石嘴山市大武口区朝阳街道万盛社区居民。

  谭淑章悉心照顾3个与自己没有血缘关系的孩子。为抚养这些孩子长大,她舍弃生育孩子的愿望,把所有的爱都给了他们,是孩子们心中最亲的妈妈。

  1972年,29岁的谭淑章不顾家人反对,从湖南老家远嫁到石嘴山市,一结婚就当了继母。第一次见到丈夫的3个孩子时,大女儿7岁,二女儿两岁,小儿子才两个多月。她看到年幼的孩子刚失去母亲,心疼不已,暗下决心要当好孩子们的妈妈。当时,丈夫每月只有几十元的工资,难以养活一家人,只得把二女儿送到外地由公婆照看。谭淑章到砖厂干起了拉砖坯的重活,一天只有1.2元报酬。辛辛苦苦一年,她有了点积蓄,赶紧把二女儿接回宁夏团聚。面对困境,谭淑章开始学习制作凉皮挣钱。每天凌晨3点至6点,丈夫蒸凉皮,然后谭淑章骑着自行车拉着凉皮沿街叫卖。后来,她转行做裁缝,租不起铺面,就在百货大楼门前摆摊,每天总是第一个去,最后一个走,一干就是十几年。

  谭淑章悉心呵护3个孩子,放弃了生养自己的孩子。二女儿上初中时,患上突发性骨髓炎。谭淑章四处寻找,找到医生连夜安排手术,使孩子避免被截肢。做完手术,医生说,要是再晚一会,孩子的腿就保不住了。谭淑章又后怕又心疼,抱住二女儿嚎啕大哭。在大女儿记忆中,谭妈妈非常和善,爸爸每天忙工作,她在家操持家务,所有心血和精力都花在自己和弟弟妹妹身上。儿子每次回想自己的童年,都会动情地说:“生母给了我生命,继母给了我人世间最无私的爱。”

  谭淑章对远在外地的公公婆婆也不忘尽孝心。家里经济条件困难,她就算借钱,也要每月按时给公公婆婆寄钱。后来,她将双方父母接到身边,共享天伦之乐。

  10多年前,丈夫患上脑萎缩、帕金森症等疾病,全身瘫痪,一日三餐和大小便都由谭淑章料理。为了减轻她的负担,已成家的儿子带着妻儿搬回家与她一起住。有谭淑章和孩子们的照顾,丈夫从生病到去世,没有生过褥疮。如今,虽然丈夫去世多年,但儿子仍然与妈妈住在一起。两个女儿每周都回来看母亲,一家人相处融洽。

  谭淑章家庭被评为全国文明家庭。

责编:周勇

要  闻
习近平在中央党校(国家行政学院)中青年干部培训班开班式上发表重要讲话
习近平同杜达、拉赫蒙通电话
中央有关部门听取香港各界对完善"爱国者治港"有关制度的意见 夏宝龙出席
政协十三届常委会第十五次会议开幕 汪洋出席
法国前总统萨科齐被判3年有期徒刑
全国政协十三届四次会议4日召开
中国脱贫成绩属于中国,也属于世界
暂停台湾菠萝输入大陆完全合理必要
中央政治局委员 书记处书记 全国人大常委会 国务院 全国政协党组成员 最高人民法院 最高人民检察院党
《求是》杂志发表习近平总书记重要文章
姓  名
身份证号
 
 

友情链接      

中国政府网 中国网 人民网 新华网 亚太经济新闻网 凤凰通讯社 中国网传媒经济  中国青年网 华讯网 央视网 央广网 映象网 凤凰网 中联部 中国新闻网 龙子网 国新办 中国网信网 未来网 中国纪委监察部 中编办 紫光阁 法制网 中青在线 微信公众号  
  主页  关于我们  会员专区  网址:www.cinm.hk  新闻热线:18137825188  豫ICP备17050924号